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音樂轉圓圈
轉圓圈教學目的要求:
1.引導學生體會歌曲意境,用圓潤而有彈性的聲音,表現撒尼族兒童嬉戲的情景和歡快的情緒。
2.了解撒尼族音樂風格,樂曲主要使用do、mi、sol三個音組成。
3.歌曲情感處理, 進行音樂文化擴展與滲透。
教學重點難點:
1.歌曲意境的表現與情感的抒發;
2.二聲部的和諧;
3.感受音樂作品的綜合能力。
教具準備:
歌篇、錄音機 、口風琴、小打擊樂、小游戲器件、鋼琴等。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1.師:上節課學習了歌曲《轉圓圈》曲譜,一聲部和二聲部,今天的任務是把兩聲部配合起來,我想問大家,二聲部的配合最重要的是什么?
(生答:合作精神)
老師這里有一個小游戲讓大家來參與,測試一下大家的合作程度,看看我們的合作能力強不強,一會兒能不能完成二聲部配合的任務,大家有信心完成嗎?
2.(生玩游戲:按順序把小球從瓶口拉出來,看哪一個小組快)
游戲結束
師:有合作的誠意和要有合作的實力,下面我、我們來做一下演唱的準備。
3.練聲曲:
(1)呼吸的訓練 (2)“嗚”的訓練 (3)跳音的練習
二、二聲部配合學習:
1. 復習一聲部
師:雖然只使用三個音,創作的歌曲卻很好聽。這首歌曲還有另一個不同于一般歌曲的特點,我們唱唱曲譜回憶一下。
(生:主要使用了do、mi、sol三個音。)
師:2/4、3/4是音樂產生怎樣的效果?
(2/4、3/4拍頻繁變化,舞蹈性強。)
過渡語:拍號、旋律音特色結合,形成了它特的民族風格—撒尼族歌曲的歌舞性。
2. 聽范唱:
師:再次聽后,談談歌曲的情緒、環境,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
(寧靜的夜晚,活潑、歡快的情緒。)
3.復習二聲部
師: (師及時糾正不足,使生建立正確的概念。)
4. 情感處理:
"境"的處理:
⑴師:這首歌曲在什么時間演唱,旋律線條是什么樣子的?力度、情感、速度?
⑵ 應怎樣演唱?
(生:在夜晚唱。線條: 應唱得很休閑、很舒展。力度- mp)
請大家唱一唱。(同時師糾正錯誤的發聲方法。)
5.小組合作,分發樂器和打擊樂
請學生組內分工作二聲部的配合,通過口風琴和小打擊樂來幫助掌握音高和節奏。
小組邊唱邊研究討論。(師巡回指導)
6.分小組展示配合的效果。
7.集體的二聲部配合,找一個領唱。
三、傾聽范唱,比較自己和范唱的不同。
為歌曲編配小打擊樂。
(科學的休息)
四、 音樂知識與文化擴展:
階段目標:
加強學生對合唱風格的了解,拓展視野;運用所學音樂知識進行實踐;培養審美評價。
師:①合唱有不同的版本,下面我們來感受一下,女生和男生分別來演唱一聲會有怎樣的效果。
②女生一聲部,男生二聲部。
請大家評論效果
③男生一聲部,女生二聲部。
④聽后有何感想? 有哪些啟發?
⑤如何突出"轉圓圈"的"轉"字?
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根據撒尼族歌曲創編的《 轉圓圈》,大家唱得很盡興。歌曲主要使用了那幾個旋律音?歌曲的情緒?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有五十六個民族,請大家繼續搜集其它民族的音樂作品,今后再學習、欣賞。
謝謝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