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小班幼兒的科學興趣
我們所面對的孩子,是跨世紀高科技的接班人,如何讓這一代孩子具備較高的科技素質,成為創造人才,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新課題。提到科學活動,教師就會引發什么發明、火箭、宇宙……,這些是小班幼兒無法用已有的知識去理解的問題,很容易嚇住孩子。小班幼兒年齡小,生活經驗的積累少;注意力不夠穩定,易轉移,活動中情緒波動大,思維具體形象。如何讓小班幼兒對科學感興趣呢?科學始于好奇。幼兒天生的好奇心是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的基礎,是興趣的先導。小班幼兒教師若能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時時注意保護和發展幼兒的好奇心,就能夠激發小班幼兒探索周圍物質世界和學科學的興趣。充分利用小班幼兒內心的“我要學科學”的這份愿望,就能培養他們學科學的興趣和對科學的情感。
一、把握時機隨即教育,引導幼兒觀察。
在教學實踐中,往往出現教師從自己的經驗、興趣出發選擇內容,造成教師費了力,幼兒不感興趣的現象。小班幼兒活動范圍知識、經驗相對中大班幼兒要窄和貧乏,但他們對自己身邊有趣的內容最有好奇心,所以教師應積極引導幼兒去發現,將發生在身邊有趣的內容化成有趣的科學探索活動。
小班幼兒教師盡可能可利用以一切戶外機會,引導幼兒細致入微的觀察,鼓勵幼兒提出相關的科學問題。如組織幼兒開展踩影子的體育游戲,相信孩子們會玩得很開。這是孩子們突然發現影子沒有了,孩子們問:影子不見了,影子哪里去了呢?于是一個新的科學游戲生成了,孩子們在園內四處找影子。他們找到了小花、小草的的影子,他們都為自己的發現激動不已。當孩子們發現影子的形狀不同、高矮不等時疑惑了:為啥影子不一樣?對于以上問題教師可從光學成像原理加以解釋。孩子們會發現:科學對他們來說,竟如些神往。這樣在探索科學探索科學活動中孩子們都能提出許多問題,這不僅發揮他們的想像力,也培養了小班紀兒的科學興趣。
為了讓孩子們感悟科學現象,可設計用墨汁在水中作畫,用彩色顏料在水中作畫,幼兒手持牙簽醮墨和顏料在水中輕輕點劃,又持牙簽在自己頭上撓,再輕輕往水中一點,出現了油脂點,好不神奇!幼兒在操作中神態專注、欣喜、驚訝、興致勃勃,孩子們在操作中體驗到科學就在身邊。幼兒園科技教育必須充分研究幼兒的教學實踐經驗,用以在確定安的水平、類型和有限的內容,并在此基礎上確定活動的形式和方法。
二、創設環境,形成寬松的科學活動氛圍。
每個人都有創造的潛能,小班幼兒也不例外。作為教師應充分地把幼兒的潛能挖掘出來。為他們創設寬松、自由的環境。必須指出,寬松的心理環境也是幼兒無拘無束科學活動的前提。孩子們的好奇、好問得到了鼓勵,孩子們的探索和發展就得到了支持,孩子們的錯誤和失敗就得到了寬容和理解。在這樣輕松活潑的環境中,孩子們的創造精神就得到了良好的培養。
讓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大膽提出質疑,充分感受交談的樂趣,教師以平等的地位參與或鼓勵,為幼兒愉快地逐步引進科學的殿堂。小班幼兒教師要培養好小朋友的科學興趣,通過參觀種植園、飼養園、科學實驗室,培養了小班幼兒科學觀察技能,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積極參與的技能、使他們對科學活動感興趣。在季節特性較明顯的時候,經常組織幼兒到大自然中去認識自然、了解獲得科學知識。泥土是小班幼兒感興趣的自然物,然而泥土的特性他們卻很少感知。可帶領幼兒尋找泥土。讓孩子們觀察,通過摸、壓等方法感知土的柔軟度,當他們發現泥土是蚯蚓、小螞蟻的家時,會興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