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動物的尾巴》(精選12篇)
中班科學《動物的尾巴》 篇1
設計思路:
隨著兒童身心的發展,兒童對周圍環境充滿著好奇,他們總是不停地看、聽、摸、動。尤其是兒童生活周圍的小動物,對兒童有著強烈地吸引力。在一次“捉尾巴”的運動活動后,班里好多孩子都開始對動物的尾巴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有的孩子問:“陳老師,為什么小動物會有尾巴?”、“動物的尾巴為什么有些長有些短?”、“沒有尾巴小動物會怎么樣?”、,為了滿足孩子們的探索欲望,結合《指南》中所提到的:“中班幼兒已經能運用自己的感官去探索、去了解。他們常常喜歡刨根問底,不但要知道‘是什么’,而且還要探究‘為什么’”的年齡特點。我及時捕捉了孩子的興趣點,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希望通過“動物的尾巴”這個活動,使孩子們的好奇心得到滿足。在交流、欣賞、思考、討論的過程中,孩子會對動物尾巴的認識、逐步加深了解。同時,使孩子們的親近動物,喜愛動物的情感得到充分的流露,既滿足孩子探索動物尾巴的興趣需要,又為孩子們提供了探索動物奧妙的機會。
內容與要求:
1、知道幾種小動物尾巴的外形及作用。
2、學習細致觀察,萌發探索動物奧秘的愿望。
活動準備:
繩子一根,課件《蒼蠅借尾巴》,材料包《找尾巴》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師:(出示繩子)這是什么?像什么?
除了像、還像什么?(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大膽想象)
2、師:你們真聰明,想出了這么多。剛剛小朋友說像尾巴,動物有尾巴。哪些動物有尾巴呢?(幼兒發言)
尾巴都一樣嗎?(不一樣)
都是什么樣的?(有長的、短的、粗的、細的、)
3、小結:各種動物有著各種各樣不同的尾巴。
二、欣賞故事
1、完整欣賞故事。
l 師:今天陳老師就帶來一個關于尾巴的故事,一起來看看好嗎?
l 要求:誰去借尾巴了?
它像哪些小動物借了尾巴?
借到了嗎?
l 教師播放,幼兒欣賞。
2、故事教學。
師:誰去借尾巴了?(蒼蠅)
蒼蠅像誰借了尾巴?(小魚、啄木鳥、梅花鹿、狐貍、老黃牛、)
一共問幾個小動物借了尾巴?(五個)
借給他了嗎?(沒有)
為什么不借給它?(有用處)
有什么用處?(逐一動物回顧)
小結:原來動物的尾巴都有它們自己的本領,對小動物們很重要,是不能缺少的。
三、經驗遷移
1、(出示材料包),引導幼兒尋找尾巴。
師:瞧!這里的小動物和平時見過的有什么不一樣嗎?(沒有尾巴)接下來我們就來玩一個游戲,叫“找尾巴”。(師提出游戲要求)
2、幼兒操作體驗,教師巡回觀察引導。
3、個別幼兒分享:你幫哪些小動物找到了尾巴?說說它們的尾巴有什么用處?
四、延伸活動:
1、探索區:尾巴的秘密。
2、語言區:豐富材料中的小動物,結合幼兒自身經驗,續編故事《蒼蠅借尾巴》。
中班科學《動物的尾巴》 篇2
活動目標:
1、識別常見動物的尾巴,了解動物的尾巴具有的特殊作用。
2、能大膽、清楚地介紹尾巴的特點與作用。
活動準備:
1、童藝軟件之“動物尾巴”、“蒼蠅找尾巴”的課件。
找尾巴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找尾巴
(價值分析:了解動物尾巴的外形特征)
1、利用童藝軟件,玩找尾巴的游戲。
指導語:今天來了許多動物朋友,看!誰來了?它們怎么了?我們來幫它們找一找尾巴。
重點提問:
1)你幫誰找尾巴?
2)它的尾巴長什么樣?
2、個別操作。
指導語:還有很多動物,他們也找不到尾巴了,讓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觀察重點:
1、是否了解動物與其尾巴的特點,為動物找到正確的尾巴。
2、能否根據動物的習性到相應的場所尋找動物尾巴。
重點提問:這些動物找到自己的尾巴了嗎?它們的尾巴是怎么樣的?(邊操作邊交流。)
小結:動物們的尾巴各式各樣,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細,還有的像一把扇子!可真有趣呀!
