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早期教育的思考
孩子這種表現(xiàn)的原因在哪里?原因在于她的母親經(jīng)常在她調(diào)皮不聽話的時候斥責和打罵她——一個兩三歲的孩子,如何能聽話,能懂道理?
回去的路上,小女孩坐在車的前排,車上放著搖滾音樂,孩子把音量開到最大,坐在后排的我們都覺得頭暈,可孩子一點兒感覺都沒有。朋友笑著說:她習慣了,喜歡聽這樣的音樂。古人說:移風易俗,莫良于樂。音樂最能陶冶人心。此時,我不由想起一位教育家講的:從小給孩子聽暴躁之音,長大了,他就脾氣暴躁;從小給孩子聽優(yōu)雅之音,長大了他就性情優(yōu)雅。
可是,這樣的話,很多家長是聽不進去的,包括我的那位朋友。幼兒教育,可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它的危害會被漫長的歲月不斷放大,年歲漸長,改正愈難,有的甚至成為終身的禍害。這猶如河流,源頭一旦被污染,光在中下游治理,何其難也?問題是,河流被污,我們猶可溯源而上,從源頭治起;可是,我們的人生是無法回頭的,這就是命運的殘酷性。
當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強大的自我教育自我矯正能力,正如河流在流動中有自我凈化功能一樣,但幼小時期的不良影響,卻不可等閑視之。一個習慣良好的孩子,他在成長的道路上,會減少很多羈絆,尤其是內(nèi)心的矛盾與掙扎。
可是,有幾位家長有這樣的眼光去明白呢?多少家長等著賺了大錢或者節(jié)衣縮食,為孩子找一所“名牌學校”,指望學校能將孩子教育好,而將家庭教育置于事外,這樣的教育現(xiàn)象,不知是學校的悲哀還是家庭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