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兒的快樂午餐
2.個別情況個別對待
(1)有個別孩子挑食現象嚴重,在家已經養成了習慣,我不愛吃這個菜,不喜歡吃那個菜,還為自己挑食找各種理由:像我們班級里有個心心的孩子從不吃肉,我問他為什么不吃,他回答我說:我不是老虎,我不吃肉。還有琪琪在家也從不吃青菜,說青菜是給羊吃的,爸爸媽媽都拿他們沒辦法,這都是一些什么邏輯呀?孩子真的是童言無忌,誰說的肉是給老虎吃的,青菜是給羊吃的呢,再說平常我們幼兒園吃的較多就是肉和菜了,怎么能一點不吃呢,我打算一個個突破,慢慢讓他們嘗試著吃一點。今天著重盯著心心,跟他講肉的美味,吃肉對身體的好處,而且大家都愛吃肉,老師也吃肉,老師也不是老虎呀,他聽進去了,在我的引誘鼓勵下嘗了嘗,其實肉的味道蠻好的呀,漸漸地,心心在幼兒園愛吃肉了,在家也吃肉了,媽媽很高興,夸還是老師的話比較靈。另外一個琪琪:我好話說了一大推,她也不愿意吃青菜,我就讓她嘗了一小口,從她的為難無助的表情中我能看出來她是很不愿意吃的,沒關系,慢慢來,今天能吃一小口,就給予表揚,明天爭取能再多吃一口,以此循序漸進的努力,幫助個別挑食的孩子逐漸的克服不良習慣。
(2)但也不是每個孩子的挑食習慣都能這樣如愿以償的改過來的,有些孩子他不喜歡吃的食物你讓他吃了他反而吐了,就像昊昊,他吃海帶就不舒服了,有一次我哄著讓他吃了一口,結果把先前吃的飯菜都吐了出來,他天生就對海帶的味道敏感,真的吃不了,那也算了,像我們大人也總會有一些難以接受的食物吧。還有就是因身體不適胃口不佳的孩子也是情有可原,可以根據個別情況個別對待。
3.養成正確的用餐方法和坐姿:
(1)我們平常盛飯時會稍少一些,鼓勵孩子們能主動要求添飯,添菜,每次添飯孩子們都會有很大的自豪感,如我吃第二碗嘍!我今天吃了兩碗飯,增加了孩子們用餐的興趣和自信。
(2)讓孩子們能邊吃飯吃菜,邊喝湯,不把湯倒到飯里面。很多孩子在家就喜歡湯拌飯這樣吃,家長怕麻煩,特別是挑食的孩子,這樣吃飯快,其實這種吃法對腸胃是不好的,通過家園共育,現在我們基本都沒有湯拌飯吃的這種現象了。還有就是自己不要吃的飯菜不能舀到別人的碗里,剛開學總會有這樣的孩子,他怕老師說就偷偷的把自己不喜歡的飯菜給別的孩子吃。另外就是把骨頭等殘渣物放在桌子中間的小盤子里,避免亂扔。
(3)保持正確的坐姿,兩腳并攏,一手拿勺子一手扶盤子,吃飯把頭伸進去,小勺子平穩的舀進自己的嘴巴里,不把飯菜掉在地上和桌面上,盡量做到光盤行動,吃完后用自己的餐巾擦嘴巴后把自己的勺子,小碗,毛巾放到指定的位置,拿自己的杯子用溫開水漱口。
三﹑餐后活動:
餐后活動一般以自由活動為主,孩子們可以玩自己帶來的各種玩具、書籍,或者與自己的好朋友圍在一起做喜歡的游戲。而我們老師則需仔細觀察他們,適當的介入,以確;顒拥挠行蚝桶踩。 1.活動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餐后活動時,幼兒自由活動空間大了,但安全的責任也更大了,這就要求老師要保證每位幼兒在自己的視線內活動,既讓幼兒玩的開心,又能保證幼兒的安全。 2.活動盡可能豐富多彩: 孩子們的好奇心很強,喜歡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我們應該盡量讓餐后活動多樣化。比如帶孩子到戶外散步、讓孩子分享自己帶來的玩具、組織孩子到隔班教室講故事、欣賞有趣的動畫片等等。 3.選擇一些適宜的活動,但不要過于激烈,因為餐后不適宜進行激烈的活動,也為下一步午睡做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