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為你的英語課堂帶來活力
今年,我一下子從四五年級轉入到二年級的教學工作上來還真有點不適應。四五年級的孩子已經具備自理能力,所以課堂上也不需要總是一再的組織教學,而二年級的孩子則不同,他們才剛進入正軌,上課總改不了愛動的壞習慣。因此,我總是千方百計的變著方法,想讓他們進入課堂角色。一個月來,我發現鼓勵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媽媽,媽媽,我們老師今天上課表揚我了。”“爸爸,爸爸,我今天拿到了三顆小星星哎!”……一句小小的贊揚,一點小小的肯定,會讓小學生樂翻了天。對于教師來說,表揚是最容易使用和最自然的、有效的形成動機的方法。小學英語教學更是如此,因為它是一門非常帶有情感的學科,利用鼓勵能滿足學生情感上的需求,使孩子們課堂上的精神生活更積極,更充實,更持久地激發和保持小學生的這種興趣。如果說新穎活潑、形式多樣的活動,是開啟兒童們語言學習之“門”的鑰匙,那么鼓勵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催化劑。
小學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動、愛表現、善模仿等特點。他們喜歡新鮮事物,對陌生語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們對外語的興趣。他們喜歡引起別人的注意,重視老師的表揚,不怕犯錯,很少有羞怯感。他們的身體各部分器官還在發育,尚未定形,發音器官較成人的靈活,因此模仿外語的語音語調遠比成年人容易。他們的記憶力好,形象思維好,但缺乏理性思維,邏輯思維能力不強。他們愛玩、愛唱、愛游戲、愛活動,這些都是他們長身體、長體力的需求,他們坐不住,坐不久。這一切都是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而他們這些特點的存在,就需要鼓勵來幫他們揚長避短。
1. 精神鼓勵式。
對于上課積極發言的同學,教師可以給予及時的肯定,如翹起拇指說“Very Good!”,“You’re a very clever boy/girl!”,“Excellent!” “Wonderful!”;對于作業比較優秀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評語欄中寫“A+Good!”,或打上一個非常可愛的圖章,如“★”、“△”等表示對他作業的贊揚。也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他對集體有了一定的認同感后,對上課積極發言的學生采用集體口頭獎勵的方法,讓他感覺受到集體的認同。比如說在一位同學積極的發言后,可以讓全體學生拍手并豎起拇指說“Good, Good, very good!”“One two good! One two good!”,這種精神獎勵會給小學生帶來莫大的鼓舞,從而激起他整堂課的發言積極性。
2.物質鼓勵式。對個別問題或在猜謎游戲中表現非常好的同學,我們可以在他們的額頭上貼上一個象征性的粘紙。比如說本單元正好教動物,那么就在粘紙上剪一種動物的形狀,到時作為獎勵分發給學生。這種鼓勵的方法較多適用于低年級的小學生。對于五六年級的上課表現積極的學生,我們可以給予一定的實質性的鼓勵。比如發一張印有“免做一次作業”的獎券,來激勵學生。當然,如果條件允許我們也可以拿一些糖果作為獎勵。
鼓勵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無論我們采取哪一種,他們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在教學教育中,能夠很好的這兩種形式結合起來,才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