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膨脹
活動目標:1.感知物體的烹炸過現象,初步了解物體膨脹的條件。
2.會用比較的方法觀察事物。
3.萌發對物體膨脹現象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活動準備:
1.用來探索的材料:樹木的紙條、鐵珠、壓縮棉、紫菜、黑木耳
2.用來實驗的冷水、而睡、盛水的缸(每組一份)
3.記錄實驗結果的表格、筆,張貼表格的黑板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探索欲望,引導幼兒初步感知膨脹的結果。
(一)請幼兒觀察比較“海洋寶寶”泡水前后的差別。
(二)教師歸納:像放在水里的海洋寶寶一樣慢慢變大脹大的現象叫做膨脹。
二、區分哪些物品容易膨脹,哪些不容易膨脹。
(一)教師呈現多種材料請幼兒猜測哪些放在水里能膨脹,哪些不能?
1。出示記錄表(1)請幼兒看看有些什么?猜猜哪些容易膨脹,哪些不容易膨脹?
2.請幼兒將猜測的結果填在“我猜”這一欄里,容易的打√,不容易的打(用兩張顏色分別記錄)
(二)幼兒操作實驗,驗證猜想。
1.教師提出要求:請幼兒仔細觀察,究竟哪些材料在水里容易膨脹?哪些不容易膨脹?并將觀察結果填在“我發現”這一欄里。
2.幼兒動手實驗,教師觀察、巡視,給予適當指導。
(三)展示幼兒記錄表,分享實驗結果: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實驗結果,其他幼兒一同對照(發現問題及時驗證)
(四)教師小結
三、觀察比較物體膨脹速度的不同
(一)擦側物體跑呢故障速度的不同
1。提出要求,請小朋友猜猜“誰”膨脹的快,“誰”慢。
2.請幼兒將猜想結果用數字表示,填在記錄表(2)“我猜”里。
(二)幼兒操作實驗呢,驗證猜想的是否正確。
(三)教師小結
四、冷熱水中哪個膨脹快
1.出示冷熱水,猜測并記錄。
2.利用木耳展示證明,在熱水與冷水中的膨脹速度。
五、日常生活中的膨脹
教師例舉饅頭、氣球、爆米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