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教案:有趣的塑料袋
“呀!是誰把塑料袋弄成這樣?”
“小朋友,我們該做些什么呢?”
(這個環節,在活動的開始創設了一個丟滿塑料袋的場面,通過實際的場景,讓幼兒很自然的進入了活動,也調動了孩子想辦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引導幼兒討論如何處理塑料袋,同時引出故事“塑料袋的心愿”。 (3分鐘;主要的教法:故事教學法)
提問: 1、“現在我們怎樣來處理這個塑料袋呢?” 2、“塑料袋一直有一個心愿,它想和小鳥一樣,穿上漂亮的衣服,飛上藍天,請小朋友動動腦筋,幫助它們實現這個愿望好不好?你有什么好辦法,讓塑料袋飛上藍天呢?”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
(在這個環節中,運用“塑料袋的心愿”這個故事,引導幼兒想象如何幫助塑料袋穿上漂亮的衣服,飛上藍天。引發幼兒關愛他人的情感并尊重幼兒的想法。在這個語言活動的環節中貫徹了綱要對語言活動的要求“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綱要.語言》)
(三)、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動手制作漂亮的塑料袋,探索讓塑料袋飛起來的方法。(16分鐘;主要的教法:操作法) “要求幼兒自由分組,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觀察同伴是怎樣完成的,或向同伴尋求幫助! (在本環節中通過為幼兒創設自主探究的空間和時間,讓幼兒親歷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活動中,教師能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加以引導:能力弱的可以繼續完成他的裝飾活動,中等能力的可以讓他們在追逐跑中尋求塑料袋高飛的辦法,能力強的可引導他嘗試不同質地的塑料袋,不同長短的線,使塑料袋飛起來會發生什么樣的不同情況。若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會尋找老師幫助,而教師可以把這樣的問題交給能力強的幼兒,建立積極有效的生生互動。教師對于幼兒創新的做法都要給予肯定!肮膭钣變河貌煌囆g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痹谔剿魉芰洗w的過程中,我們應讓幼兒在相互比較中自發的認識到跑的快塑料袋就會飛的高,塑料袋本身的質地,繩子的長短都會影響塑料袋的飛行。倡導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現代兒童學習方式(《綱要.幼兒的學習方式》。在孩子們操作探索的過程中我們還播放了《啤酒桶波爾卡》的音樂,營造了活動的氛圍,同時也是一種藝術的熏陶。)
(四)、引導幼兒認識塑料袋的不同玩法。(3分鐘;主要的教法:示范引導)
聽音樂想象塑料袋的不同表現方法。 如:飛飛飛,飛呀飛,飛到頭上變花結。
飛飛飛,飛呀飛,飛到嘴上變喇叭。 飛飛飛,飛呀飛,飛到屁股上變尾巴!瓗熒黄鹜娉錃獾乃芰洗。 (活動中幼兒的情況及評析 :幼兒在這一環節跟隨教師和音樂玩塑料袋情緒非常高漲,活動中有模仿有創新,為幼兒進一步的建構有關知識能力打下了基礎。) (五)、了解“限令”,增強環保意識。(1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