二、故事《找尾巴》
(價值分析:了解動物尾巴的作用)
1、觀察封面,引起興趣。
重點提問:
1)又來了一位朋友,它是誰?它想干什么?
2)你怎么知道的?——符號、尾巴的圖片。
2、欣賞故事《找尾巴》。
重點提問:
1)蒼蠅向誰借尾巴?
2)它借到尾巴了嗎?
3)小動物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它?它們的尾巴有什么用?
3、小結:動物世界可真奇妙,動物的尾巴不僅長得各式各樣,而且還有不同的用途。有的能表示信號,就像梅花鹿的尾巴;有的能迷惑敵人,保護自己,就像小狐貍的尾巴;有的能驅趕蚊蟲,就像老黃牛的尾巴;有的能支撐身體,就像啄木鳥動物尾巴;還有的動物尾巴能使它前進,控制方向,就像小魚。
三、尾巴的本領
(價值分析:拓展經驗)
1、動物的尾巴有著不同的本領,那么除了故事里提到的本領,你們還知道尾巴的其他本領嗎?
2、小結:ppt動物尾巴的功能。
四、延伸
今天我們研究了很多動物的尾巴,老師準備了很多的報紙,請你們回教室利用這些報紙自己制作動物的尾巴,成功后告訴同伴你做了什么動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中班科學《動物的尾巴》 篇3
設計意圖:
幼兒對動物有著自然特殊的感情,他們喜歡小動物,樂意與小動物親近,喜歡翻閱動物的圖書,講動物的故事,在我們班的飼養角就飼養了許多金魚、小烏龜。一天有個孩子跑來說:“老師,我發現小烏龜也有尾巴。”好多幼兒馬上被他的話吸引爭先去看,并展開了討論:“我知道每種動物都有尾巴。”“為什么動物的尾巴有的長,有的短,形狀也不一樣呢?”從孩子們的七嘴八舌中,我看到了孩子們對動物尾巴的好奇,于是我及時捕捉了孩子們的“好奇心”,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動物的尾巴》。這一活動內容將科學、語言、健康相互融合、相互滲透,體現了新《綱要》對科學領域的要求。通過幼兒與同伴的交流和教師適當的引導,激發幼兒更大的好奇心,從而主動多種途徑探索并發現動物尾巴的功能。進一步讓幼兒了解各種小動物的特別之處,培養幼兒喜愛小動物,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觀察中比較了解動物尾巴的不同特征及作用。
2.激發幼兒探索動物尾巴奧秘的興趣,培養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感情。
3.在交流、分享中,大膽表達,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通過校信通這個網絡平臺請家長與幼兒共同搜集動物圖片,同時給幼兒講講常見動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2.教具準備:各種動物圖片(燕子、牛、魚、小壁虎)(尺寸16開)、自制磁性黑板背景圖(尺寸:與磁性黑板一樣大)、課件《小壁虎借尾巴》、小動物圖片(數量與班級幼兒數相等;尺寸5×8厘米)、自制動物尾巴(老虎、兔、馬、鼠)(數量與班級幼兒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玩“捉迷藏”猜謎游戲
出示樹林、小河背景圖,語言創設猜謎情境,引導幼兒根據樹林中動物們露出來的尾巴,猜出是哪種動物,鼓勵幼兒參加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師:快來看,這棵大樹后面有一條尾巴,這是誰的尾巴呢?
幼:這是小燕子的尾巴,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幼:我發現了牛的尾巴,牛的尾巴是細細長長的。
幼:這是魚的尾巴,因為魚的尾巴像扇子一樣。
幼:這是蛇的尾巴,我看見過蛇的尾巴是細細尖尖的。
幼:這不是蛇的尾巴,蛇沒有腳,這個上面露出腳趾來了。
師:這位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這不是蛇,它是一只小壁虎,小朋友們在生活當中很少見到它,所以不認識。夏天的時候小壁虎經常出現在墻角里,捉蚊子吃。你們知道樹林中的這些動物尾巴的作用嗎?
幼:我知道,牛的尾巴是用來趕身上的蚊子和蒼蠅的。
幼:魚的尾巴可以游泳。
……
師:每種動物的尾巴都有它自己的作用,小壁虎的尾巴作用很特別,你們想不想知道?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小壁虎借尾巴》這個故事,找找答案吧。
設計意圖:本環節特別采用幼兒喜愛的“猜謎”游戲來調動幼兒觀察的興趣,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吸引他們在觀察中、討論中了解動物尾巴的特征及作用。
二、欣賞故事,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
1.觀看課件“小壁虎借尾巴”。
2.討論故事中動物尾巴的形狀及用途,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師: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斷的?它都向誰借尾巴了?
