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音樂全冊教案(蘇少版)
第一單元 藍天白云
第一課時 總第 課時
備課時間: 上課時間:
教學內容:1、唱《我愛我的家鄉》 2、動:采集與分享
教學目標:
1、從歌曲中感受祖國家鄉的多姿多彩,在欣賞美景的同時,引發對家鄉對生活無盡的愛。
2、學習用悠長的氣息演唱歌曲,抒情舒展地情緒表現歌曲。
3、了解與歌曲有關的內容,選擇自己家鄉的美景編成新詞唱一唱。
4、開闊學生視野,豐富音樂積累。
教學重點:用抒情舒展地情緒表現歌曲
教學難點:歌曲演唱中氣息的控制,盡量做到“聲斷氣不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與歌曲相關內容學習:我們學過哪些贊美家鄉的歌曲或詩句?(同學發言)
《我的家在日喀則》《如今家鄉山連山》《外面的景致》等都是贊美家鄉的歌曲,請同學們唱一唱。(放音樂伴奏)
2、討論:說說你的家鄉在哪里?有哪些值得贊美的景致?
3、欣賞《我愛我的家鄉》并提問:
(1)說說我的家鄉是哪里?(中國)
(2)歌中唱了我的家鄉哪些可愛的地方?
(3)這“最高的山峰”“古老的宮殿”“寬闊的海洋”“最長的城墻”是指的哪里?
4、知識介紹:
珠穆朗瑪峰:青藏高原上,8848余米,終年積雪。
最長的城墻:長城
寬闊海洋:我國東臨太平洋 。
古老的宮殿: 故宮
三、學唱歌曲:
1、隨伴奏音樂朗讀歌詞。
2、跟琴默唱歌曲。
3、找出難點節奏(附點四分音符、后十六分、附點八分音符等處)
4、集體練習難點處,教師重點示范。
5、整體聽唱
6、小組派代表展示,分組接龍唱
7、完整演唱全曲。
8、再聽范唱,思考:這首歌應用什么情緒表現?(抒情優美,速度中等,氣息連貫)
9、隨伴奏帶有表情演唱歌曲。
10、嘗試將自己家鄉的美景編成歌詞唱一唱
四、采集與分享:
1、 說說各地的民俗及風俗習慣,通過歌曲或動作來表現地域特點。
2、 猜猜看:誰了解的音樂作品最多?(老師將準備的各地民歌讓學生猜地名或曲名)
五、總結下課
第二課時 總第 課時
備課時間: 上課時間:
教學內容: 1、唱:《捉泥鰍》 2、聽:《藍天白云》 3、認識拍號
教學目標:
1、用輕快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體會在大自然中嬉戲的愉快情緒。
2、欣賞合唱曲,體會在大自然中盡情歌舞的快樂與自在。
3、認識4/4拍號知道其含義。
教學重點:演唱時聲音富有彈性和童趣。
教學難點:附點節奏的演唱,四四拍強弱規律的掌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說一說:平時你最喜歡玩什么?)
2、師:今天老師帶同學學習一首新歌,看看鄉村的孩子喜歡玩什么?
3、欣賞歌曲《捉泥鰍》
(1)歌曲中唱到了哪些景物?(池塘、雨、田野、泥鰍)
(2)鄉村的孩子喜歡玩什么?(捉泥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