《所見》教學設計之一
《所見》是清代詩人袁牧所寫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通過動靜結合的描寫,寫了夏天中午所見到的情景,把一個活潑機靈、天真可愛的牧童刻畫得栩栩如生。在教學中,我作了如下設計。
一、激趣導入
1. 放錄音,學生欣賞本課配樂解說詞,老師邊把詩中的情境用簡筆在黑板上繪出。
2. 請學生根據畫面,用最精煉的語言概括出圖意,引出本課題。
二、朗讀古詩
1. 張掛本課放大插圖,教師范讀古詩,學生邊看圖邊聽,注意聽準字音和每一句的讀法。
2. 學生齊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和每一句的讀地。
3. 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把生字讀正確,并采用自己的學習方式(如通過查找,結合課文注釋等)理解詞義(牧童,林樾,意欲,閉口,立)
4. 檢查自學情況,再讀古詩。
三、品悟古詩
(一)細讀古詩,了解詩句的意思。
1. 自讀每句詩,小組交流討論詩意,師再點撥。
a. 學習“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問:牧童在干什么?他當時的神態如何?怎么看出來?此時,他的心情怎樣?從哪個詞體會得到?
b. 學習“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問:牧童行走間聽到了什么,他想做什么?為什么卻“閉口”呢?
2. 指名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3. 組織交流對詩句的理解,教師引導學生品悟詩意,作小結。
a. 前兩句詩寫了牧童的神態,心情。聲色俱備,情景交融,勾畫出了一幅色彩鮮明的“牧童行歌圖”。
b. 后兩句詩寫了詩人對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機靈敏捷的動作,神態變化,抓住牧童剎那間的細節描寫,生動形象地勾畫出一幅“捕蟬圖”。
c. 整首詩語言清新流暢,明白如話,使得活潑機靈、天真可愛的牧童躍然紙上。
(二)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1. 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體會詩的停頓、節奏。
牧童/騎黃牛,意欲/捕鳴蟬,
歌聲/振林樾,忽然/閉口立。
2. 指導朗讀,讀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語氣,讀出牧童捕蟬的動作神態變化。(自己練習——指名讀——評讀指導——練讀)
3. 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四、欣賞古詩
(一)欣賞古詩,展開想象。
學生閉上眼睛,邊欣賞配樂詩朗誦,邊展開想象,想象牧童怎樣捉蟬?是否捉到了蟬?
(二)感受意境,精煉強化。
談談剛才所想象到的意境,試試編故事。(同桌試編,全班交流、評議。)
- 《所見》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認識所、牧、捕、蟬、閉、立6個生字,會寫詩、林2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3、有朗讀古詩的興趣重點:認真6個生字,會寫詩、林。難點:體會詩歌美好的意境。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 語文古詩下冊《所見》教學設計(通用15篇)
《所見》是清代詩人袁牧所寫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通過動靜結合的描寫,寫了夏天中午所見到的情景,把一個活潑機靈、天真可愛的牧童刻畫得栩栩如生。在教學中,我作了如下設計。...
- 《所見》教案設計(精選12篇)
教學內容: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二冊第四組教材:《所見》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6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 .圖文結合,通過朗讀,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可愛。教學重、難點:1.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 所見教學設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認識六個生字,會寫生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并能并誦古詩。3、激起學生讀詩的興趣。【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件。【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1、小朋友們,我們在課外學了許多古詩,現在誰愿意將課外學習的古詩背誦給...
- 所見 說課稿(精選8篇)
本課由《所見》、《小池》兩首古詩組成。兩首詩均為絕句,詩句內容簡潔,語言通俗淺易,用詞精準凝煉。內容中情景交融,動靜相宜,好比一個個鏡頭移動交織成兩幅行動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圖。從不同側面表現夏天的情趣。...
- 所見教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6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通過反復朗讀,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朗讀和背誦課文。...
- 《所見》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三個生字,理解詩中的詞語,說說古詩的大概意思。3、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內蘊美。...
- 所見教學反思(通用10篇)
所見教學反思(一)袁枚詩作的《所見》描寫了一個鄉間牧童坐在牛背上,在林中快樂地邊唱歌邊放牛,突然間見到了一只蟬,想把它抓住,所以閉上嘴巴,跳下牛背這一動靜結合的有趣的畫面。本詩生動有趣,生活情趣盎然,詩情畫意,躍然紙上。...
- 語文《所見》教案(精選15篇)
教學要求1.認識8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讀中感知古詩所表達的意思,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背誦古詩的濃厚興趣。重點難點1.識字、寫字。2.背誦古詩。課時劃分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認識8個生字。...
- 《所見》優秀說課稿(精選9篇)
教材分析:古詩《所見》是清代詩人袁枚寫的一首五言絕句,寫夏天中午所見到的情景。詩的語言清新流暢,明白如話,通過動靜結合的描寫,把一個活潑機靈、天真可愛的牧童刻畫得栩栩如生。...
- 所 見(通用13篇)
知識目標1、學會“所、振、欲,蟬、忽、閉”這6個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2、通過查字典和聯系詩句理解“欲、捕、鳴”的意思。3、能用自己的思維,理解詩句的意思。4、能背誦課文。...
- 所見教學設計(通用14篇)
設計理念針對低年級兒童特點,在情境中內化生字、詞和詩句,教學中滲透字的音、形、義三個方面的學習。重視學習方法,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以便學習更多的古詩。...
- 《所見》教學談(精選17篇)
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是教學的新途徑──《所見》教學談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明德小學鄭宏從事小學教育工作多年,在教學上,我不斷地積累經驗,尤其在近兩年內,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推行教學改革,著重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下,經過不斷的實...
- 《所見》(精選13篇)
教案示例一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8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通過朗讀,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朗讀和背誦課文。...
- 《所見》教案設計(通用17篇)
教學內容: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二冊第四組教材:《所見》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6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 .圖文結合,通過朗讀,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可愛。教學重、難點:1.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 一年級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