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動物之最
活動目標:1、能大方、自信地與人分享自己有關動物之最的知識;
2、樂意參加競賽活動,能遵守比賽規則,建立團隊意識。
活動重點:能夠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識,并在競賽中遵守規則。
活動難點:幼兒在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識時能夠大方、自信,在競賽中建立團隊意識。
活動準備:1、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了解有關“動物之最”的資料;
2、有關“動物之最”的圖片;
3、比賽記分牌兩個。
活動過程:
一、了解“動物之最”搶答賽規則
*幼兒分成兩組,相對而坐。
*教師:動物都有自己的本領,今天我們將要來個“動物之最”搶答賽,我們一共分成兩組,共進行三輪比賽,每隊答對一題得一分,最后分數較高的一組獲勝。
二、第一輪搶答賽:兩組幼兒進行輪流介紹,我知道的“動物之最”
*每名幼兒只介紹一種自己知道的動物之最,每組五名幼兒進行本輪必答題,當答題的幼兒出現困難時其他幼兒可以補充。
三、第二輪搶答賽:教師出示動物圖片,幼兒進行搶答。
*幼兒針對教師出示的動物圖片對某一種動物進行多角度講述,幼兒需說出動物的名稱、是最什么的、動物的特征、習性,說得完整、清楚、形象的可得一分。
四、第三輪搶答賽:幼兒對老師給出的題目進行搶答
*教師進行提問,幼兒進行搶答,如:教師問跑得最快的是誰?一次生寶寶最多的是誰?幼兒先舉手得到答題權并能答對的,可以得到一分。
*請兩組幼兒統計本組的分數,分數較高的一組獲得最佳表現獎,另外一組分數較低的獲得最佳參與獎
參考資料:
長頸鹿(giraffe)一種生長在非洲的反芻偶蹄動物,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陸生動物。長頸鹿通常生一對角,終生不會脫掉,皮膚上的花斑網紋則為一種天然的保護色。長頸鹿喜歡群居,一般十多頭生活在一起,有時多到幾十頭一大群。長頸鹿是謹慎膽小的動物,每當遇到天敵時,立即逃跑。它能以每小時72公里的極快速度奔跑。由于腿部過長,長頸鹿飲水時十分不便。它們要叉開前腿或跪在地上才能喝到水,而且在喝水時十分容易受到其他動物的攻擊,所以群居的長頸鹿往往不會一起喝水。長頸鹿的睡眠時間比大象還要少,一個晚上一般只睡兩小時。對于長頸鹿來說,睡眠實在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甚至會使它們面臨危險。長頸鹿大部分時間都是站著睡,尤其是在短睡階段。由于脖子太長,長頸鹿睡覺時常常將腦袋靠在樹枝上,以免脖子過于疲勞。當長頸鹿進入睡夢階段時,它們與大象一樣,也需要躺下休息,這一階段大約持續20分鐘。但是,長頸鹿從地上站起來要花費整整1分鐘的時間,這使得它們在睡眠時的逃生能力大打折扣。所以,長頸鹿躺下睡覺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它們更多的時候是站著睡覺。
獵豹是貓科動物的一種。現在主要分布在非洲。同其它貓科動物不同,獵豹依靠速度來捕獵,而非偷襲或群體攻擊。獵豹是陸上奔跑最快的動物,它可以在3步之內,從靜止加速到時速65公里,全速奔跑時速可以達到115公里,相當于百米世界冠軍的三倍快。獵豹不僅是陸地上速度最快的動物,也是貓科動物成員中歷史最久,最獨特和特異化的品種。不過,耐力不佳,無法長時間追逐獵物,如果獵豹不能在短距離內捕捉到獵物,它就會放棄,等待下一次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