幼: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斷的,它去向小魚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
師:小魚的尾巴像什么?它為什么不借給小壁虎尾巴?
幼:小魚的尾巴像扇子。
幼:小魚的尾巴像三角形。
幼:小魚的尾巴像鏟子。
幼:小魚姐姐說:“要用尾巴撥水”,所以它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師:老牛的尾巴像什么?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為什么?
幼:老牛的尾巴像繩子。
幼:老牛的尾巴像棍子。
幼:小壁虎沒有借到尾巴,因為牛伯伯說要用尾巴趕蒼蠅、蚊子。
師: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它的尾巴有什么本領?
幼: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它的尾巴可以掌握飛行的方向。
師:不只是小燕子的尾巴可以掌握方向,只要是鳥兒,它們的尾巴在飛行時都可以幫助拐彎兒,高興往哪兒飛,就往哪兒飛。
3.通過提問,引導幼兒了解小壁虎的尾巴能“再生”。
師:小壁虎沒有借到尾巴,回家后發現了什么?
幼:小壁虎發現自己長出一條新尾巴。
師:小壁虎的尾巴斷了,還會長出新的尾巴,這種現象叫“再生”,大自然中還有一些動物有再生能力,請小朋友回去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查查資料。
設計意圖:本環節運用課件這一生動形象的方式,讓幼兒形象地了解幾種動物尾巴的功能,有效的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激起幼兒探索動物尾巴奧秘的欲望。
三、拼圖游戲,幫助幼兒了解其它動物尾巴的特征及用途
1.取出動物拼圖材料,幼兒分組操作,幫助動物找到自己的尾巴,并將身體和尾巴拼貼在一起,把所拼動物的名字以及尾巴的作用說給周圍小朋友聽聽。
2.請幼兒說出所拼動物的名字,尾巴的形狀及用途。
師:你認識圖片上的動物嗎?請你說說它們的尾巴有什么本領?
幼:這是猴子,它的尾巴可以蕩秋千、鉤樹干、爬樹。
幼:我拼的是啄木鳥,它的尾巴像椅子,可以坐,還可以幫它飛行。
幼:這是小松鼠,它的尾巴像傘,可以當被子蓋在身上,還可以保持平衡。
……
師:我們一起來學學小松鼠從高處往下跳,看看有什么感覺?師引導幼兒從椅子上跳下,注意尋找感覺。
幼:我感覺跳下來麻麻的,有點痛。
幼:感覺要跌跟頭,站不穩。
師小結:因為我們沒有小松鼠的大尾巴,所以從高處跳下來會感到頭重腳輕。小動物們的尾巴作用真大,我們是小動物們的好朋友,應該愛護小動物,幫助小動物,保護它們,不傷害它們。
設計意圖:本環節先讓幼兒玩找尾巴拼圖游戲,讓幼兒能更多地了解其它動物尾巴的形狀、特征及用途。讓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學小松鼠跳,是為了進一步讓幼兒感受動物尾巴的重要性,用實踐得出真知,并對幼兒進行愛護小動物、保護小動物的教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把學知識和學做人有機地融合起來。
四、延伸活動:玩揪尾巴游戲
1.幼兒自由選擇事先準備好的各種尾巴,進一步鞏固對動物尾巴的認識。
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小動物的尾巴,請小朋友自由選擇一條尾巴,并把自己想象成相應的動物,進行即興表演。
師:我的尾巴最長,是大老虎的尾巴。(配動作表演)
幼:我的尾巴短,是可愛的小兔。(配動作表演)
幼:我的尾巴尖尖的,是老鼠的尾巴。(配動作表演)
幼:我的尾巴很大,像傘一樣,是松鼠。(配動作表演)
……
2.幼兒玩揪尾巴游戲,培養幼兒的奔跑和躲閃能力。
