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風(精選7篇)
好玩的風 篇1
活動名稱: (小組)活動目標:l 培養(yǎng)探索精神,學習解決問題。l 享受和秋風一起玩的樂趣。l 學習制作風車。活動準備:l 親子制作一個風車l 電風吹、扇子、打氣筒、電風扇等幼兒可能想到的能 產生風的物品。l 印有風車圖樣的正方形紙、鐵釘、氣球棒等。活動指導:1、 出示一個風車,請幼兒說說怎樣不用手碰,就可以讓風車轉動,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并將自己的想法記錄在紙張上。(沒有記錄經驗的可設置大表由老師統(tǒng)一記錄)2、 幼兒拿出與父母一起制作的風車嘗試、驗證能夠使風車轉動的各種方法,并簡單記錄。3、 結合記錄表與幼兒一起總結能夠使風車轉動的方法。4、 到戶外比一比“誰的風車轉得快”并查找原因,總結出制作風車的要領。5、 老師發(fā)給幼兒印有風車圖樣的紙張,請幼兒按圖示的步驟與同伴(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幼兒)一起制作風車。6、 活動延伸:通知家長利用周末帶幼兒到戶外放風箏,進一步享受與秋風一起玩的樂趣。 附:實驗記錄表“怎樣使風車轉動起來”可能使風車轉動的方法 猜想 驗證
好玩的風 篇2
一、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圖形的對稱性。
2、理解對稱的含義,能正確的判斷圖形是否對稱。
3、根據提供的已有圖形,畫出與物體相對稱的另一半。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二、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操作紙(正方形、梯形、月牙形)、半個圖形的操作紙、剪
2、教師操作材料:正方形、梯形、月牙形
3、課件
三、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1、師:在一個王國里住著一位善良的公主,有一天王國里來了位可惡的巫師,她把公主關了起來,并設下了五道難關。人們都想去救公主,但都沒能闖過這些難關。小朋友,你們愿意闖難關來救出公主嗎?
(二)在探索、感知、判斷中理解對稱的含義。
第一關:找對稱的紅心
第二關:折一折
第三關:找對稱
第四、五關:畫對稱圖形
(三)制作對稱圖形
1、要求:這些禮物都只有另一半,誰能把它們變完整呢?
2、幼兒操作
(四)延伸
1、你們知道這個王國叫什么名字嗎?(對稱王國)
2、對稱王國里還有許多有趣的對稱圖形,我們下次再一起到對稱王國里玩一玩,好不好?
四、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已經基本完成,整個活動清晰流暢,能一步一步的引導幼兒理解對稱的含義,寓教于游戲中。活動中,我給予了孩子自己探索和實踐的空間,體現(xiàn)了孩子在活動中的地位。當然在一些小細節(jié)的處理上還需改進:
1、在幼兒用筆操作時,應當讓幼兒搬椅子上位,坐在小椅子上,這樣有助于孩子的操作。
2、第一關當中三個圖形應當有標記,這樣有利于孩子準確的找到。
3、操作時,第五關畫的圖形有點復雜,可以適當的改簡單一點。
好玩的風 篇3
一、設計思路
幼兒對玩沙有著濃厚的興趣,每次在沙地里玩起來總是樂此不疲。于是我們便抓住這一幼兒感興趣的課題,生成了此次系列探索活動。意在讓幼兒在玩沙的過程中自然地了解沙的特性,通過自己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沙的許多有趣的現(xiàn)象和變化,同時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合作的溫馨,并且獲得豐富的生活經驗。
二、活動目標
1、調動各種感官,運用對比的方法,感知沙子的特性。
2、通過玩沙活動激發(fā)探究的興趣,體驗探索的快樂。
3、了解沙和人類的關系,增強環(huán)保意識。
