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區:有趣的小蝸牛及魔法樹葉
中班區域活動: 繪畫區:有趣的小蝸牛
壽光市羊口鎮楊莊幼兒園 黃愛
活動目的
能掌握蝸牛的外形特征,會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小蝸牛的形象。
活動材料
蝸牛的圖片、圖書;圖畫紙、彩筆。
區域規模
設2個區,每個區6——8名幼兒。
活動指導
1、 請幼兒觀看小蝸牛的圖片、圖書。
2、 引導幼兒重點觀察蝸牛殼上的紋路:紋路成螺旋形狀,有左旋和右旋;殼的形狀有圓形、圓錐形、塔形等等。
3、 教師可指導幼兒先畫蝸牛的殼,再畫蝸牛的頭、身、尾和觸角,鼓勵幼兒大膽畫出小蝸牛的不同形象。
4、 幼兒互相講述自己的作品。
5、 教師評價幼兒作品。
美術活動:魔法樹葉
中班
設計思路:
樹葉粘貼畫是幼兒園一個既經典又傳統的美術活動。大自然總是給予我們許多無私的饋贈,而樹葉總能把這個世界裝點得更加的多姿浪漫。幼兒是這個世上最可愛的探索家,從開春的新芽到蕭瑟的落葉,幼兒總會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訴我們什么是季節的更替與輪回。所以多姿多彩的樹葉理所當然的就成為了老師最佳教具和幼兒最好的玩具。樹葉造型獨特、色彩多樣、取材容易、安全環保,更能在不同的季節里展示出多變的風采。因而樹葉貼畫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這也對我產生了一些不小的考驗:在前人眾多優秀的成功案例中,如何創新,怎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孩子們的參與熱情,是我在這個活動中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本次中班中我在充分尊重中班幼兒探究欲和好奇心強的認知特點的基礎上,加入了今年最流行的魔幻風。以魔術的形式開場,把幼兒引入一個魔幻的世界,以求充分調動起他們參與的熱情和創作的欲望。為此我設計了這個美術活動:魔法樹葉。
活動目標:
1.主動參與樹葉粘貼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創造的快樂。
2.能夠根據所粘貼圖案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樹葉進行造型粘貼。
3.保持桌面整潔,在活動結束后能按原位放好自己所使用過的工具。
活動準備:
1. 各種形狀顏色的樹葉若干。
2.魔術盒(鞋盒制成)一個,小豬手偶一個,籃子十二個,固體膠二十四只,a4打印紙33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今天在我們的教室里坐著我們的爸爸媽媽,還有許多的老師,鼓勵幼兒要好好的表現,讓我們的爸爸媽媽和老師們看看我們有多棒。
師:“今天呀,爸爸媽媽都到幼兒園來看我們了,你們高興嗎?讓我們歡迎他們的到來。”
2.老師拿出魔術盒,請幾名幼兒來摸,開始摸出的是零散的樹葉
師:“今天呀,老師帶來了一個寶盒,我呀,邀請幾名小朋友上來摸摸看這里面究竟有什么。”
幼兒伸手摸出一些樹葉,老師啟發幼兒描述這些樹葉的形狀,以及它們像什么,為接下來的粘貼活動做準備。
師:“喔,原來我們摸到了一些樹葉,有形狀圓圓的,它們像太陽,像腦袋,有兩頭尖尖的,中間粗的,它們像小魚像小船……”
在老師念了魔法咒語之后,摸出的就是一幅幅樹葉粘貼畫了。
師:“現在呀,老師可要開始變魔術了,小朋友們剛才從盒子里摸出的樹葉,待會兒會在老師的魔法咒語下大變身,你們想看嗎?那就趕快坐好吧。”
第一次念咒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