幼兒將選擇的尾巴插在腰間,四處跑,互相揪尾巴,看誰揪的尾巴最多。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先從教育目標方面來看:活動目標比較明確,恰當體現了“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知識技能,情感態度也在目標中體現。所選內容以及整個設計過程,符合新《綱要》精神,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活動過程緊緊圍繞著目標,環環相扣,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從活動過程來看,第一環節:以猜謎的形式導入活動,讓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說說是誰的尾巴、形狀等。在這過程中鼓勵幼兒說出不同答案和看法,給予每個幼兒充分展示的機會;第二個環節:用課件的形式調動幼兒觀察的興趣,生動形象地讓幼兒了解動物尾巴的功能,使幼兒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第三個環節:操作活動,完成拼圖游戲,引導幼兒動手又動腦。人有兩個寶,雙手和大腦,幼兒在用手用腦的過程中積極的探索認識了更多的動物以及它們尾巴的功能。科學活動不僅僅是傳授科學知識,更要緊的是在活動中培養幼兒擁有科學的素養,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一顆充滿好奇的心,一雙敢于嘗試的雙手,一個善于思考的大腦。這些科學素養的形成需要豐富的、有趣的形式吸引幼兒主動參與。
中班科學《動物的尾巴》 篇4
活動目標:1. 在跑、甩動的活動中提高動作的靈活性、協調性。2. 在游戲中鞏固對老虎尾巴功能的認識。3. 和爸爸合作玩游戲,提高陽剛之氣。活動準備:1. 物品的準備:老虎的尾巴11根(教師﹢幼兒);老虎的頭飾11個(虎媽媽1個,虎娃娃10個)、兔子的頭飾6個(兔爸爸1個,兔娃娃5個);小魔星1個;動物布絨玩具小兔子20個。2. 場地的準備:固定布置于活動場地上的有(從西往東按秩序放置):酒盒子上放有布絨兔子玩具各20個;山洞(3個)。3. 人員的準備:聯系好薛靜妍爸爸,活動前進行溝通交流。活動過程:活動一:導入游戲。 1.在教室里做準備。老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跟你們玩一個《老虎尾巴本領大》的游戲,你們扮演虎娃娃,老師扮演虎媽媽,好嗎?”分發頭飾和尾巴,分別戴上頭飾、套上尾巴。2.帶幼兒走進活動場地。老師(虎媽媽):“孩子們,跟媽媽一起到外面去游戲咯!”。3.談話,組織幼兒做身體預熱活動。●老師(虎媽媽):“我的虎娃娃們真乖,能眼睛亮亮地看著媽媽呢,媽媽好愛你們,媽媽對你們的愛有這么長,媽媽對你們的愛有這么高,媽媽表揚你們這么棒,媽媽用尾巴跟你們的尾巴這么親,跟著媽媽甩一甩,甩得力度大一些:1234、5678,甩,甩,甩,甩。”●老師(虎媽媽):“孩子們,在大森林里,我們老虎的本領可大了,當發現敵人時,我們會撲上去,但是因為敵人也很狡猾,我們也會有撲空的時候,不過,沒關系,我們的尾巴會幫上大忙的:趕快用尾巴猛力地掃向對方,對方只要被我們掃中了,就會被牢牢地抓住的。孩子們,今天媽媽就帶你們來練習用尾巴捕獵物的本領,好嗎?”活動二:組織游戲。1.游戲一:掃打靜止的兔子。●導語:就在你們的前面,有一群小兔子正在睡覺呢,為了一下子能制服它們,你們得又快又準又有力地用尾巴去將這些小兔子掃下床,試一試,怎樣才能掃得又準又快又有力。●幼兒玩游戲,嘗試用尾巴擊掃酒盒上的兔子(玩具)。●評點游戲,邀請掃得又準又快又有力的幼兒做示范(如果效果不理想,教師隨機做示范)。●幼兒再次嘗試。●孩子們,快把你們捕到的獵物帶到媽媽身邊來吧!2.游戲二:掃打活動著的兔子。●導語:◆老師(虎媽媽):“孩子們長本領了,真好!媽媽還要考驗你們:媽媽給你們帶來了小魔星,小魔星,變變變,把女虎娃變成小兔子,等會兒小兔子回到山洞的家,當兔爸爸帶著你們這些小兔子出來玩耍時,我們老虎就趁機悄悄地去用尾巴掃打它們,只要掃到它們,就給抓回來,交給媽媽看管。小兔子在玩耍時,可要當心有老虎來侵犯,一旦發現有老虎來了,就得趕緊跳著回山洞的家躲起來。”