三、活動準備
1、各種玩沙工具以及輔助材料,各種篩子、干沙、濕沙、泥等。
2、各種顏色的沙子標本。
3、各種瓶子:塑料的、玻璃的、易拉罐等。
4、沙畫、畫紙、雙面膠、水彩顏料。
四、活動過程
活動一:細細的沙
1、請幼兒隨意玩沙,通過看、摸、吹、聞等來感知沙子的基本特征。
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歸納沙子的特性:細細的、軟軟的、一粒一粒的。
2、兩個幼兒為一組玩裝沙游戲:用篩子、水桶、鏟子、漏斗等想辦法使沙子流動起來,感知沙子流動的特性。
(自評:這個環(huán)節(jié),幼兒操作興趣很濃,他們一會兒把沙子放到漏斗里,一會兒把沙子放到小篩子上,觀察沙子在不同物品上的變化。幼兒描述說:沙子像水一樣流出來;漏斗孔太小,用手一捏沙子就可以很快地流下來;從篩子上流下來的沙子是碎沙子。)
活動二:有趣的沙
1、引導幼兒在盛水的杯子里放入沙子,用小棒攪一攪,并觀察有什么變化。(水變得有些渾濁,沙子沉在杯底,沙子變濕了。)
2、請幼兒在兩個一模一樣的、底部都有小孔的塑料瓶子里,分別裝上沙和土,然后倒入同樣的水,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裝土的瓶子里有少量的水流出,大部分被土吸收;裝沙的瓶子里,大部分水流出,只有很少的部分被吸收。)
(自評:幼兒有過鹽、糖能溶于水的經驗,以為沙也能溶于水,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了沙子不溶于水,只能吸收很少的水,而泥土吸水性很強。沙子吸水后,顏色變深了。)
3、引導幼兒觀察干沙和濕沙的不同。動手操作:干、濕沙的流動及可塑性。(幼兒操作比較后發(fā)現(xiàn):干沙的顏色淺,能流動,不可以塑造;濕沙的顏色深,不能流動,可以塑造。)
(自評:幼兒操作很投入,用濕沙做各種自己喜歡的造型,如坦克車、小花、小樹、生日蛋糕等。)
4、請幼兒將粗沙、細沙、干沙、濕沙分別裝入不同的容器里搖動,傾聽、比較發(fā)出的聲音。(沙的多少不同,聲音不同;容器相同,沙子不同,聲音不同;容器不同,沙子相同,聲音也不同……)
(自評:這個環(huán)節(jié)幼兒的興致特別高,他們反復用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分別裝入粗、細、干、濕不同的沙,搖一搖,聽一聽,再與同伴交流。幼兒發(fā)現(xiàn)了許多不同:同樣的沙子放在不同的容器里搖動,在易拉罐里發(fā)出的聲音最響,在玻璃瓶里最輕,而在塑料瓶里比在易拉罐里發(fā)出的輕,但比玻璃瓶里發(fā)出的要響。粗沙、細沙分別放在同一容器里,粗沙發(fā)出的聲音比細沙發(fā)出的聲音響,等等。孩子們描繪聲音也有聲有色:有時像小雨、有時像沙球……)
活動三:會變的沙
1、教師出示沙畫,激發(fā)幼兒制作沙畫的欲望。
2、請幼兒欣賞五顏六色的沙,讓幼兒感知沙子不僅有白沙、黃沙,還有紅沙、黑沙、紫沙等。
3、幼兒討論:“怎樣讓沙子變得五顏六色?”并動手在干沙里分別注入水彩顏料,使其變成各色彩沙。
4、幼兒自主合作制作沙畫。
5、沙畫展覽,請幼兒說一說制作沙畫的過程,分享其中的樂趣。
(自評:以上活動環(huán)節(jié),幼兒的情緒又進一步高漲,首先被五顏六色的沙畫深深吸引,然后又自己動手制作彩沙,再與同伴合作制作沙畫,盡情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合作的愉快。)
6、討論:“沙子越多越好嗎?”通過討論,讓幼兒了解沙塵暴現(xiàn)象,以及沙塵暴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懂得植樹造林的.作用,增強環(huán)保意識。
(自評: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幼兒萌發(fā)了環(huán)保意識,對沙子的探索興趣更加濃厚,為今后進一步探索打下了基礎。)
五、活動延伸
1、討論:“沙子能種植嗎?”
