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意外的精彩
有一次上課猜謎語。教材是從《幼兒謎語》上選的。三個謎語的謎面和謎底都寫在書上。而且,上課前我又經過一系列的準備,設計了自以為十分成熟的教案。果然,上課后,前兩個謎語的謎底幼兒很快就猜出來了,眼看教學任務已完成三分之二,我從心底里感到快慰。
開始猜第三個謎語了。我清晰地念了兩次謎面:“一個寶寶,圓頭圓腦。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輕,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打一個體育用品。”待幼兒充分考慮之后,我請四名幼兒回答謎底,他們都說是皮球。我很高興地問大家:“小朋友說得對不對?”“對!”
正當我準備出示實物時,誠誠小朋友忽然說:“老師,不是皮球。”我怔怔地看著誠誠,小朋友也都看著她。她站起來,小臉憋得紅紅的。我溫和地對她說:“那你說是什么?”“乒乓球。”我又問她:“為什么?”她說:“我媽媽給我買過一只圓頭圓腦的乒乓球,但沒給我買球拍。我常常用手拍乒乓球。輕輕拍,它跳得低,重重拍,它跳得高。”我忙問小朋友:“你們說,誠誠講得對嗎?”有的小朋友說:“對!”有的說:“是皮球,也可以說乒乓球。”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我真沒想到誠誠的回答竟把整節課推向了高潮。
等小朋友安靜下來后我說:“誠誠小朋友說得好,這個謎語可以猜成皮球,猜成乒乓球也對。老師今天只給小朋友帶來了皮球,沒帶乒乓球,下次一定補上……”。
課程結束了。老師們說這節課上得很精彩,氣氛活躍,處理突發事件也是妥當的。但我卻在想,我在備課時只預設未會有一種答案,沒想到課堂上會生成這樣另一種答案。看來這的確是生成給我帶來的 “意外的精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