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音樂全冊教案(人教版)
2、教師與學生跟琴學唱歌曲,鼓勵學生積極學唱,盡快做到用歌聲講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3、教師分析歌曲中緊湊與舒展的勞動形象,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對比處理歌曲的演唱。尤其是歌曲二聲部合唱部分,是多么舒展開闊。然后在學生的演唱中,教師加入二聲部合唱的低音聲部。
(三)教師帶領學生學唱二聲部合唱
1、在高聲部輕聲哼唱中,哼唱低聲部的音高,可以先放慢速度學唱。
2、當兩個產部各自都能聽到對方的聲部,戰到聲部融合的感覺時,稍微調整一下音量,達到兩個聲部音量的平衡。
(四)合成表演,結束本課
教學反思:
學生有表現力的歌唱與表演《老鼠和大象》。能和諧的演唱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鋼琴獨奏曲《洋娃娃的夢》。
教學目標:
1、欣賞鋼琴曲《洋娃娃的夢》。
2、根播音樂創編洋娃娃的故事,并隨音樂表演。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堂課內容導入新課。
1、演唱或表演《老鼠和大象》。
2、告訴學生本堂課欣賞的樂曲與洋娃娃有關,認真聆聽,洋洋娃娃在做什么?
(二)欣賞音樂《洋娃娃的夢》。
1、聽錄音,教師自己彈奏或請學生彈奏《洋娃娃的夢》。
2、啟發學生思考,樂曲表現了洋娃娃幾種不同的情緒,或洋洋娃娃身邊發生了哪些故事情節。
3、請學生隨著音樂講述自己聯想到的內容。
(三)聽音樂,創編洋娃娃的故事。
(四)在《洋娃娃的夢》的音樂背景下表演。
(五)分組表演整個單元的四項內容(五個故事),結束全課。
教學反思:欣賞樂曲是富有想象力,學生愿意參與到表演活動中。
第七單元 民族的舞步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秧歌舞》
教學目標:這是一節以聲樂教學為主的綜合課。通生們自學、小組學習和教師指導學習等方式,正確掌握歌曲的旋律、節奏,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感受歌曲熱烈歡快的情緒、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學習簡單的秧歌舞的伴奏譜。
教學過程:
1、導入:教師播放錄像《民間秧田隊》
提問:他們在做什么?這種舞蹈形式叫什么?它主要用什么伴奏形式?
2、揭示課題。
3、初聽歌曲:提問:歌曲的情緒?
4、記憶歌曲旋律:歌曲可以分成幾句?
5、學唱歌譜、以小組為單位.運用已有的知識學習歌譜。
6、教師指導學習:正確演唱歌曲中的附點音符和前十六分音符節奏。
7、學習歌詞:指導學生正確演唱。
8、學習鑼鼓點:提問:歌曲中用怎樣的聲音表現鑼鼓?
9、出示節奏譜:小組學習,分組進擇樂器先節奏譜練習。
10、課后拓展: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組選一個項目(舞蹈、樂器、歌曲)進行研究性學習。舞蹈組:學習基本秧歌舞步,創編一個簡單的舞蹈組合。唱歌組:搜集我國其他地區的秧歌資料(文字或音響)。樂器組:創編或演奏秧歌鑼鼓節奏.為歌曲伴奏。
教學反思:
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運用已有的音樂知識掌握、學習歌曲的能力提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學習民族舞蹈秧歌
2、復習歌曲《秧歌舞》
教學目的:復習歌曲《秧歌舞》,在教師的組織下,學生以小組形式匯報學習成果。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創造性的表現歌曲。
教學過程:
1、導入:播放回曲《秧歌舞》
2、唱歌小組匯報:
介紹秧歌的歷史和發展,請同學們欣賞收集到的其他秧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