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學會放手,學會自律
在閱讀這個案例之前,我們班監督孩子吃飯是老師的責任,每天吃飯的時候都要不停的來回說:“不要講話,小心米飯不要掉在桌子上,掉在地上,碗里的飯菜都要吃干凈……” 閱讀了《幼兒園一日活動教育細節69例》一書中“放手也是一種智慧”的一個小例子,我覺得很有道理,其實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相信孩子,對于一些力所能力的事,他們會自己做好的。于是,我和搭班老師商量,我們退居二線,讓孩子們自己監督自己。我們每組選一名小組長,每天輪換,組長的任務就是負責監督同組幼兒飯菜基本不倒,保持桌子地面干凈,不大聲聊天。另外誰第一個吃完,而且吃得干凈,就負責檢查吃完飯的幼兒碗里是否吃的干凈,不剩米粒。如果不吃干凈,就吃干凈了再來把碗放到固定的桶里。 小a是典型的一個例子,她是午餐習慣較差的一個孩子,在實施這個組長制監督之前,不管老師怎么說,她每次把飯菜掉桌子上,掉地上,然后用腳去踩,每次都會把湯打翻,然后用嘴去吸,她覺得很好玩,同組的小朋友看到,也會學她,所以每次他們那一組桌子上,地上都是最臟的。推行實施組長制第一天,我就讓小a做監督小組長。沒想到她的責任意識很強,吃飯時桌子上稍微有點飯菜,她立馬就把飯菜撿起來放到小盆子里,自己的桌面上也保持地干干凈凈,吃飯的速度也加快了。組長監督制已經實施快一個月了,我班的午餐習慣明顯改善了很多,現在很少聽見“老師,倒飯了;阿姨,湯打翻了”,每個小朋友的責任意識也逐漸提高了,每天都爭取第一個吃完,做小組長。 從這次的案例中,我發現老師要學會適當的放手,讓孩子做主人,讓他們去“當家”,說不定也別有一番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