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3教時)欣賞《誰來了》、歌唱《走路》、認識四分音符
⑶用兒歌作為學習四分音符的突破口。看著卡片認識四分音符。
⑷師生對讀兒歌,邊讀邊模仿小動物的動作。
⑸學會認識節(jié)奏譜,并跟著音樂拍手、跺腳。
教學反思:
拍手、跺腳的節(jié)奏練習,目的是鞏固一拍概念,培養(yǎng)韻律感。拍手時,教師可用卡片放在左、右、上、下方讓學生看著拍,這種用直觀教具提示方向的教法可減少學生辨別方位的難度。跺腳時要看懂符干往上表示右腳跺,符干往下是左腳跺,符千上下都有的表示雙腳跺地。樂曲單數(shù)小節(jié)都是插腰坐正動作,要求學生初步建立二拍休止感,培養(yǎng)學生內(nèi)心控制能力。開始訓練時手、腳不宜同時操作,并在活動中養(yǎng)成學生看節(jié)奏譜的習慣。
⑹采用多種游戲,如語言節(jié)奏、詞語接龍游戲等活動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鞏固一拍概念。如:
學習,你好,新年快樂,鍛煉身體等。
5.復習:歌曲〈走路〉
6.復習:歌表演〈上學〉
7.課堂小結(jié)。
8.師生告別,下課。
第三教時
教學內(nèi)容:
1.聆聽并即興表演:〈誰來了〉
2.學習歌表演:〈走路〉
教學準備:頭飾、木偶
教學過程:
1.聽音樂進教室
2.師生問好
3.發(fā)聲練習
⑴練一練:u
⑵
4.聆聽并表演〈誰來了〉
⑴出示木偶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看:誰來了?(音樂)木偶隨著音樂依次出場。
⑵表演:〈誰來了〉
⑶講評:表揚動作優(yōu)美,創(chuàng)編動作的小朋友。并請能力強的學生上臺表演。
5.學習歌表演〈走路〉
⑴引導學生創(chuàng)作動作。
⑵請能力強的學生表演。
⑶全體學生與老師一起歌表演。
6.復習歌曲:〈上學〉
7.課堂小結(jié)
8.師生告別,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