◆爸爸(兔爸爸):“兔寶寶們,那里危險,快到爸爸的身邊來!寶寶們,看到了嗎?這里的山洞就是我們的家,爸爸帶你們就在家的附近玩一玩,一看到或者一聽到有老虎來了,我們就趕快跳著往山洞里躲,記住,一定要跳起來回山洞,要不然,爸爸以為你不是小兔,弄不好就不讓你進山洞了,那樣會很危險的。”◆老師(虎媽媽):“孩子們,如果小兔子躲回山洞了,你可千萬別再冒險硬用尾巴去掃了,因為弄不好它們用東西夾住你們的尾巴可就不得了了。”●師幼游戲:當兔爸爸帶領小兔子躲進山洞后,虎媽媽就把虎娃娃召集回來,當兔爸爸再帶領小兔子出來玩時,再去掃打,如此游戲反復2遍。●換角色開展游戲。●導語:◆老師:“小魔星,變變變,把男虎娃變成男兔娃。”(師請一男孩帶上小魔星給爸爸)◆爸爸:“小魔星,變變變,把女兔娃變成女虎娃。”●再次開展游戲2遍。活動三:結束活動。●導語:◆老師(虎媽媽):虎娃娃們,帶上我們豐盛的獵物跟媽媽回家了。(師帶上玩具簍跟幼兒回教室)爸爸(兔爸爸):兔寶寶們,這里的家不安全,跟爸爸一起把家搬到安全的地方去吧!(帶領幼兒搬月亮船回操場,即大型玩具的附近,然后交給保育老師收拾整理,爸爸帶幼兒回教室。)
中班科學《動物的尾巴》 篇5
活動目標:1、 識別常見動物的尾巴,了解動物的尾巴對動物具有的特殊的作用。2、 能仔細觀察,并樂于表達自己的發現。活動準備:課件:動物尾巴、蒼蠅找尾巴活動過程:一、猜猜這是什么——導入話題1、 重點提問:(1)這是什么?(2)有哪些動物有尾巴?2、小結:許多動物都有尾巴,每種動物的尾巴都長得不一樣。二、找尾巴——了解動物尾巴的外形特征1、利用童藝軟件,玩找尾巴的游戲。2、重點提問:(1)你幫誰找尾巴?(2)它的尾巴長什么樣?3、小結:動物們的尾巴各式各樣,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細,有的粗,還有的像一把傘!可真有趣呀!三、故事《蒼蠅找尾巴》——了解動物尾巴的作用1、重點提問:(1)蒼蠅向誰借尾巴?(2)它借到尾巴了嗎?(3)小動物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它?它們的尾巴有什么用?2、小結:動物世界可真奇妙,動物的尾巴不僅長得各式各樣,而且還有不同的用途。有的動物尾巴能保持平衡,就像袋鼠;有的動物的尾巴能驅趕蚊蟲,就像老黃牛;有的動物尾巴能支撐身體,就像啄木鳥;還有的動物尾巴能使它前進,控制方向,就像小魚。四、我知道的動物尾巴的本領——拓展經驗1、你知道動物的尾巴還有哪些作用呢?活動建議:幼兒可以用廢舊報紙自己制作動物的尾巴;作品可以和相應的頭飾相配對,玩“找朋友”的游戲,進一步激發孩子對動物尾巴的探索興趣。
中班科學《動物的尾巴》 篇6
活動目標
1. 通過游戲、故事的形式,激發幼兒對動物尾巴的興趣,引導幼兒了解幾種動物尾巴的作用。
2. 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精神,并勇于提出問題。
3. 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 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 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動物形象5個及相應的尾巴,課件《小壁虎借尾巴》和幻燈片動物的尾巴(加錄音),標志,歌曲《誰的尾巴最好看》,尾巴道具若干,幼兒提前尋找動物尾巴的作用、學唱歌曲和游戲揪尾巴。
活動過程
1. 出示小壁虎,以動物的話語貫穿整節課。游戲:找尾巴(鹿、魚、松鼠、老虎、猴子)
師:你仔細看一看,發現了什么問題?他們身上少了什么?(少了尾巴)
沒了尾巴可不行,我們快幫他找一找吧!(找尾巴,貼尾巴)
2. 介紹小客人,幫助幼兒了解動物尾巴的作用,激發幼兒對尾巴的興趣。
師:他們是來比一比,誰的尾巴本領大。小朋友,你知道他們尾巴的作用嗎?(表揚)
還有哪些動物的尾巴有神奇的作用?(幼兒討論)
3.看幻燈片,動物尾巴大賽,進一步幫助幼兒了解動物尾巴的作用,并勇于提出問題。
師:還有一些動物也跑來湊熱鬧,聽聽他們說了些什么?
