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韻律活動:小花花和毛毛蟲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活潑、愉快的情緒,能夠初步理解歌詞的內容。
2、能夠用身體語言來表現小花和毛毛蟲的快樂。
3、在活動中積極創遍動作并能夠大膽在集體面前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毛毛蟲和小花的活動教具,毛毛蟲和小花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創設游戲情境,引起幼兒興趣,理解動詞“扭”。
1、教師出示毛毛蟲,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看誰來做客了?我們一起向它問聲好吧。
幼兒集體:毛毛蟲好!
(評析:活動的一開始,老師就運用親切的問好方式將活動中的主人公就引了出來,引起了孩子的興趣,十分適合小班的孩子。)
2、教師扭動毛毛蟲,幫助幼兒理解“扭”的意思。
教師:毛毛蟲還會跳舞呢,你們看!(教師活動教具并有節奏地朗誦歌詞:毛毛蟲,毛毛蟲,扭呀,扭呀,扭呀扭)它是怎么跳的?
(評析:教具的使用相當成功,吸引了所有的孩子,當老師說出扭的詞語的時候,有的孩子已經開始躍躍欲試了,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相接軌了,產生了一定的共鳴。)
3、教師引導幼兒做動作,理解“扭”的意思。
教師:你們愿意上來扭一扭嗎?
幼兒a:這樣的。(但是這個孩子上來之后顯得十分靦腆,于是老師就用手幫助孩子擴大身體的左右搖擺動作)
(評析:有的能力強的孩子已經能夠用自己的身體動作來表現扭了,但是由于是借班上課,膽子還不夠大,顯得有些膽小,但是老師的夸張表現是十分有效的,在不影響幼兒本身動作的基礎上,對動作進行了放大,幼兒看得比較清楚。)
4、理解扭的意思,創編不同的扭的動作。
教師:還可以怎么扭?
幼兒a:也可以這樣的。(一個幼兒用自己的身體畫著圓)
幼兒b:……(這個孩子沒有說話,但是舉手了,老師想了一個動作并征求她的意見,在征得同意之后教師和孩子一起在上面表演了)
幼兒c:……(這個孩子也積極舉手了,但是上來以后,貼在老師身上不肯表演,滿臉害羞的表情,教師提議和她一起演,她同意了,于是兩人一起合作表演了)
(評析: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大膽嘗試了在小班剛入園的幾周內就進行創編活動,收到的效果也是比較好的,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這個環節中充分給于了幼兒表現的空間,盡管有些孩子急于表現而不知道怎樣做的時候,教師及時給于幫助,沒有讓一個孩子錯過機會。)
(二)幼兒熟悉旋律,幫助幼兒理解歌曲第一段內容。
1.理解歌詞內容,教師有節奏朗誦歌詞。
教師:毛毛蟲會扭到哪里去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教師有節奏朗誦:毛毛蟲,毛毛蟲,扭呀,扭呀,扭呀扭,一扭扭到小花上。(下劃線的地方語氣強調加重)
2.教師出示小花,引導幼兒朗誦歌詞。
教師:毛毛蟲扭到什么上了?
幼兒:小花上。
教師:原來毛毛蟲扭到小花上了。(教師出示小花邊有節奏朗誦“一扭扭到小花上”)
教師:我們也來說一說。
3.幼兒跟老師完整朗誦第一段歌詞(幼兒跟旋律表演唱)
教師:這個故事好玩嗎?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吧!(教師邊操作活動毛毛蟲,邊有節奏朗誦第一段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