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律動《猴子學樣》
活動目標:1.在熟悉故事的基礎上,嘗試學習輪流、模仿式的律動表演; 2.根據生活經驗創編符合情節、情緒的動作,體驗合作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1.經驗準備:活動前和幼兒看過動畫片,了解故事情節和角色。2.物質準備:圖譜、音樂(節選外國舞曲)。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回顧動畫片中主要情節,出示并理解圖譜。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圖譜,講解圖譜 ——為什么黃顏色貼這兒,綠顏色貼這兒呢?(猴子是綠色,爺爺是黃色;綠色代表猴子做動作,黃色代表爺爺做動作) ——接下來我們連起來講一遍,請聽 (教師邊指圖譜,邊有節奏的念自己編的兒歌)戴帽子的爺爺過猴山,調皮的猴子偷帽玩,爺爺真是很生氣,猴子跟著學生氣,爺爺開始動腦筋,猴子跟著動腦筋,轉起帽子丟地上(教師出示帽子圖片),大家一起搶帽子,搶來搶去沒搶著,爺爺想個好方法,拎起酒壺喝幾口,猴子跟著喝幾口,爺爺揮手跳起舞,猴子跟著學跳舞,轉個圈兒全醉倒(教師出示最后一幅圖片),爺爺撿起帽子一溜煙的跑。 ——好玩吧?還有一個更好玩的音樂,講的也是猴子學樣我們一起來聽聽。 (放音樂,教師用表情感染幼兒) ——音樂里有的地方是爺爺在做動作,有的地方是猴子在學動作,下面呢,我們一起來聽一下。 (放音樂,教師拿爺爺和猴子圖片,根據音樂指圖譜) ——你們都聽出來了嗎? 2.學習生氣的動作 ——小猴真調皮,偷偷拿了爺爺的帽子,爺爺怎么樣?(很生氣),來,讓我來來看看爺爺是不是真生氣。(指著一位幼兒)喲,爺爺的眉毛都糾起來了,(看著另一位幼兒)揮著拳頭,跺著腳(師幼一起做四下) ——爺爺生氣了,小猴在做什么呀?(看爺爺) 教師小結:爺爺在生氣的時候,小猴在看爺爺做動作,等爺爺做完停下來的時候,小猴再來學樣。我們試著聽著音樂試試看啊。小猴準備好沒有? (師幼和著音樂學第一段) ——你們學的真像,你們都認真看好我了。這呀就叫輪流做動作:爺爺先來,然后小猴再來做動作。3.創編生氣動作 ——假如你是這個生氣的爺爺,你會做什么動作? (學幼兒做生氣動作,熟悉節奏,做四次) ——請一位幼兒當爺爺跟音樂帶領大家做,提醒幼兒要看好爺爺。 4.講解動腦筋動作 ——教師指“問號圖片”,這是什么意思呀? ——一起創編各種動腦筋動作(做四次) 5.小猴子學爺爺生氣、動腦筋,還學了爺爺什么呀? ——喝酒、跳舞 ——師幼一起學習各種喝酒、跳舞的動作(每樣做四次)。 6.師幼一起表演生氣、動腦筋、喝酒、跳舞動作 ——講解表演要求:猴子先看爺爺,看完了再做動作。 ——教師講評,師幼再表演一次。 7.講解橙色的(搶帽子、一溜煙的跑)的圖片 ——為什么搶帽子的圖片要是橙色的?(一起做的) ——師幼一起做搶帽子動作。(引導幼兒搶到帽子趕緊跑回去,繼續看好看爺爺) 8.講解最后一幅圖片 ——師幼一起做“轉個圈兒全醉倒”的動作 9.再次完整做動作。欣賞、鞏固、記憶音樂和動作的匹配。 10.教師講評,再次完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