知道了這么多動物尾巴的知識,小朋友,有沒有什么不明白、不懂,或是想知道的地方,都可以講出來,大家可以一起想一想?
4.歌表演《誰的尾巴最好看》。
師:今天真高興,我們唱首歌吧。(表揚)
5.看課件《小壁虎借尾巴》,激發幼兒興趣,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精神。
師:尾巴那么重要,可萬一丟了該怎么辦?小壁虎想了個好辦法,去借一條尾巴,我們一起看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都向誰借尾巴了?他們說了些什么? 小壁虎說,他還向別人去借尾巴了,你們猜,小壁虎還向誰借尾巴了?他們說了些什么?(要求把話說完整,和別人不一樣)
6.帶頭飾續編表演《小壁虎借尾巴》。(老虎、鹿、松鼠┅┅)獎勵
7.游戲:揪尾巴
師:有尾巴多好啊,你們想不想嘗嘗有尾巴的滋味?老師這里就有一些尾巴,我們也帶上試一試。做游戲揪尾巴.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能夠培養幼兒傾聽愿意講述的習慣,讓幼兒掌握了一些常見動物尾巴的特征。但是有小部分幼兒在參與討論過程中不夠積極互動,今后還要在這方面多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
中班科學《動物的尾巴》 篇7
活動目標:
1.在猜猜、想想、找找、說說的過程中知道動物尾巴的各種功能
2.能夠仔細觀察并大膽想象。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提前了解一兩種常見的動物尾巴的功用
2.動物圖片
3.視頻:動物尾巴作用
4.幼兒操作卡
活動過程:
一、回憶游戲,激發興趣
二、觀察動物尾巴的特征
1、師:動物身上都有一條尾巴,它們的尾巴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來看一看。
2、出示一些動物圖片,觀察尾巴特征
3、教師
師:動物的尾巴有的粗有的細,有的長有的短,還有的上面有不同的圖案,這么神奇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4、個別幼兒猜猜
三、了解動物尾巴的特征
1、播放錄像,了解尾巴的作用
2、提問
你看到了什么動物?它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3.個別幼兒說說
4、教師
原來動物的.尾巴有不同的作用,有的可以保持平衡,有的可以掌握方向,有的可以用逃跑,還有的可以用來報警、儲存脂肪……它們的尾巴用處真大。
5、拓展思維
師:你還知道其他動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嗎?
四、游戲:找尾巴
1、講解游戲要求
2、幼兒尋找動物朋友的尾巴
3、個別幼兒上前介紹
師:你給動物朋友找到尾巴了嗎?它的尾巴是怎樣的?有什么作用?
中班科學《動物的尾巴》 篇8
活動目標:
1.同伴交流自己對動物尾巴的認識,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和特殊用途,感知動物的多樣性。
2.了解動物的興趣和愿望。
活動準備:
1.不同特征的動物尾巴圖片若干(如水牛、狐貍、小兔、孔雀、蛇等)。
2.幼兒用書:《小兔借尾巴》。
活動過程:
(一)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小兔借尾巴》,引發幼兒對動物尾巴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看,這是誰呀?(小兔)。看,小兔長得什么樣啊,小兔的尾巴是怎么樣的?(短短的尾巴)你覺得可愛嗎?可是小兔卻對自己的尾巴不滿意,你們想知道為什么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教師根據故事內容,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小朋友們聽到了什么呀?聽到了誰?故事中的小兔都向誰借尾巴的?它借到沒有?那小動物們是怎么說的?(三種不同的形式提問:一、聽到了誰,問誰借?二、除了這個還有誰?三、出示圖片再問)小兔需不需要向別人借尾巴呢?為什么?
教師小結:小動物的尾巴都有各自不同的本領,都有自己特殊的'用途,不是其他動物可以替代的。
(三)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交流。
1.教師引導幼兒通過探索操作的形式來進一步掌握動物尾巴的作用。
教師:今天給小朋友準備了一張操作卡,上面有,他們的本領都會在旁邊,一會請小朋友來匹配。操作卡上的一條線是代表平衡,花朵是代表漂亮,你們在做之前要先看好動物后面的標記的意思。
2.幼兒操作,交代要求,教師巡回指導。
做好的幼兒可以和你旁邊的小朋友交流一下,看看都做對了沒有。
3.評價,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真棒,都給小動物找到了尾巴,還找到了他們尾巴的作用。
(四)老師引導幼兒欣賞動物的圖片。
教師:除了故事里的小動物,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的小動物,他們的尾巴也有不同的作用,你們知道嗎?老師在桌上為你們準備了一些圖片,我們一起找找、看看。看看,它們的尾巴一樣嗎?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你看到了哪些動物,他們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五)教師引發幼兒繼續探究動物的興趣。
教師:今天我們了解了動物們有趣的尾巴,動物朋友們還有哪些秘密呢?讓我們再去找一找,看一看!
