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音樂《動物說話》說課稿
一、教學設計意圖:低年級是音樂感受能力,特別是聽覺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經常性地開展聽覺、視覺、肢體運動及語言綜合協調的教學活動,逐步培養起他們對音樂的興趣,激發出他們在藝術方面的潛能。根據低年級的年齡特點與實際接受水平,我選擇了這首節奏歡快的歌謠風的創作歌曲《動物說話》作為本次教學內容。這首曲子簡單明快,我將其中對固定節奏的掌握與曲式特色的理解作為活動的重點,每一個環節在目標上層層遞進,最后讓孩子們能夠自覺地隨著音樂的節拍歡快地唱歌、舞蹈。
(一)、教學目標定位:
1、情感目標:能用愉快的心情演唱《動物說話》,并領會歌曲中愛環境、愛動物的情感。
2、認知目標:學習x x | x|的節奏型,能準確運用在歌曲中。
3、能力目標:在自由動作的創編中發展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 點:學會x x | x|的節奏型,能準確運用在歌曲中。
難 點:第三、四段歌詞里模仿喜鵲和青蛙的聲音的部分。
二、教學方法:
1、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本節活動主要是奧爾夫音樂活動里的節奏教學,是在我們的音樂教學中最重要的部分,學習音樂最基礎的部分也就是節奏,節奏是一種富有藝術魅力的活生生的音樂語言。低年級會拍打較容易的節奏,而《歡樂滿山谷》讓學生掌握x x | x|這個節奏型的同時還能和老師一起創編歌詞并舞蹈,充分給了孩子們快樂學音樂的機會。
2、情境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設置去郊游以及模仿小動物說話、模仿小動物跳舞的場景,以引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培養,心理機能得到發展。
3、多種感官參與法:活動中,我將引導學生聽一聽、想一想、說一說、演一演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促學生對音樂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這幾種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交替使用,相互補充,使教學做到了動靜交替。發揮了節奏兒歌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視了學生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傾向。
三、教學活動準備:
各類動物等圖片,多媒體音樂,電子琴。
四、說學法
我引導學生自主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孩子們去感受、體驗樂曲,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盡量營造寬松的環境,讓學生樂學
五、活動程序
1、以律動導入,帶小朋友《去郊游》目的是調動孩子們的情緒,高高興興的跟著老師一起上課,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2、感受樂曲
讓小朋友聽聽音樂里都有誰的聲音的同時初步熟悉樂曲的節奏。說說聽完這首曲子的感受(高興,舒服,特別開心,好聽……)
3感受節奏
讓稍微聽一小段音樂,引出“x x | x|”的節奏型。鼓勵幼兒想出其他的方法演示節奏。
4新課
1、初聽音樂范唱(書26頁)看歌詞仔細聽,聽完舉手回答。
2、按節奏讀歌詞+動作編創
師:小雞…怎樣說話?
“小雞說話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
“小鴨說話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喜鵲唱歌吱吱喳、吱喳吱喳吱吱喳”
“青蛙唱歌咕咕兒呱、咕兒呱咕兒呱咕咕兒呱”
3、再聽范唱
4、試唱:你能唱出來嗎?
和老師一起創編歌詞并舞蹈,突破了本科的難點,也充分讓幼兒感受到學習音樂的快樂
五、編創歌詞
六、小結
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他們,保護他們,我們還要保護環境,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今天的課就上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