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活動《裝沙》
設計意圖:玩從來都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對玩沙有著濃厚的興趣,玩沙是我班孩子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每次一到玩沙池,孩子們蜂擁而上,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在玩沙的過程中,許多孩子從家中帶來了裝沙的工具,有大小不一的鏟子、沙桶、漏壺、看看孩子們帶來的工具,就知道他們對于沙流動的屬性認識不足。興趣是最好的驅動力,我想,抓住契機,讓孩子們在自主玩沙的過程中自然地了解沙的特性,通過自己的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沙的新鮮玩法,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讓幼兒在沙地里自由探索,自主操作,使整個活動體現(xiàn)一種玩中學,學中樂的氛圍。這樣的形式比在我們課堂上機械地講授更有意義,孩子能自主自動地受啟發(fā)受教育,也是最能體現(xiàn)教育價值。
活動目標:
1、 嘗試運用多種工具裝運沙子,體驗干沙流動的特點。
2、 在裝沙、玩沙的過程中,感知沙的多少、大小。
3、 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經(jīng)驗準備:
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搜集裝運沙子的工具,共同制作裝沙子需要的工具,如引導幼兒
用可樂瓶共同制作鏟沙的鏟子、小碗、杯子,尋找小車等。
2、 物質準備:
有孔的工具:漏勺、漏筐、漏斗等。
無孔的工具:大小兩種鏟子、碗、桶、杯等。
小車、小船、幼兒盛材料的塑料筐。
3、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問題墻:“你認為哪些工具可以很好得裝沙子?”
幼兒用繪畫的形式將自己搜集或制作的裝沙子的工具記錄下來,放在墻飾上做集體記錄。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引發(fā)興趣。
提問1、幼兒園的沙池里有很多小朋友玩時,我們也想玩沙,怎么辦?
2、你想用什么工具裝沙子,做一個新沙池?
二、 認識工具,嘗試操作。
1、 出示幼兒搜集和自制的裝沙工具。每個幼兒一個裝沙工具的筐子,其中有帶孔
的和不帶孔的工具,不帶孔的工具中又有大容器和小容器。每個幼兒還有一個盛沙子用的同等大小的塑料筐。
2、 引導幼兒充分嘗試每一樣工具,充分體驗每樣工具裝沙子的特點。
教師:每樣玩具你都試一試,看哪些玩具好用,哪些不好用。
(教師認真傾聽孩子們在裝沙中的語言表達,將幼兒零散的經(jīng)驗及時梳理和整合)
3、 請幼兒把漏沙的玩具與不漏沙的玩具進行分類。
4、 引導幼兒繼續(xù)裝沙子,體驗工具的大小與裝沙子的多少有關系。
教師:請小朋友用剩下的工具裝沙子,看看哪個玩具能裝很多的沙子。
三、 經(jīng)驗共享,分類提升。
1、 請幼兒用小推車將裝滿沙子的塑料筐推到小船邊,把沙子倒入小船,做成沙箱。
2、 集體討論:
教師:每個小朋友共推了幾車沙子,推得最多的是使用的什么工具?
教師:請小朋友將能裝很多沙子、搬運沙子時感覺很沉的玩具分出來。
3、 引導幼兒將工具按大小或搬運沙子的多少進行分類。
活動延伸:
活動后,教師引導幼兒將搬運沙子既多又快的工具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放在墻飾“這些工具裝沙子既多又快”的集體記錄中。同時,教師可引導幼兒對照前期的搜集和猜想,使幼兒在親自探索中建立大小、多少的科學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