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樂》四年級下冊全冊教案1
教學內容:
欣賞:《林中的鳥聲》
教學目的:
通過欣賞,了解歌曲演唱的形式,并能為歌曲劃分樂段,學習歌曲中少年兒童為祖國的綠化事業所作貢獻。
教學重點:欣賞樂曲
教學難點:根據音樂的重復與對比來區分樂曲段落
教學手段: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發聲練習:太陽出來了
二、復習
1、請學生在黑板上寫出上波音記號。
2、集體齊唱歌曲《小鳥,請到這里來》。
三、小組展示:
各個小組以《小鳥,請到這里來》為素材,各自準備節目,并演出?凑l演得好。
評比出小組優勝,并加以獎賞。
四、欣賞
1、出現欣賞課題,跟教師琴聲學唱音樂的主題旋律。
2、初聽樂曲,請學生聽主題音樂共出現了幾次?再聽聽用了什么樂器?
3、教師簡介樂曲
4、分段細聽。
(1)欣賞第一樂段
這段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唱了什么?
(2)欣賞第二樂段
歌曲第二樂段是合唱,我們聽這段表達了什么情緒?
(3)完整欣賞,完成聽聽想想
5、完整復聽全曲,討論樂曲的情緒、速度與節奏
6、再次復聽全曲,隨音樂做動作
7、教師小結
五、課堂小結
從小愛護我們生長的環境
第三課時 授課時間
教學內容:欣賞《百鳥朝鳳》
教學目標
1聆聽《百鳥朝鳳》這首嗩吶獨奏曲,體驗音樂作品的音樂情感,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想象力。
2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
教學重點:了解嗩吶的構造.音色特點及其表現力。
教學工具: 實物投影儀、錄音機、嗩吶、鋼琴。
教學過程:
一、聆聽《百鳥朝鳳》引導學生思考 。
(1)樂曲表達了什么樣的情緒?
(2)這是什么樂器演奏的?
(3)在什么地方看過?在什么地方聽過?
(4)嗩吶演示。
二、.用心聆聽、體驗,表達聽后的感受。
(1)情緒歡快熱烈、生動而有趣。
(2)嗩吶的特點:音亮大、音色明亮而粗曠。
(3)民間節慶、婚喪喜事和戲曲場面。
三、讓音樂調動學生的感受力,挖掘學生生活中的素材, 揭示課題。
引導學生思考:(1)鳥類的大王?
(2)“朝”意指什么?
(3)“百”是什么意思?
(4)還可以起其他名字嗎?
1.動物中的大王是獅子,鳥中的大王是鳳凰。
2.“朝”指朝拜之意
3.“百”是虛指,表示多的意思。
4.千鳥朝鳳、萬鳥朝鳳、眾鳥朝鳳等等。
5.哼唱主題音樂。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加深學生對主題音樂的感受。
四、分段聆聽樂曲
1.引導學生思考:我仿佛聽到……,我仿佛看到……。
2.鼓勵學生用文字或者畫畫來表達對樂曲的理解。1.引子:用語言敘述。2.主題。
3.模擬各種鳥的叫聲。
4.小組活動。
5、.小組匯報。
五、學生對音樂的感受進行二次創作。小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