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活動:水果在哪里
教材與學情分析:
《水果在哪里》這一音樂活動在“好吃的水果”這一主題活動中沒有被安排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但是這一活動能幫助幼兒以游戲的形式認出常見的水果,很好的鞏固主題目標。而這一主題的時間是幼兒入園2個月左右,孩子和教師間和同伴間都比原來更熟悉了,孩子也變得更大膽了,再結合他們熟悉的水果玩藏躲游戲,在游戲中無形的幫助孩子認識的更多的水果,更讓孩子和老師之間親密,孩子的能力也進一步得到加強。結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別,我將原教材的最后一句進行改動,對教材進行本土化的再設計。
附歌詞:蘋果,蘋果,你在哪里?我在這里,我在這里,你好啊!
學習目標及重難點
目標:
1、能迅速認出常見的水果。
2、借助圖片學習仿編歌曲,嘗試用對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3、大膽參加游戲,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難點:嘗試用對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教學準備:巧虎布偶一個 水果圖片 布置適合藏躲的場地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今天,我們這里來了一位客人,你們看是誰啊?
出示巧虎
巧虎可調皮了,今天他要和我們玩游戲了,小朋友閉上眼睛-------咦,巧虎不見了,我們把它叫出來了吧。
師:巧虎,巧虎,你在哪里?
呀,我一個人叫它不出來,小朋友幫我一起叫吧。
幼兒:巧虎,巧虎,你在哪里?
巧虎:我在這里,我在這里,你好啊!
設計意圖:開始環節用巧虎引出,讓孩子有熟悉感,孩子認同巧虎是調皮的,所以他們很自然幫老師一起叫巧虎出來,以這樣的孩子呼——巧虎應的情境中,為孩子在接下來的對唱做了很好的鋪墊。
幼兒預測:巧虎是幼兒非常熟悉喜歡的一動物形象,估計幼兒興趣會比較高,應該比較愿意幫助老師叫巧虎出來。幼兒的情緒應該能馬上調動起來。
二、學唱歌曲
(一)小朋友,我今天還帶來了我的朋友,是誰啊?——出示蘋果圖片。它也是個調皮寶寶,咦,蘋果怎么不見了?你們快幫我叫它回來吧。
幼兒“蘋果,蘋果,你在哪里?”
它怎么不出來啊,讓我來叫它出來:
教師范唱歌曲。
設計意圖:第二環節還是巧虎帶出,和第一環節銜接非常自然,通過教師的角色范唱,孩子又一次獲得對唱經驗,為師幼對唱做了鋪墊。
幼兒預測:巧虎帶來的朋友——蘋果,讓孩子接受的非常自然,因為有第一環節的找巧虎示范,孩子很容易用同樣的方法找蘋果,教師在蘋果不出來的情況下再來范唱,孩子的注意力最容易被吸引住,而且有了前面念歌詞的經驗,孩子應該能較快的記住旋律。
(二)我還帶來了香蕉,它就藏在我們邊上,快把它找出來吧。
師幼一起演唱第一句歌曲:香蕉,香蕉,你在哪里?
桃子(師):我在這里,我在這里,你好啊!
類似的方法找找其他水果。
設計意圖:第一句的師幼演唱就是讓幼兒逐步學會歌曲,第二句的教師單獨回答,為的是清楚的示范第二句歌詞,更為了讓幼兒學會對唱的形式。
幼兒預測:在唱第一種水果的時候,孩子由于不熟悉,可能不會唱也可能不敢唱,這種情況教師應該稍稍大聲的陪著孩子一起唱,在孩子熟悉后,教師可逐漸放輕聲唱,最后退出。
(三)出示水果圖片
巧虎還給我們帶來籮筐的水果,我們趕緊找一個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