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游戲:蜜蜂和熊
設計思路:音樂是一種藝術活動,非常注重幼兒感受和體驗的過程。在我國傳統的音樂教育觀念中,十分強調音樂教育中知識,技能的培養與傳授。我選擇這節活動的目的是想嘗試在以往地音樂活動中滲透《綱要》的新理念,促進幼兒音樂聽辨能力的提高。
本次音樂游戲,我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選擇了音樂形象鮮明、節奏感強、結構規整,有著動物典型節奏形象的短小的樂曲。首先通過ppt形象深入讓幼兒感知音樂歡快與緩慢,讓幼兒猜測是哪個小動物來到我們中間,讓孩子們知道節奏歡快的音樂代表的是蜜蜂,節奏緩慢些的代表小熊,并讓孩子們分別學學小蜜蜂是怎么飛的,小熊是怎么走路的。我又通過一個有趣經典的故事讓孩子們更加深刻地來理解角色與音樂的匹配。接下來的表演環節,我讓幼兒更直觀地通過游戲的形式、分角色表演、分別由我來扮演小熊,讓孩子們扮演小蜜蜂,聽清故事的背景音樂,什么時候是小熊出來散步,什么時候是小蜜蜂飛來了,什么時候是小蜜蜂蟄小熊,讓孩子們能對音樂與動物進行有效地匹配。并讓幼兒融入情境,在音樂游戲中感受快樂,表現美、創造美。最后一個環節,是講述故事的結尾,其實很多孩子對故事的結尾都充滿了期待,我通過拋給孩子們兩個問題,小熊偷蜂蜜對不對?小蜜蜂云蟄小熊對不對,讓孩子們更直觀地來理角故事的主旨,小蜜蜂和小熊能知錯就改,互相原諒,大家都做好朋友。以讓是我對本次活動設計的一些想法,如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專家領導、同行姐妹多多指點。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不同的風格,嘗試與動物進行匹配。
2、樂意用肢體表現不同動物形象,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有匹配表演和游戲
活動準備:《小蜜蜂》、《可愛的熊》、故事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感知音樂歡快與緩慢的特點
師:聽,在美麗的草地上,來了一個小動物,聽聽是誰來了?(播放小蜜蜂音樂)
幼兒猜想:小兔、小雞、小狗。
師:看看到底是誰來了,哦,原來是一群可愛的小蜜蜂。小蜜蜂是怎么飛的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蜜蜂飛來飛去的樣子吧!
師小結:這段音樂聽起來很歡快,就像小蜜蜂飛來飛去的樣子。
師:聽,誰又來了?(老師播放小熊音樂)
幼兒猜想:小熊、大象
師:看看到底是誰來了,哦,原來是一只可愛的小熊。小熊怎么走路的啊?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熊走路的樣子吧!
師小結:這段音樂聽起來節奏慢慢的,重重的,就好象是老虎、獅子、小熊來了。
小熊和小蜜蜂在一起,會發生什么事情呢?讓我們來聽一聽吧!
二、欣賞故事,感知音樂與故事角色的匹配。
1、播放課件,
師講述故事:(伴有小熊、蜜蜂的背景音樂)
一只小熊從草地那走來,走到一棵大樹旁,發現了一個蜂窩,這是誰的家呢?原來是小蜜蜂的家,辛勤的小蜜蜂又忙著去采蜜了。咦,是什么味道呀?小熊用鼻子聞了聞~~~啊!好香的蜂蜜啊,這只饞嘴的小熊趁蜜蜂采蜜去了,就爬到了大樹上,從樹洞里掏出一個蜂蜜罐,大口大口地偷吃了起來。正當它吃得高興的時候,嗡嗡嗡,嗡嗡嗡,蜜蜂飛回來了,它們看到小熊在偷吃蜂蜜可生氣啦,大聲喊到:“小熊、小熊,你干嘛偷吃我們的蜂蜜!”小熊可害怕了,以為小蜜蜂要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