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shù)活動《神奇的線與色》
教材分析:《綱要》在藝術(shù)領(lǐng)域中指出: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shù)活動,并能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苯Y(jié)合我們本學(xué)期的美術(shù)特色---線條畫,而波洛克的部分作品也包含著線條和色塊。因此,本次活動從欣賞波洛克的抽象畫作品入手,在對波洛克的作品的觀察解讀中,再次感受線條和色塊的美,幫助幼兒初步了解滴撒法,并嘗試用滴撒法進行大膽表現(xiàn),體驗不同繪畫方式所帶來的樂趣。最后,借助對幼兒作品的欣賞和點評,梳理幼兒的實踐經(jīng)驗,使幼兒對這種自由奔放、無定形的抽象畫風格,有更深入的體驗;顒幽繕耍1、欣賞波洛克的畫,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作品的認識和感覺,感受“抽象繪畫”的藝術(shù)魅力,拓寬幼兒的藝術(shù)視野。2、初步嘗試用滴流的方法在快樂的、自由的、忘我的狀態(tài)中以波洛克式的作畫方式大膽創(chuàng)作。3、體驗不同繪畫方式所帶來的樂趣;顒又攸c:欣賞波洛克的畫,感知線條與色塊組成的抽象畫的藝術(shù)魅力。活動難點:嘗試用“滴流”的方法進行大膽創(chuàng)作;顒訙蕚洌翰蹇说漠媝pt、紙張、顏料等。活動過程:一、欣賞波洛克作品1、教師:寶寶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幅很特別的圖畫,想看嗎?2、(ppt1)教師:你在畫里看到了哪些色彩?這些漂亮的色彩組合在一起感覺怎么樣?3、教師:你還在圖畫中看到了什么?(引導(dǎo)幼兒發(fā)現(xiàn)線條和色塊)4、教師:你覺得他畫的是什么呢?像什么?5、教師:像這種看不懂畫的是什么,但是小朋友又覺得它像這個像那個的畫,我們把它叫做抽象畫。叫什么呢?(引導(dǎo)幼兒再次認識抽象畫)(讓幼兒從色彩上去感受,以及色彩與線條、色塊組合在一起的美。從局部到整體的欣賞)二、介紹美國畫家波洛克1、教師:這幅抽象畫是一位美國著名的畫家波洛克叔叔畫的,看這就是波洛克叔叔。(ppt2)他還畫了很多抽象畫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出示波洛克作品ppt 3、4)2、引導(dǎo)幼兒欣賞作品,教師:你在畫上看到了什么?你覺得畫得像什么?3、教師(ppt5):這些也是波洛克叔叔的抽象畫,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出示很多波洛克的作品,讓幼兒自由發(fā)揮想象和好朋友說說,給孩子一個美麗完整的感受。因為抽象畫里肯定會有些“什么”,但應(yīng)該是多種多樣的理解和體驗,有共性的東西,也有非!皞性化”的看法。所以讓幼兒自由發(fā)揮,即使是不知如何去表述自己的想法的孩子,其實他也已經(jīng)完成了一種體驗。)4、教師:波洛克叔叔真厲害,那你們想知道這些畫是怎么畫出來的嗎?5、教師:(ppt6)看,波洛克叔叔在畫畫呢,你看到他是怎么樣畫畫的?6、教師:波洛克叔叔,他喜歡用很大很大的紙或者畫布畫畫,因為畫布實在太大了,所以他只好把畫布鋪在地上,直接從罐中倒顏料到畫布上,或者用木棒、筆沾顏料滴到畫布上,他是非常隨意的把顏料滴撒在畫布上,這樣從桶里流出的各種顏料、油漆就灑在畫布上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效果,人們把這種方法稱為“滴流”。7、教師:現(xiàn)在你知道波洛克叔叔是用什么來畫畫的?8、教師:那今天我們也來學(xué)學(xué)波洛克叔叔,用滴流的方法來畫畫。(讓幼兒了解波洛克的作畫方法。為下面的活動作鋪墊。)三、教師示范用“滴流”的方法作畫1、教師:這是什么?(瓶子)這個瓶子里裝著一個秘密呢。這個瓶子里裝的是顏料,當你把瓶子倒過來拿的時候,顏料會從這個尖尖的地方滴出來,如果你輕輕的擠一擠這個瓶子,顏料就會從瓶子里流出來。2、教師:你可以上下撒,也可以轉(zhuǎn)圈撒,當然你也可以隨意的撒。(請一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示范。老師用快、慢滴,讓幼兒發(fā)現(xiàn)速度不一樣,效果也不一樣。)3、教師:如果你想形成色塊,你可以用這個尖尖的嘴在畫紙上來回的涂一涂。四、幼兒作畫、放音樂1、教師:小朋友,波洛克叔叔說過顏料都是有生命的,現(xiàn)在就讓我們隨著音樂起舞吧。請大家自由的選擇顏料。2、幼兒開始作畫。3、老師巡回指導(dǎo),提醒幼兒不要用力捏,滴畫時人要蹲下來,不能用力甩。(讓幼兒嘗試用滴流的方法作畫,這是整堂課的興奮點,雖然時間短,但孩子們樂在其中,也感受到了一種成功感。由于受場地的限制,否則紙張再大一點,幼兒的感受會更強烈。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準備的材料(顏色)非常重要,每組都有一個主色調(diào),因為不是所有的顏色配在一起都好看。顏色的組合,要讓人感覺受到一種美。)五、展示、評價1、教師:小畫家們,你們今天玩得高興嗎?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畫?2、師幼一起繞著畫欣賞。(評價是把孩子們的興趣引向自我欣賞和獲得滿足感上,從而把興趣延伸到對新的藝術(shù)活動的需求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