活動延伸:
在科學區里和孩子一起探討其他動物的尾巴的不同之處。
中班科學《動物的尾巴》 篇9
設計背景
動物是受關注的,幼兒喜愛動物也是與生俱來的,而動物身上的奧秘則是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動物尾巴的特征”成了“找尾巴”活動的話題,我設計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傾聽、參與活動、愿意講述的習慣。
2、豐富幼兒的知識,讓幼兒知道許多小動物都有他們相應的尾巴。
3、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重點難點
掌握一些常見動物尾巴的特征
活動準備
動物絨玩具;老虎、松鼠、猴子、袋鼠、狗、貓等動物為把背景圖一幅;斷尾巴的動物及尾巴圖片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說一說。
1、用布遮住動物絨玩具的.身體,尾巴露出布外。
2、猜一猜,這是什么動物?你怎么知道的?猜對的小朋友讓小動物親一下。
3、 小結:動物尾巴的特征。
二、看一看,說一說。
1、出示動物尾巴背景圖,請你和旁邊小朋友說說,那些動物躲在里面?
2、請幼兒找出躲在里面的小動物是誰?并說你怎么知道的?
3、 小結:除了這些動物尾巴還有那些動物尾巴?
三、游戲:找尾巴。
此次活動能夠培養幼兒傾聽愿意講述的習慣,讓幼兒掌握了一些常見動物尾巴的特征。但是有小部分幼兒在參與討論過程中不夠積極互動,今后還要在這方面多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
中班語言教案《動物的尾巴》含反思這篇文章共1648字。
中班科學《動物的尾巴》 篇10
活動目標:
1、觀察發現幾種動物尾巴的不同形狀,簡單了解動物尾巴的作用。
2、在游戲活動中萌發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帶幼兒觀察了解身邊小動物的主要特征
2、物質準備:PPT課件動物的尾巴
活動過程:
一、 出示玩具,激發幼兒對動物的興趣
二、 觀察發現幾種動物尾巴的特征
播放PPT課件,提問:
1、(圖一)看看這些是什么小動物啊?看看他們的尾巴像什么?
(老牛的尾巴、袋鼠的尾巴、松鼠的尾巴、猴子的尾巴像什么?)
2、猜猜是什么動物的尾巴?(課件驗證)
三、 通過 “猜一猜”,了解不同動物尾巴的作用
1、提問:每一個動物的尾巴都有自己的用處,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幾種動物它的尾巴有什么用?(經驗分享)
2、結合課件學習了解幾種動物尾巴的作用
四、 通過拼圖游戲,鞏固對動物尾巴特征的認識。
1、找動物(燕子、牛、松鼠、猴子、袋鼠)進行尾巴的匹配。
要求:給這幾種動物找到和它匹配的尾巴
2、小結:小動物的尾巴作用真大,小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應該愛護小動物、幫助小動物。
教學反思:從今天幼兒的活動反應來看,這節課幼兒還是很感興趣的,活動一開始出示動物的一節尾巴讓幼兒發揮想象,說一說,就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幼兒很喜歡小動物,但對動物的了解、認識是比較淺的,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幼兒進一步去了解認識,是很好的。從幼兒的回答情況來看個別幼兒回答的比較獨特、新鮮,而大部分幼兒就似乎很缺乏見識。
中班科學《動物的尾巴》 篇11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的動物尾巴形狀不同,并初步感知尾巴的功能。
2、在活動過程中能培養幼兒仔細觀察和談論的能力。
3、激發幼兒對尾巴的興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PPT課件,操作材料學具。
經驗準備:有去動物園參觀小動物的經歷。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景、激發興趣。
師:今天呀,老師想帶你們去樹林里玩一玩,你們愿意嗎?看,真漂亮呀,樹林里有些什么呀?
二、觀察尾巴、感知不同。
1、捉迷藏:感知金魚、馬尾巴形狀的不同。
2、用分別先出示松鼠、孔雀身體的方法說說尾巴形狀。
3、小結:尾巴長在身體的后面,不同的動物尾巴不同。
三、操作游戲、鞏固知識。
1、操作要求:看一看,說一說,連一連。
2、幼兒操作材料連線。
3、小結:你們真棒,幫這些小動物們都找到了尾巴,小動物說要謝謝你們,小朋友,謝謝你們!
