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噴水現象》
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噴水現象》 設計思路:
1、《綱要》指出:“科學活動的內容要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從身邊的事物入手!北净顒影咐齼热菀允【幗滩摹秶娝窞橹,通過內化,一課多研整合成適合我園幼兒發展的主題探究活動《有趣的噴水現象》,它以幼兒非常熟悉的水為活動載體,建立在幼兒的一定生活經驗之上,由淺入深地通過多個探究活動完成目標,孩子易于接受,樂于參與。
2、以“做中學”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從玩導入,按“提出問題—動手操作—表達與交流”設計本次活動流程;結合幼兒的認知特點,根據幼兒需要,生成若干個探究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水的流動性,探索同一個瓶子中上下兩孔的不同噴水現象,學習比較探究的方法。
2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能力。初步養成猜想與驗證并重的科學探究態度。
活動準備:
1、各種大小、外行不同的塑料瓶(瓶上面已經扎好兩個小孔。有用于第一次探索的奧必佳塑料瓶,有用于第二次探索的大小、外行不同的塑料瓶);大小筐、水盆、篩若干;防水圍裙(圍裙上別著小毛巾)、袖套若干;有用于記錄的紅點、記錄驗證表人手一份。
2、用于玩水的無針頭干凈注射器、眼藥水瓶、小水槍、小灑水壺、噴壺、塑料袋等玩水材料。
3、場景創設分操作區、分享區、展示區。
4、小助手的培養。
活動過程:
一、從玩水導入,發現噴水現象,激發興趣。
1、教師向幼兒呈現玩水材料,簡單引出玩水要求、任務,鼓勵幼兒自由探索、發現。
師:“你玩什么材料呀?發現了什么?這么多材料,你們每一種都玩玩吧!保ń處熤鹋柩惨暋⒂^察、并提出些建議——如對玩塑料袋幼兒的困惑——建議幼兒用回形針給塑料袋壁扎小孔;注重操作常規引導,提示幼兒在水盆中玩,以免水灑到地面,玩水時材料不能朝著小朋友。)
2、啟發幼兒交流分享各自的發現。
師:我們一起聽聽小朋友跟材料寶寶玩時發現了什么?
幼兒邊說(師呈現相關的材料并演示):我玩水槍,我這樣一摁開關,水槍前面就射出好多的水;老師,我玩塑料袋,先裝滿水,用回形針扎好多小孔,水就噴出來;我玩小塑料瓶(眼藥水瓶),這樣一捏,瓶子就吸了水,一捏,水就從瓶子里射出來了……
師:對,我們幫助水槍、眼藥水瓶、塑料袋、灑水壺、噴壺、奧必佳瓶子等材料寶寶喝飽了水以后,水會從它們的小孔里噴射出來,這就是有趣的噴水。
[反思:本環節在操作區進行,老師除著力于操作常規的引導外還盡力通過鼓勵、支持性語言及體態動作創設一種積極寬松、支持的氛圍,加上充分發揮小助手的小組管理帶動作用,為此,這個環節孩子玩得井然有序、且樂在其中,它為下一環節導入起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二、幼兒操作驗證
1、探索一《同一種材料——小奧必佳瓶子中上下兩孔的不同噴水現象》:
(1)提出問題,幼兒猜想
師(出示奧必佳瓶子):咦,誰來了?我是奧必佳瓶子寶寶,我的身上有兩個小孔,一個在上面叫上孔,一個在下面叫下孔,如果我喝飽了水,我的兩個小孔會噴水呢!不過我有個問題——我的兩個小孔噴的水一樣遠嗎?
幼:不一樣;一樣。
師:猜猜到底是哪個小孔的水噴得更遠?是上孔還是下孔?
幼:上孔;下孔。(多數幼兒認為上孔的水會噴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