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活動《好玩的洞洞》
設計意圖:
生活中,洞洞隨處可見,家里、學校、馬路上,自己的身上都會有,對孩子來說一點不陌生,孩子對他們其實是充滿著好奇和探索的欲望。為了滿足孩子的需要,讓他們用眼睛多觀察自己周圍的一些事物和現象,了解其用途,于是,我設計了這個活動。旨在通過活動的開展引起幼兒對周圍現象的興趣,提升幼兒對洞洞的認識。同時,激發幼兒的創造愿望,嘗試用身體變出洞洞,并體驗玩洞洞的樂趣。
活動目標:
一、尋找身邊的洞洞,知道其作用,能用適當的語言表達;
二、 能夠借助身體,探究出各種不同的洞洞;
三、體驗與同伴一起找洞洞、變洞洞的樂趣。
活動重點:
尋找身邊的洞洞,知道其作用。
活動難點:
借助身體探究各種不同的洞洞。
活動準備:
毛毛蟲、白紙、皮球
活動過程:
一、出示毛毛蟲,引出活動內容
教師:這是一只喜歡鉆洞洞的毛毛蟲,請小朋友用這張白紙為他鉆出一個洞洞來(請幼兒討論應該怎么做)
二、尋找自身及生活中的洞洞,了解其作用
1、尋找自己身上的洞洞
教師:我們也來玩個找洞洞的游戲,請大家先找找我們臉上有那些洞洞?他們有什么作用?
1)、尋找臉上的洞洞
2)、尋找身上的洞洞。
小結:其實,我們身上從頭到腳可以找到很多洞洞,這些洞洞有的大,有的小,都有用處。
2、尋找生活中的洞洞
教師:除了我們身上有洞洞,你在我們生活中有沒有發現過洞洞?他有什么作用?
三、借助身體,探究變出洞洞的方法
1、用小手變洞洞
“小手小手變變變,變出一個洞洞來,毛毛蟲,毛毛蟲,鉆鉆鉆”
2、用肢體變洞洞
“小手小腿變變變,變出一個洞洞來,皮球,皮球,鉆鉆鉆”
3、與他人合作變洞洞
四、延伸活動
發現生活中更多的洞洞及它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