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方法
4. 對學習活動的自我管理
——為了完成這項學習任務,我首先應當做什么?
——我應當分幾步來完成我的任務?
——我可能會遇到什么困難?是語言知識方面的?還是語言操作方面?
5. 對學習活動的自我監控
——我現在做得如何?有哪些問題?
——我在完成學習任務當中暴露出哪些弱點?
——我如何提高自己的語言反應速度?
6. 確定和解決問題
——這個學習任務的關鍵點是什么?
——我應當集中解決哪個問題?
——我所面臨的問題之間的關系如何?
7. 自我評估
——我在完成任務的整個過程中表現出哪些優勢?
——我的語言表現有哪些改進?
——我的交際策略有哪些改進?
——我的哪些方面做得還不如他人?
——我的現場表現如何?
第二類認知策略
這方面的學習策略包括學習者如何接受語言材料,如何存儲語言材料,如何組織語言知識,如何理解語言結構(包括語法關系),如何提高語言操作的技能,等等。具體地說,它包括下面一些內容。
1. 查詢和使用學習資源
——我如何使用教科書?
——我如何收集和利用其他學習材料?
——我是否使用詞典?我使用什么樣的詞典?
——我是否對音像材料感興趣?
——我是否樂于發揮聲音材料的作用?
2. 模仿和演練
——我是否習慣于進行語言的模仿?
——我如何進行聽說讀寫的操練?
——我在學習時是思考多于操練,還是操練多于思考?
——我更擅長記憶,還是更擅長語言的表現?
3. 分類
——我把什么看成是語言的最小單位?是單詞,是句子,還是完整的語境?
(1)shake
(2)The house shook.
(3)I heard a sound first, and then he house shook. I noticed pictures on the wall moved and the dishes too
——我如何對語言素材進行歸類?我把哪些材料放到一起?
(1)She is good at English.He was surprised at the news. We are afraid of dogs.They were short of money.
(2)She is good at English.He learned the words by heart.We use them to express ideas.Don’t talk with me this way!
4. 形象思維
——我在聽一段語言材料時想到了什么?
——我在讀一段語言材料時頭腦里出現什么畫面?
——我在進行口頭表達時想到了什么?
——我在寫東西的時候頭腦里會出現過去的經歷嗎?
——我在學習語言時頭腦能夠像演電影那樣活躍嗎?
5. 解悟
——我在接受語言時能夠提出問題嗎?
——我在接受語言時怎樣提出問題?
——我怎樣理解語言?
——當我說“我明白了”的時候,我到底明白了什么?
6. 遷移
——我是否經常用過去的經驗來理解新的東西?
過去的經驗:我學會了You need not always use the same sentence.
新的理解:We[FK(2*2。7]don’t have to need not[FK)]talk about the matter this way.
如果必要的話,我是否能夠借助母語的交際經驗來體會英語的交際活動?
母語的交際經驗:當我們說“這個房間很熱”時,我們可能是要求服務員把空調打開,或者我們是想換一個有空調的空間。
英語交際活動:我們想讓服務員把房間的燈打開,不必非說Will you turn on the light?而是說It is rather dark here, isn’t it?
7. 推斷
——我在遇到新的用語時是否一定要查閱詞典?
——我是否樂于體會一下語境,以便了解新詞的詞義?
The best way to learn about cat show is to go to one. It’s easy, inexpensive (a few dollars for the entrance fee), and anyone can be [FK(]admitted。 You don’t have to have a cat.
8. 筆記
——我能夠把我認為重要的東西記錄下來嗎?
——我能夠確定記什么和不記什么嗎?(因為我不可能把一切都記下來。)
——我在記筆記時如何進行摘錄、概括、分析、評估、濃縮、約簡?
——我是否考慮過如何記筆記才能更有利于我日后的學習?
9. 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