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巧手》-
《巧巧手》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小林中心小學 張李君
教 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 第九課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認識沙球并能探索沙球不同的演奏方法。
2、學唱歌曲《理發師》。
3、小組合作編創表演《理發師》
教學目標:1、能理解勞動的愉快、并用輕松愉快的聲音邊唱邊表演《理發師》。
2、認識沙球,辨別其音色并能用探索式的學習掌握其多種演奏方法。
3、通過小組合作表演,培養學生的參與創造意識。
教材分析:《理發師》是一首熱情、歡快、幽默的澳大利亞民歌。采用d大調,2/4拍,單樂段結構。旋律采用上行級進、樂句模進,八度大跳、同音反復等發展手法,并將三次模擬理發的“咔嚓”、“沙沙”聲與有規律的x x │ x x │的節奏相配合,生動地描繪了理發師認真、快速、愉快地忙碌著的形象,反映了勞動時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能在游戲中熟悉歌曲并能初步學會
教學難點:沙球的節奏練習和小組合作表演《理發師》。
教 具:百寶箱(沙球、雙響筒、碰鈴)、課件
學 具:沙球、剪刀、吹風機、鏡子、梳子、毛巾、噴霧瓶若干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
組
織
教
學
1、播放音樂
隨《理發師》的音樂進教室。
2、小組律動
每一個小組在組長帶領下隨音樂律動。
感受歌曲旋律,為學生營造氛圍。
二、
猜
樂
器
1、師出示百寶箱,敲擊某個樂器,生猜猜是什么樂器?
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采用猜樂器的形式進行樂器節奏復習,激發學生的興趣。
2為小樂器找朋友。(模擬老師打擊節奏)
三、
認
識
沙
球
認
識
沙
球
1、師出示沙球的聲音。
學生模仿沙球的聲音,并猜猜它長的什么樣?
通過猜、摸沙球、對沙球不同演奏方法的探索,激發學生認識、探索沙球的欲望。從小組討論交流中掌握沙球的不同演奏方法,并能用沙球打擊節奏。
2、摸一摸沙球的外形,并取個名字。
3、介紹沙球的演奏方法。
①、生探索沙球的不同演奏方法。
②、正確地練習沙球的演奏方法。
4、用沙球打擊節奏。
①、出示節奏練習
x x │x x│x x | x — ‖
沙 沙 沙 沙 沙 沙 沙
x x │x │x x | x ‖
沙 沙 沙 沙沙 沙 沙 沙 沙沙
②、小組討論怎樣用沙球打擊節奏。
③、展示、評議。
四、
表
演
理
發
師
1、游戲《理發》
①、師扮作理發師老爺爺,并邀請三名學生進行表演。
②、說說剛才老爺爺是怎樣理發的?
③、分組進行理發的游戲。
從游戲中熟悉歌曲的旋律,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
2、聽唱法學唱歌曲
①、跟錄音輕聲哼唱。
②、學唱歌曲。
聽唱法學唱歌曲培養學生聽、唱的能力。
3、觀看理發店的錄像。
小朋友讓我們看看在生活中理發師是怎樣給這位小姑娘理發的?
從生活錄像中熟悉理發師理發的情景及各種理發工具。為創編歌詞作好準備。
五、
創
編
表
演
1、 師生討論合作創編歌詞:
①、說說剛才給小姑娘理發的是誰?(叔叔)我們能不能把他唱進去?那給你理發的有那些人?你自己可不可以把他們唱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