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活動《漂亮的絲巾》說課稿
一、 說教材: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美國學者杜威認為:“興趣是刺激兒童學習的好形式”幼兒只有對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會注意力集中,參與主動,投入積極,從而獲得知識經驗,結合中班現在的主題,依據這一教學理論及對幼兒平時的觀察,開展了此活動,前一階段孩子們開展了線描畫裝飾手套圍巾的活動,我想到了可以運用多種操作材料引導幼兒進行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活動,于是就開展了此活動。二、說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這些設計意圖,我將這個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定為兩點: 1、 通過欣賞,感受印染畫圖案和色彩的美,并對印染畫活動感興趣。 2、 能初步掌握簡單的印染方法,并嘗試裝飾圍巾。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通過欣賞,感受印染畫圖案和色彩的美,能大膽的運用印染的方法裝飾絲巾。難點是在活動中,引導幼兒能嘗試運用不同的折疊方法印染絲巾。三、說準備根據選材的特點和設計內容,這節課的活動準備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1、材料準備:生宣紙、水彩墨水、調色盒、抹布、毛筆等等。 2、實物圍巾,ppt等。四、說教法: 首先,運用實物和多媒體的直觀演示法,激發幼兒興趣,引導幼兒進行觀察交流。其次,運用示范講解法,引導幼兒了解認識什么是印染畫,激發幼兒動手創作的興趣。五、教學程序 《綱要》中指出:課程實施的中心環節是因地制宜的創設幼兒的興趣、愛好,需要和發展水平將周圍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作為兒童的重要資源環境教育中很重視過程教育,布置在了教室的墻壁上,既可以裝飾教室環境又可以參與區角活動、展示幼兒的作品,同時又能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本次活動我分三部進行:第一、采用觀察法,運用圖片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第二、采用講解示范法,在對圍巾基本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印染畫的示范。第三、操作法。鼓勵幼兒用生宣紙進行折疊,引導幼兒知道不同的折疊方法,對折的次數越多,蘸的顏色越多,花紋就會越多。六、說過程:現在說說教學過程:第一部分我以實物絲巾出示,引導小朋友們欣賞各種各樣的絲巾,引發活動的興趣,在這一基礎上欣賞ppt圖片引導幼兒感受圖案的美和色彩的美。第二部分,教師演示操作過程,指導幼兒先將紙對折,再進行印染。第三部分,指導幼兒進行大膽的創作。通過讓幼兒自由探索提供的材料來創作出漂亮的絲巾。在這過程中,第一我提醒幼兒先將紙對折,再進行印染。第二提醒幼兒注意衛生,墨水不要蘸的太多最后一部分以展覽的形式,組織幼兒欣賞,并邀請幼兒向同伴、教師介紹自己設計或者喜歡的絲巾。讓每個幼兒都得到肯定和鼓勵,從而在活動中感受到獲得成功的喜悅。 最后請各位老師對我的教學給予批評指正,并提出寶貴的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