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兒的快樂午餐
俗話說:名以食為天。吃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而幼兒期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關鍵期,膳食營養必不可少,那孩子的午餐管理在幼兒園生活常規中就顯得格外重要。特別是小班孩子年齡小,自我服務能力弱,進餐時邊吃邊玩、挑食、吃飯撒飯粒的現象比較嚴重。如何有效、有序的組織幼兒的午餐活動,讓孩子在幼兒園愉快進餐、吃飽吃好,成了大家重點關注的問題。在平時生活學習實踐中,我針對孩子午餐這一環節,說說自己的一些小經驗:
一﹑餐前準備:
1.可以讓孩子們聽聽輕松優美的音樂,慢慢靜下心來,孩子們在輕松優美的音樂中會感受到一份安逸寧靜,心情會放松愉快,那自然會帶著愉快的心情進餐了。故事是孩子們較喜歡聽的,每次講故事孩子們都會安靜地坐在那兒認真的聽,所以在餐前講個小故事是不錯的選擇哦。
2.餐前的菜色介紹,在配班老師和阿姨分發飯菜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們看看今天我們吃什么:如紅紅的胡蘿卜,黑黑的木耳,綠綠的青菜,黃黃的玉米……借助視覺的沖擊讓孩子們對食物產生初步的興趣。看完后再讓孩子聞一聞菜的味道,可口美味的飯菜散發出來的香甜的氣味會大大增加起孩子們對飯菜的興趣,最后由帶班老師描述性的語言會大大渲染飯菜的美味程度,再說說各種菜的營養,吃了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更激發了孩子們想吃飯的欲望。
3.讓孩子們先放小椅子去座位,再去洗手間洗干凈小手出來拿毛巾,最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進餐,此環節要輪流進行,避免人多擁擠,過多等待,先洗完的孩子可先用餐,特別是冬天天氣冷,飯菜冷的快,分小組輪流會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二﹑快樂進餐:
1.提高總體吃飯效益:
(1)獎勵措施:進入午餐了,總有那么幾個孩子會不好好吃飯而跟其他孩子在玩耍嬉戲,竊竊私語,這樣我們老師肯定會為了讓班上幼兒吃飽吃好,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厭其煩地提醒幼兒:“別說話,好好吃”、“不要把飯粒撒在桌上”、“保持桌面的干凈”等等,那整個就餐室會一片緊張、嚴肅、壓抑。這樣真的好嗎?通過觀察,我發現班級的孩子都喜歡戴“高帽子” 一聲鼓勵、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贊美的動作就能使孩子有所改變,針對這一情況,我決定合理應用到午餐管理中。隨著孩子們對幼兒園生活的適應,他們開始追求大家對自己更多的肯定。我就利用這點,讓吃飯又快又干凈的孩子來當“小老師”,明天可以讓他幫忙分發小勺子,小點心,并得到一個大蘋果的貼紙,孩子們聽著這些獎勵,個個在心里盤算著,從他們的眼神、動作上,我知道孩子都想得到這些,那天孩子們的進餐有了很大進步,就連平時最慢的孩子,也在大口大口的吃著。一段時間下來,孩子們不僅吃飯速度提高了,而且桌上地上的飯粒也少了,真為他們的進步感到欣慰。這樣既能讓他們有愉快的心情進餐,又能加快速度,桌面地面也干凈許多了!
(2)創設“游戲化”的進餐情景:小班孩子的思維有明顯的擬人化特點,因此用游戲的形式孩子們能較快的接受并執行:我們可以跟孩子們玩捉迷藏的游戲,誰把飯菜都藏起來了,藏到自己的肚子里面了,老師都找不到;也可以聽聽誰的湯湯菜菜唱出的歌好聽,咕嚕咕嚕的喝湯聲音,把飯菜放進嘴巴里咀嚼發出的嘎吱嘎吱的聲音,孩子們會非常感興趣,因此也會樂意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