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活動:顏色魔法
活動設計背景
很多孩子由于某些顏色使用的不多或者沒有見過,說不準確顏色的名稱。為了糾正有些孩子錯誤的顏色認識,激發幼兒對顏色的興趣,我設計了這堂課。
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實驗,從而知道兩種顏色加到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
2、通過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記錄實驗結果。通過觀察不同顏色的產生培養幼兒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3、通過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實驗,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幼兒自己動手操作。
教學難點是幼兒自己觀察發現顏色變化。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每組三個透明的小缸,分別裝有紅、黃、藍色三種顏色及棉簽等;記錄材料每組一份,涂色紙若干;魔術師帽子。
情境準備:魔術天堂
經驗準備:認識顏色、熟悉葉子、橘子、茄子的顏色和及氣球的畫法。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以看魔術表演來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搖晃瓶子,變變變,請幼兒觀察。
教師揭開謎底,將藍色和黃色混合就會變成綠色。
教師詢問孩子們這個是怎么變的啊?
2、請幼兒動手操作,探索顏色的變化。
老師為每組準備了紅、黃、藍三種顏色,請你們隨便選兩種顏色混在一起調均,看看,藍和紅兩種顏色合在一起會變成什么顏色呢?黃和藍兩種顏色又會變成什么顏色呢?然后把你的操作記錄下來。
教師講解操作時注意事項:不能把顏料涂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操作,并注意引導幼兒記錄操作結果。
3、說說顏色的變化.
幼兒說一種,教師就出示一張調色卡。
紅+黃=橘黃
黃+藍=綠
紅+藍=紫
教師總結并教學生念兒歌:紅和黃手拉手,變出橘黃色畫橘子;
黃和藍手拉手,變出綠色畫葉子;
藍和紅手拉手,變成紫色畫茄子。
4、通過涂色游戲,發展幼兒對顏色的感知力。
我們來用顏色魔法來裝扮我們的教室吧。
最后把幼兒的作品粘貼在主題墻“我變的顏色”。
會變的顏色
顏色 + 顏色 我的猜想 探索結果
備課中基本是從中班的科學的教學目標出發,培養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顏色感興趣,通過自己的動手實踐來感知顏色的變化。
動手操作就體現了對幼兒主體性的尊重,讓孩子在動手的過程中發現顏色的變化,有適度的自由空間,通過自己發現和觀察顏色的變化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都得到自主發展。教師需要在孩子操作過程中注意孩子的安全。由于我是第一年參加工作在方面比較薄弱,還學要學習和補足幼兒的教學經驗,分析和總結孩子的學習說平和個性特征。我能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他們發現問題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爭取做到提供自己最小支持幫助孩子最大發展。在師幼活動方面,我會及時根據孩子們的表現調整教學,多鼓勵孩子,從孩子的角度出發。
整體上我的活動比較成功,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主動觀察顏色的變化,動手實踐。我的優勢是教態自然大方具有親和力,很容易和孩子們溝通。我的不足是課堂組織不能充分調動孩子的注意力一些調皮的孩子很容易說話,在今后的教學中多多總結反思課堂上對孩子的組織。
如果重新上,我會在鼓勵孩子們多說多做而不是自己說多孩子說的少。我的新想法就是孩子們自己動手來變魔法告訴老師,這些變出來的顏色可以畫出什么畫?在措辭上注意少一些限定詞多一些開放的話,鼓勵孩子們說出自己觀察的現象和大家分享,充分考慮到孩子們的主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