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動物的尾巴
活動目標1.培養幼兒對動物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激發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2.通過認識幾種動物尾巴的形狀及用途,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3.知道動物尾巴的形狀和用途,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活動準備1.活動前熟悉兒歌《比尾巴》;2.課件;3.動物拼圖若干。活動過程一、以兒歌導入,激發幼兒對動物的興趣:1.兒歌《比尾巴》導入活動。2.引導幼兒說出動物都有一條不同的尾巴。二、看課件,欣賞故事,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探索的欲望。1.欣賞故事,看課件“小壁虎借尾巴”。2.討論故事中動物尾巴的形狀及用途,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1)壁虎的尾巴怎么斷的?它都向誰借尾巴了?(2)小魚的尾巴像什么?它為什么不借給小壁虎尾巴?(3)老牛的尾巴像什么?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為什么?(4)燕子的尾巴像什么?(5)通過提問,引導幼兒了解小壁虎的尾巴能“再生”。三、通過師生探討,初步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看課件)。1. 引導幼兒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幾種動物尾巴的形狀及用途。2.教育幼兒保護動物,愛護動物,培養對動物的情感。四、通過拼圖游戲,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五、聽配樂兒歌,師生共同模仿小動物走出活動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