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音樂全冊教案(人音版)
提示:聽了這首樂曲,你想到了什么?什么樂器在演奏?
2. 聽時隨著樂曲做動作。
提示:這首樂曲適合表現(xiàn)課本上的哪一幅圖?
六. 表演《躲貓貓》
1. 聽錄音感受歌曲的風格。
2. 聽教師范唱歌曲,學生拍手感受。
3. 教師彈琴帶著學生小聲唱。一學生跟節(jié)奏讀詞。
4. 聽教師范唱歌曲,學生心里默唱。記住歌詞。
5. 聽琴邊拍手邊唱歌。教師注意歌喉中“快”、“來”等一字多音處指導學生唱準。
6. 用最簡單的方法學會歌曲開始游戲。學生可以編創(chuàng)游戲,共同商議游戲的方法,使大家在編創(chuàng)中活動起來。
第十課 過新年
教學目標:
一. 通過聽《平安夜》、《小拜年》感受不同的音樂情緒。
二. 通過唱《新年好》、《龍咚鏘》感受中外小朋友過新年的不同音樂情趣。并通過紅綢舞、秧歌舞步的學習,表現(xiàn)過年的愉快心情。
三. 認識民族打擊樂器鑼、鼓、镲,能掌握其演奏姿勢,探索其演奏方法。并能為歌曲伴奏。
四. 能編創(chuàng)簡單節(jié)奏、送新年賀卡的小游戲。
教學重難點:
1.唱《新年好》、《龍咚鏘》感受中外小朋友過新年的不同音樂情趣。
2.能編創(chuàng)簡單節(jié)奏、送新年賀卡的小游戲。
教具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時數(shù):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 編創(chuàng)與活動
1認識鑼、鼓、镲,學習其演奏姿勢。可由教師逐一糾正其正確的演奏姿勢。
2.把學生分成小組,探索演奏方法,要求:
(1) 有幾種敲擊方法?
(2) 怎樣敲擊長短不同的聲音?
3. 將各小組探討過的方法一一展示,看哪一組發(fā)現(xiàn)的方法多,敲擊出的不同的聲音多。
二.聆聽《小拜年》
1.初聽《小拜年》感受東北民間音樂的風格。
2.想一想冬季里都做哪些游戲?
3.復聽音樂模仿冬季里你喜歡的游戲,或者由學生分組看圖進行北方生活小品表演。
三.表演《龍咚鏘》
1.用模唱的方法唱會歌曲《龍咚鏘》。
2.聽歌曲《龍咚鏘》的錄音,學習十字步,讓學生在動中感受歌曲的情緒,唱熟歌曲。
3.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小組講座打擊樂伴奏的創(chuàng),提出小組意見。敲擊給大家聽,選擇幾個合適的不同結(jié)尾,讓學生體驗創(chuàng)造的成功與愉悅。
4.編創(chuàng)秧歌舞動作,可選擇紅綢或手絹,自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四.編創(chuàng)與活動:送賀卡
這是一個編創(chuàng)節(jié)奏的練習,以“送賀卡”的方式呈現(xiàn)。
1. 游戲可以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展開。學生之間可分組進行,教師和學生都可以編創(chuàng)節(jié)奏圖譜,由收到賀卡的一方讀拍出來。
2. 讀拍準確,還要自創(chuàng)節(jié)奏回贈對方賀卡,使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
五. 表演《新年好》
1. 多聽歌曲《新年好》錄音,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師可加強學生每次感覺的目的性,如:感受節(jié)拍、哼唱旋律、默唱歌詞、跟唱歌詞等。讓學生在感受中,熟悉旋律,熟悉歌詞,唱會歌曲。
2. 全體學生自編動作表演歌曲,選兩名學生為同學們的歌聲伴奏,用碰鐘敲擊每小節(jié)第一后。還可以敲擊第三拍。
六. 聆聽《平安夜》
1. 初聽《平安夜》提示學生:說一說心里有什么感受?
2. 教師將錄音放弱,隨錄音講述關于平安夜的小故事,讓學生對這首歌有所了解,帶著感情充分地感受歌曲安寧、祥和的音調(diào),復聽時隨著歌聲輕輕做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