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九月,我們高高興興送走了一批大班的孩子們,帶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迎來了小二班的新生們。雖然事先做足了功課,如:家訪、研究家長們提供的家訪單、背誦孩子們的姓名…..。想好了一些應對的舉措,如:準備好了有趣的故事、游戲,讓孩子稱呼老師的小名增添親切感……,但心中仍然是沒有底氣。孩子們會喜歡我嗎?會不會因為哭鬧出現“黃河大合唱”的場面?入廁、吃飯、午睡會乖嗎?上課、游戲會聽指揮嗎?……一系列的問題縈繞在我們的心頭……值得欣慰的是付出了總有收獲的,我們打造的溫馨服務,提供老師的小名“a老師”“b老師”,一下子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使孩子們稱呼老師就像稱呼小伙伴,沒有了陌生、高度和距離,讓我們得以在很短的時間里走入孩子的心中,同時我們運用了故事、游戲等孩子喜聞樂見方式讓孩子們了解我們、喜歡我們,愛上幼兒園。一切的努力,我們得到了很好的回報,每天看著孩子們高高興興上幼兒園,讓我們很有成就感…..
孩子們從托班到小班是由嬰兒期向幼兒期的轉變,是一個跨越。因此在獨立生活能力上,對孩子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如會獨立入廁、獨立進餐……,而我們班的孩子們一開始還不能適應,需要我們耐心的幫助和指導。就拿入廁來說,托班都是用痰盂的,到了小班就沒有了痰盂,必須學會上廁,一開始有些孩子不能適應,上廁尿尿尿不出,就尿在褲子上,在我們和阿姨互相配合的指導下,孩子們終于學會了獨立入廁…….獨立進餐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一道難題,由于大人包辦太多,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有的孩子甚至還不會拿勺子,有的孩子這不吃那不吃挑食的厲害,還有的孩子咀嚼能力弱,飯菜含在嘴里吞咽不下……..因此,要幫助孩子恢復人類原始的本能,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是一項艱巨的“工程”。今后,我們將努力和家長密切配合,齊心協力糾正孩子的缺點,共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