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活動:動物的尾巴(通用2篇)
中班活動:動物的尾巴 篇1
一、設計思路:
喜歡動物是孩子的天性,中班的孩子很喜歡接近小動物,和動物們交朋友。本周的主題是《在動物園里》,在上節課中我帶孩子們一起認識了動物的耳朵,孩子們通過對耳朵的認識,對動物尾巴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所以,我設計了這節活動,是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讓孩子在喜歡動物的基礎上,探索各種動物尾巴的特點,了解它們的尾巴的作用。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常見小動物尾巴的不同特征和用處。
2、萌發探究動物尾巴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
童易軟件、動物尾巴的表格、小動物圖片
四、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想一想,了解常見動物尾巴的不同特征。
(1)師:最近,我們一起認識了許多不同的動物。可是今天森林里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有一只小動物掉了一條尾巴,請你們猜猜看這是誰的尾巴?為什么?
(2)師:你們真厲害,猜出了這條尾巴是小松鼠的尾巴!可是森林里還有一些小動物也掉了尾巴,想請你們幫忙找一找。你覺得這條尾巴是誰的呢?為什么?這條尾巴像什么?(播放課件)
(3)、它們的尾巴一樣嗎?不一樣在哪里?
小結:原來動物們的尾巴形狀各不相同,有的大大的、有的長長的、有的短短的……
二)了解常見動物的尾巴有不同的用處
(1)師:我們剛才認識了那么多不同的尾巴,小鳥要來考考小朋友了,你知小鳥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如果小鳥沒有了尾巴,會怎么樣?請根據老師的這張表格來想一想猜一猜。(出示表格)
(2)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電腦小博士的正確答案。原來,小鳥的尾巴可以用來做方向盤,掌握飛行方向。(填表)
(3)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要來考考小朋友了,你知道它們尾巴的本領嗎?(出示動物圖片)
(4)、完成填表
(5)小結:原來動物的尾巴有的可以掌握方向,有的可以用來幫助逃跑,有的可以當成武器,有的可以當成被子,還有的可以用來趨趕蚊蠅……它們的尾巴有這么大的用處。
(6)師:哪些動物尾巴的作用是一樣的呢?原來有些小動物尾巴的作用是一樣的!
三)延伸
1、教師總結,引導幼兒要保護小動物。
2、老師這里還有很多小動物還沒找到自己的尾巴,請有興趣的小朋友在下午的活動中把它們的尾巴找出來。
五、活動自我反思:
動物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各種動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常會引發孩子們的探索興趣,在分享閱讀《尾巴》的活動中,幼兒表現出了極大興趣,幼兒對尾巴的外形特征已有所認識,但是對尾巴的作用卻不是很了解。為了讓幼兒更進一步的了解動物尾巴的作用,我設計了《動物的尾巴》這一科學活動。
活動中,我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我通過猜一猜的方法,讓孩子來猜一猜這是誰的尾巴,孩子們興趣很高。接下來我出示了多媒體課件與孩子們進行互動游戲,幼兒們通過幫小動物們找尾巴,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了尾巴的一些特征,這不僅培養了幼兒對局部事物的觀察力也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接著我嘗試了填表格的形式讓孩子了解尾巴的作用。由于孩子們對填表格的形式較少接觸,所以在活動的開始顯得較為陌生,但是孩子們填對了一種作用后,后面的過程都顯得興趣十足。
活動結束后,我發現多媒體技術在幼兒教育中應用,效果是非常好的。通過使用多媒體課件,首先增強了教學內容吸引力,激發了幼兒學習興趣。多媒體課件鮮艷的色彩、多變的動態畫面、聲音的配合,有效地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從而提高他們的興趣,對于某些知識性較強的內容還可以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聲音和圖像來實現,這樣就更易于幼兒掌握知識;其次增強了教學的互動性,加強了師生互動。良好的人機界面和交互功能使教學更像是游戲。通過在多媒體課件中提供良好的人機交互功能,可能使幼兒不僅能看到、聽到,更可以自己動手去參與教學過程。
