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在細節中演繹精彩家教
三、養成良好的習慣
都說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我們家長感覺好的習慣對孩子的未來幫助很大,譬如學習上好的習慣比單純的分數有用,那如何培養好的習慣呢?我們家長嘗試了小紅旗,現在用的是家長和孩子自己對生活、學習分別打分,細分為吃飯、睡覺、看電視、做作業、檢查及預習等方面,然后取平均分,一段時間達到多少分,獎勵出去旅游或者買書,現在已經去過了常州恐龍圓、上海水族館、華西村、蘇州樂園等許多地方。當然去這些地方是開啟孩子視野和思維的世界,所謂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譬如我們和孩子約定放學到家先完成作業并且自己檢查,等待媽 媽或者爸爸檢查沒有大的問題后允許當天看半小時兒童節目的電視,家長發現的作業中的錯誤不是直接和孩子說答案錯了,應該是多少,不是簡單的、直接的告訴她,而是告訴她自己再檢查一下第幾大題,讓她自己去發現錯誤改正錯誤;控制小孩的零食和飲料,基本不吃油炸類的垃圾食品,吃飯時候我們家從不開電視,吃飯就是吃飯,大人首先自己不挑食揀食,吃完飯我們最后要看誰的碗里沒有吃干凈。我們就是從孩子定時睡覺、起床,做作業要認真快速,做完作業學會檢查,自己整理書包等細節入手督促孩子做好這些一件件說起來很瑣碎的小事情,但孩子正是在這些不經意的小事中養成習慣的
四、愛看書看好書
為了小孩的學習和閱讀,我們專門買了小學生的桌子和椅子,放在書房里,我們大人也比較喜歡看書,經常看書,有時候陪著女兒看些她喜歡的“格林童話”、“西游記”等書,這樣和她也有更多的語言可以交流。現在汪奕彤養成喜歡閱讀并能夠有選擇的讀書的習慣,每次去圖書館練習古箏,她總要在書店看書,有時候拉也拉不走,許多次我們叫她在買一本書和買一樣好吃東西選擇其一時,她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買書。同時,我給她訂了《小學生數學報》(低段)、《快樂語文》、《我們愛科學》、《看圖作文》等她自己選擇的一些書刊,這樣在她自己喜歡的基礎上,她的語言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說話的時候不經意間常冒出成語。
五、挫折和吃苦教育
中國有許多格言:“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讓小孩吃點苦或者受點挫折也許對她的成長更有利。
小孩說話最真實,有時候孩子回家會說媽 媽我們換個車子吧,誰家的汽車漂亮,有時候嫌學校的伙食比不上家里,有時候使小性子要買新的漂亮的衣服,有時候到超市要買這個那個,考試時候成績好沾沾自喜,考試不理想甚至連考卷也不拿出,吃不得批評。
現在我們家長有意識的讓孩子知道工作的艱辛、賺錢的不容易,知道人的生活中有痛苦和悲傷,挫折、失敗、困難總是與人結伴而行。
孩子的教育需要學校家長共同努力去完成,家長的教育是無法替代和選擇的重要一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從現在開始、從今天開始、從細節開始,在細節中去演繹自己精彩的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