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愛書》語文綜合活動課說課稿
各位老師,大家好!很感謝大家來到咱們這個外貌看起來已經不怎么時髦的校園里參加這樣一場意義深遠的活動,感謝大家如此真誠地聚到這里來傾聽與研討!下面,我把自己對語文綜合活動課的理解以及參加這次活動展示的心得跟大家作一個匯報。
《語文課程標準》的前言部分指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為造就現代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我覺得這段話是可以用來闡釋語文教學的綜合活動趨勢的。沽名生意,語文綜合活動課,要以語文為主線,綜合各類知識與技能,指導學生在一系列活動中提高學語文,用語文的能力。
我設計的語文綜合活動課《我愛讀書》,以指導閱讀為主線,除了上好一堂課,還延伸出了一系列活動,如“相約書城”、“誦讀比賽”、“讓摘錄更快樂”等,目的就在于扎扎實實地引導孩子們成為愛閱讀、會閱讀的人。
在上課之前,我組織“相約書城”這個十分有意義的活動,目的是一舉多得:一是利用良好的城市文化資源,身臨其境,讓學生在濃厚的閱讀氛圍中感受書本帶來的快樂;二是推薦好書更加便利,更有說服力,讓學生與家長明白三年級開始閱讀哪些書更好;三是為課堂交流積累資料。上課一開始,我出示的那些照片都是在活動中拍下的,用意在于喚起學生參與活動的快樂,在這個基礎上,我引出自己寫的詩歌《書》,再次激發他們對書的喜愛,接著引出閱讀這個主題,就順理成章了。
指導學生摘錄這個環節,體現了活動課的養成與發展的功能。這堂課里,摘錄是作為輔助閱讀的活動方式出現的,意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利于在閱讀中發展思維、想象、感悟等能力。三年級的學生對一邊閱讀一邊摘錄的好處認識不深,他們的閱讀很多時候都停留在淺層,比較懵懂,要摘錄什么,他們的概念比較模糊,摘起來很茫然,容易帶著功利性,為了完成任務而摘,為了摘成語或者摘歇后語、格言而摘,我想要學生明白的是要摘錄自己有感悟的,可以引起共鳴的詞與句,這樣的摘錄才可以潛移默化地提高他們的閱讀感悟能力,進而使他們具備得心應手的寫作能力。
最后要提到那些小書簽,這是我比較得意的作為課堂激勵的一個小招術,小小的書簽上,那些意義深刻的話寄托著我對孩子們的期望,雖然一小片一小片剪著的時候手比較酸,但是看起來效果很好。看到孩子們想得到書簽的急切表情與得到書簽時的自豪神情,我真的很開心。
一堂課上完了,接下去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一切為了孩子”,我想,不管是傳統的常規的語文課,還是新興的語文綜合活動課,這個教育宗旨是永遠不會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