在整個活動的執教過程中,自己覺得還是比較流暢的,當然也存在著不足: 1、第二環節“猜一猜”中的動物與第三環節中的動物可以設置成一樣的動物,這樣到第三環節的時候,幼兒就不會還是關注在“猜尾巴”上。2、活動填表的時候,可以為每個孩子準備一張表格讓孩子們嘗試著填一下。3、活動中的課件也不要依賴于童易軟件,可以自己制作。活動中缺少動物實物的圖片,可以讓孩子們看看真實動物的圖片,增加孩子們對動物尾巴的印象。在今后的活動中,課前一定要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吃透教材,預設好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在活動中老師拋出的問題,要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讓幼兒完整的表述自己的想法,不局限他們的答案,對于幼兒反饋給老師的信息不要草草了之,應該繼續追問下去,這樣才能激發幼兒更深層次的思考問題。
六、活動點評:
本次觀摩活動,根據《在動物園里》這一個主題,根據幼兒的興趣點開展了《動物的尾巴》這一個活動。
從整個活動來看,首先,有許多亮點的地方:1、老師活動前進行了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材料準備豐富。2、活動進行中,幼兒的興趣很高,對動物的尾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活動氣氛熱烈。
但是,整個活動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1、整個活動時間較長,第三環節中準備的動物過多。2、第二環節“猜一猜”中的動物與第三環節中的動物不一樣。3、活動中缺少幼兒的操作環節。
評課過程中,大家都針對這個活動,給出了不少的評價和建議。比如:1、第二環節“猜一猜”中的動物與第三環節中的動物可以設置成一樣的動物,這樣到第三環節的時候,幼兒就不會還是關注在“猜尾巴”上。2、活動填表的時候,可以為每個孩子準備一張表格讓孩子們嘗試著填一下。3、活動中的課件也不要依賴于童易軟件,可以自己制作。活動中缺少動物實物的圖片,可以讓孩子們看看真實動物的圖片,增加孩子們對動物尾巴的印象。
從整體上說,活動的開展能夠順利進行,增加了幼兒對動物尾巴的認識和理解。本次的觀摩活動討論熱烈,效果良好。
中班活動:動物的尾巴 篇2
活動背景:
在開展主題活動“在動物園里”時,孩子們收集了大量有關動物的資料,他們主動的學習,積極的研究。在探索中他們發現了動物的許多秘密。動物的尾巴引起了孩子們的關注,他們經常會問:“為什么動物都有尾巴?”“動物的尾巴是不是一樣的?”“動物沒有尾巴行嗎?”。孩子們對動物的尾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老師就發動孩子們收集有關的資料,做調查表,并設計了學習活動“動物的尾巴”,讓孩子們通過活動了解動物尾巴的不同特征,并能進行比較,大膽地表達對動物的喜愛。活動目標: 1、了解動物尾巴的不同特征,并能進行比較。
2、能較大膽地表達對動物的喜愛。
活動準備:調查表、動物書、動物操作材料和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交流分享
1、師:前幾天,我們在研究動物的尾巴,我們也收集了很多有關動物尾巴的資料,現在請你們來說說你研究的動物的尾巴象什么?它有什么用?
(幼兒根據自己的調查表大膽說)
如:幼兒根據調查表說這是什么動物,尾巴象什么,有什么用處等。(一位幼兒說好后請其他幼兒來補充)
2、師提問:還有哪位小朋友來補充的?對他的介紹有沒有問題?
小結:剛才,小朋友介紹了動物尾巴的用處,動物有了尾巴能保護自己,還能在大自然中更好的生活。動物尾巴真有用。
價值分析:通過大家的不同的交流方式,提高孩子的表達,了解動物尾巴的特征和用處,激發孩子對動物的興趣。
二、游戲“捉迷藏”
幼兒觀察課件(根據尾巴說出動物名等,教師隨機提問,從什么地方看出它是動物?你怎么知道它是動物?)
(幼兒說對后逐一顯示整個動物并結合兒歌)
如:幼兒根據金魚的尾巴說出是金魚后,讓幼兒念:金魚尾巴左右擺,游來游去多自在并做金魚游的動作。
金魚:金魚的尾巴左右擺,游來游去多自在。
牛:牛的尾巴來回擺,蒼蠅、蚊子不敢來。
猴子:小猴尾巴卷樹枝,倒著身子往下掛。
燕子:燕子尾巴像剪刀,飛行方向把握好。
狐貍:狐貍尾巴真不小,枕在頭下來睡覺。
袋鼠:袋鼠尾巴大又硬,就像一個小板凳。
壁虎:壁虎被敵人發現了,甩掉尾巴快逃跑。
小結:動物的尾巴有不同的用處,不同的動物他們的尾巴也不一樣,有的尾巴大,有的尾巴小;有的尾巴長,有的尾巴短;有的尾巴粗,有的尾巴細;有的尾巴光滑,有的尾巴毛茸茸。
價值分析:通過猜謎語和念兒歌,不僅引起孩子們的興趣,而且對動物尾巴的特征和用途有了更深的了解,對孩子的經驗有了再次的拓展和提升。
三、幫小動物找尾巴
1、 根據老師提供的材料幫動物找到相應的尾巴,并把尾巴貼在動物身上
2、 根據尾巴的不同給動物進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