2、讓幼兒嘗試用沙土進行種植,鼓勵幼兒進行沙、沙土、泥土種植的比較實驗。
3、幼兒描述種植過程,分享其中的樂趣。
4、引導幼兒用記錄的方法比較沙土種植與泥土種植的生長速度。
六、效果自評
在“好玩的沙”這一系列活動中,教師運用了各種方法,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自主性,促進了幼兒積極參與探索活動。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和寬松的活動空間。在自由玩沙過程中,每個幼兒都積極動手動腦,神情投入,觀察細致,交流自然。整個活動,幼兒是在玩中學,試中學,做中學,想中學,議中學。在不斷地操作探究中充分體驗了成功的快樂,合作的樂趣。延伸活動“沙土種植”又使幼兒產生了新的興趣,又將生成新的活動內容。
好玩的風 篇4
一、設計意圖:
時常能夠看到孩子們在公園里撿起枯樹枝耍來耍去,學孫悟空練本領的情形,《綱要》中指出:“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fā)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靈活性”“教師應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fā)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本次游戲選用紙棍為游戲主材料:安全環(huán)保、堅固耐玩。讓孩子們充分想象并親自嘗試紙棍的各種玩法,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自主創(chuàng)造性及“紙棍”的一物多玩的功能。
從幼兒自由(或兩人合作)探索玩法—小組合作探索玩法,最后將玩法融會貫通進行競賽游戲。層層遞進由易到難,使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練習并提高基本動作的練習,鍛煉身體的協(xié)調性與靈敏性,在合作游戲的過程獲得游戲的樂趣。運用各種手段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使他們的思維得到充分發(fā)散,同時注重了合作能力的鍛煉和競爭意識的培養(yǎng)。
二、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方法玩紙棍,在一物多玩的活動中發(fā)展走、跑、跳等動作。
2、能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遵守游戲規(guī)則,鍛煉小組合作能力。
3、在一物多玩的活動中,體驗樂趣。
三、活動準備:
1、紙棍若干
2、輔助材料:報紙球、易拉罐、皮筋、啤酒桶積木、網球、鞋盒等
3、平整的空場地、音樂磁帶
四、活動過程:
(一)熱身:紙棍操
聽音樂,帶領幼兒利用紙棍進行熱身:活動脖子、腰背、手臂、腿部等各部位。
(二)一物多玩(重點):好玩的紙棍
自由探索
1、要求:與別人不一樣的方法去玩一玩!
2、集中交流:你(你們)是用什么方法玩紙棍的?請個別幼兒展示,適當玩玩別的方法。
分組合作
1、任務與要求: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合作玩紙棍,并遵守規(guī)則進行游戲。
2、幼兒活動,教師指導
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合作玩紙棍(如跳格子、過小橋、炸碉堡、開火車、鉆山洞、小馬跳等等),游戲中不擁擠,不碰撞注意安全。
3、集中:互相交流各組玩紙棍的方法(請小組長介紹)
4、再次活動(嘗試用其它小組的方法玩一玩)
比一比
1、選擇一種幼兒感興趣的紙棍的玩法進行比賽
2、幼兒進行練習
3、組織幼兒進行比賽,提醒幼兒方法正確、遵守規(guī)則進行比賽
4、集中交流比賽情況
(三)放松活動:放松腿、手臂、腳踝等部位,回活動室
好玩的風 篇5
好玩的風車
一、活動名稱:好玩的風車
二、活動由來:班上的一個小朋友把在家里制作的風車帶到了幼兒園,在戶外活動時這個能轉起來的玩具吸引了孩子們,戶外活動后,孩子們都要制作風車,并且還提議要進行風車比賽,為了滿足孩子們的需要,同時我考慮到利用這個教育契機來挖掘更大的教育價值,讓幼兒在制作風車、玩風車的過程中來進行探索,于是我們就開展了這個活動。
