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兒超市課程的實踐研究
在運動中孩子們自主選擇場地,自然就豐富了活動內容,使每個孩子選擇游戲內容的自由度加大了,可移動的運動器械在更大的空間范圍內幼兒自由搭配,發揮了它的潛在功能,在孩子對運動能力的不斷自我挑戰中,幼兒活動的自主性,靈活性、創造性不斷發展。
三、凸現因人而宜的指導方式
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每一個孩子得到充分的發展,因此,教學方式應當服務于幼兒的學習方式,二期課改突破了學科中心,以活動為起點呈現與兒童生活密切聯系的、終身發展的教育內容,并且凸現個別化教育,為順應幼兒不同的學習方式及需要提供靈活多樣的課程活動。如:天氣驟冷,草地上結了一些冰,引起了幾個孩子的興趣,有的說:這是玻璃,不能碰,手會出血的。有的說:這是冰,捏在手里冷冷的,我就抓住教育鍥機,組織感興趣的 幼兒進行冰的探索活動,讓幼兒在直接體驗中感受冰,孩子們驚奇的發現,捏住冰,小手有點疼,會有水出來,冰變小了。。。。。。
又如:在好吃的糖果活動中,我根據兩組幼兒不同的興趣點,發展水平,組織不同的活動,奧特曼隊進行巧克力分類,天線寶寶隊進行水果糖分類,孩子們在自己的興趣點,知識點上獲得發展。
在戶外運動中,我們根據孩子的不同情況,采取玩伴的身份,采取適宜的指導,如:采取游戲法、情景法等,進行最多的觀察,最少的指導,最大的幫助,教師將教育意圖隱藏在教育環境中,使活動貼近幼兒,讓幼兒產生“我是這個活動的創造者與發現者”,使孩子在不斷挑戰自我中積累運動經驗,發展運動能力。
一年來的實踐,我們走出了傾聽孩子,解讀孩子的第一步,也感受到了課程追隨兒童所帶來的無限教育生機,兒童是獨立的、發展著的個體,只有在自主活動的過程中,兒童才能體驗自身的存在與價值,更好的獲得發展,我們將在以后的實踐研究中繼續研讀孩子,關注孩子,不斷完善我們的超市課程,促進幼兒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