四、兒歌滲透、了解作用。
1、讓幼兒試述4種動物的尾巴的功能。
2、老師通過兒歌的形式來說一說這4種動物尾巴的功能。
3、小結:原來小動物不僅長著漂亮的尾巴,而且這些尾巴用處還真不小啊!
4、通過兒歌《尾巴的用處》加深幼兒對尾巴作用的了解。
五、延伸活動、拓展經驗。
中班科學《動物的尾巴》 篇12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能夠將重復對白進行復述。
2、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懂得與好朋友共同分享更快樂的道理。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故事PPT課件、小姑娘、小狗、小鳥、小羊、小猴頭飾。
經驗準備:幼兒在平時交流中會使用禮貌用語。
配套課件:中班語言公開課課件《金色的房子》PPT課件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引導幼兒說出重復的旁白。
難點:樂意與人交談,體驗與人分享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金色的房子》含PPT課件
二、出示PPT,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講到一半如小鳥說完后提問,你們猜猜小姑娘還會遇到誰)
1.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然后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房子里住著誰?(小姑娘)
(3)故事里還有誰?(小羊、小鳥、小狗和小猴)
(4)小動物們和小姑娘說了什么?小姑娘聽了心里的感受是怎樣的?
三、教師有感情地講述第二遍故事(邊講述邊出示PPT圖片,講到對話時出示頭飾讓幼兒說),然后提問:
分段講述
第一段提問:(1)小羊見了小姑娘的房子是怎么說的?(小姑娘,您早,您那金色的房子真好,紅的墻,綠的窗,金色的屋頂亮堂堂!)。
還有哪些動物也這么說?(小鳥,小狗,小猴)
那我們一起來說一遍。
(2)小姑娘聽了心里怎么樣?(真高興,并和小動物們在草地上一起唱歌跳舞)
第二段提問:
師:(1)小動物們有什么愿望呀?(想到小姑娘的金色房子里玩)
(2)那他們去了嗎?(沒有)
(3)為什么呀?(因為小姑娘不讓他們進)
(4)小姑娘為什么不愿意讓他們進房子里玩呢?(會把房子弄臟)
(5)小羊、小鳥、小狗和小猴都想到小姑娘的房子里玩,它們都是怎么說的呢?(小姑娘,讓我進去玩玩吧!)
(6)小姑娘是怎么說的呢?
(對小鳥說:不行,你撲棱撲棱地亂飛,會把我的房子弄臟的!)(對小狗說:不行,你汪汪汪地亂叫,會鬧得我睡不著覺的!)(對小猴和小羊說:那更不行,你們啪嗒啪嗒地亂跑,會把我家的地板踩壞的!)
師:老師來當小姑娘,小朋友當小動物,我們一起來復述一遍這段對話吧。
第三段提問:
(1)小姑娘一個人在房子里感覺怎么樣呀?(悶極了),那么房子的外面是怎樣的呢?她打開了窗戶看見(動物們在草地上玩得正熱鬧呢。)
(2)小姑娘出來后對小動物們說了什么?引導幼兒依次復述小動物是怎么回答她的。
教師小結:為什么小姑娘開始不讓小動物去房子里玩?
后面小姑娘為什么又邀請小動物去玩呢?
小姑娘不讓小動物們去房子里玩,那么她一個人在房子里快樂嗎?(不快樂)
小姑娘后來邀請小動物們到房子里玩,那么她們在房子里快樂嗎?(快樂極了)
回憶故事內容:播放故事錄音,加強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四、結束
分析小姑娘的`態度轉變的原因。體驗分享同伴的快樂而快樂。小朋友們要與同伴友好相處,懂得和大家分享才會更快樂!
小朋友,你們聽了《金色的房子》這個故事后快樂嗎?(快樂)那你們想不想跟同爸爸媽媽分享你們的快樂?(想)那我們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吧。
五、活動延伸
老師在表演區放了小動物的頭飾和音樂,等一下小朋友們可以表演故事《金色的房子》。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能夠培養幼兒傾聽愿意講述的習慣,讓幼兒掌握了一些常見動物尾巴的特征。但是有小部分幼兒在參與討論過程中不夠積極互動,今后還要在這方面多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