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音樂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6個課時)
教學重點:認識打擊樂器
教學難點:聽便樂器的音色,并用樂器表現動物的形象。
教具:鴨子拌嘴動畫課件、碰鈴、三角鐵、舞板、雙響筒、小鼓、鈴鼓、鑼、镲。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師:老師這有一棵打擊樂器樹,請同學到樹上找出認識的打擊樂器(碰鈴、三角鐵、舞板、雙響筒、小鼓、鈴鼓等)
學生認識打擊樂器并做節奏回聲游戲。
通過聽辨,學生進一步熟悉各種打擊樂器的音色及名稱。
2、檢查學生模仿、自制的打擊樂器為歌曲《新年好》伴奏。
二、新課
1、師介紹打擊樂器-----鑼、镲
2、出示課題------《鴨子拌嘴》
師:同學們知道拌嘴什么意思嗎?
生:拌嘴是吵架的意思。
3 、學生帶著鴨子拌嘴這個問題出聽全曲。(生聽完談自己的想象)
4、看動畫片《鴨子拌嘴》,要求學生邊看畫面,邊聽音樂,并說出聽到樂曲中有哪些打擊樂器。
生:有鑼和镲的聲音。
師:這首樂曲描寫一群小鴨子(用小镲演奏)、大鴨子(用大镲演奏)清早走出舍門來到池塘,戲水打鬧,饒舌拌嘴,然后心滿意足搖搖擺擺回窩去的生動情景。
5、創作活動
(1)老師引導學生進行鋪墊練習了,利用形象思維,啟發學生自覺進行節奏片段創作。師:請同學們用自制打擊樂器發出的聲音,來表現一只小狗在啃骨頭的聲音;一只小老鼠在偷吃東西的聲音。
(2)學生用自制打擊樂器所發出的聲音來表現一定的音樂形象后,創作一首自己的《鴨子拌嘴》,邊看畫面邊創作。師用小镲表現小鴨子并用錄音機錄制。
(3) 播放師生共同創作的《鴨子拌嘴》通過聽賞進一步啟發學生的想象空間。
6、再次聽賞《鴨子拌嘴》
老師要求學生用自己創作的《鴨子拌嘴》和此曲作比較,鼓勵學生多學音樂知識,將來就能創作出優秀的音樂作品。
三、小結:希望同學們在以后聽賞樂曲時,都能展開想象的翅膀,在音樂的天空中翱翔。
第四單元 音樂中的動物
第三課時《小動物回家》
教學內容:歌曲《小動物回家》
教學目標:
1、學會演唱《小動物回家》這首歌。
2、能積極參與音樂表演,并主動擔當劇中的角色。
3、能在《小動物回家》的游戲中正確拍擊節奏,并與同學一起分享“找到家”的快樂。
教學重點:
能在《小動物回家》的游戲中正確拍擊節奏,并與同學一起分享“找到家”的快樂。
教學難點; 能積極參與音樂表演,并主動擔當劇中的角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森林里的音樂會散場了,小動物們要回家了,讓我們一起來看它們是怎么回家的?
二、講授新課
1、初聽歌曲
小鹿回家 跳跳跳 小鴨子回家 搖搖搖
小烏龜回家 爬爬爬 小花貓回家 靜悄悄
2.再次傾聽歌曲
隨音樂做動作
3、讀歌詞,師讀紅字,生讀黑字。然后交換。
4、隨音樂跟唱歌曲。
5、隨伴奏音樂完整地演唱歌曲。
6、為歌曲設計不同的速度、力度、表現四種動物形象。
三、編一編
1、分組為歌曲編創動作。
2、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參與歌曲表現。
四. 課堂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第四單元 音樂中的動物
第四課時《小狗圓舞曲》
教學內容:欣賞《小狗圓舞曲》
教學目標:
1、感受a段與b段旋律不同的情緒,初步了解作品所表達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