三、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發(fā)現(xiàn)風車轉得快的原因。
2.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積極地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四、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幼兒制作好的風車、紙、筆、展板等。
2.經驗準備:通過欣賞、制作風車,了解其結構。
五、活動過程:
8:10——9:00 活動區(qū)活動:幼兒制作風車
9:00——9:20 戶外活動:玩自制風車
9:20——9:50 室內集體教育活動:“好玩的風車”
(一)活動導入,引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引發(fā)幼兒回憶任務:風車怎樣做、怎樣玩才會轉得快。
(二)幼兒進行討論,風車怎樣才轉得快,并引導幼兒做簡單記錄。
在今天區(qū)域中制作風車、戶外玩自制風車的實踐活動后,進行討論:
第一風車怎樣制作會轉得快。第二,風車怎樣玩才轉得快。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風車轉得快的原因,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積極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三)展示幼兒的記錄。在教師引導下幼兒進行歸納總結風車轉得快的原因。
(四)延伸活動:根據大家討論的結果,對自己的風車從制作上進行修改,從玩法上進行調整。
點評:
《綱要》中明確指出科學領域的目標是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并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教師能夠根據大班幼兒好奇心強,思維活躍等特點,結合目標設計了本節(jié)教育活動。活動中能夠始終圍繞《綱要》科學活動的目標開展,幼兒在自由寬松的氛圍中獲得不同層次的發(fā)展,為幼兒提供一個充分探索和討論的空間,提供充分發(fā)表自己觀點的機會,體現(xiàn)了教師對幼兒興趣、經驗,原有水平等方面差異的尊重,讓每一個幼兒都有機會體驗成功,獲得自信。
在活動中教師能夠尊重幼兒的需要,善于調控教學過程。在滿足孩子生理需求的前提下,進行后續(xù)活動,教學活動留有一定的彈性空間。
教學內容的選擇貼近幼兒,在生活中讓幼兒運用感知經驗去主動建構新知識。活動氛圍輕松、自然,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幼兒在自由的實踐、探索、討論交流中共同學習,提升經驗,獲得不同層次的發(fā)展。
好玩的風 篇6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感知磁鐵磁力的特性。
2、體驗磁鐵相吸相斥的特性,激發(fā)幼兒對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量杯人手一份。
2、磁鐵人手3塊。
3、活動表格人手一份。
4、回形針若干,鐵盒一個,剪刀一把,橡皮一塊,光盤一張,透明的紙,彩紙各一張和泥工板一塊。
三、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提問:上次我們認識了好玩的磁鐵,磁鐵可以吸住那些東西?
(二)復習鞏固出示回形針,鐵盒,剪刀,橡皮,光盤,并在相應的表格中記錄,可以吸起來的打勾,不能吸起來的打岔。
教師小結:磁鐵的本領可真大!可以吸起這些鐵制品,幫助我們分辨鐵制品。
(三)隔物吸取
分別出示透明的紙,彩色紙和泥工板,請幼兒來吸一吸,磁鐵是否能夠隔著這些物品吸起鐵制品?
教師小結;原來,磁鐵隔著紙也能把鐵制品吸起來!
(四)操作實驗
提問:要是將鐵制品放入裝滿水的杯子里,鐵制品還能被吸起來嗎?
請幼兒進行操作實驗,在杯子的底部和四周吸一吸,看看水杯中的回形針是否能被磁鐵吸起來。
教師小結:磁鐵隔著玻璃杯和水依然能把鐵制品吸起來。
(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出示粘有磁鐵的小車,和一塊磁鐵請幼兒猜一猜小車能否被吸過來?
小車沒有被吸過來,為什么呢?(引起幼兒興趣)
出示磁鐵,一面粘有男孩,一面粘有女孩。請小朋友試一試誰和誰可以吸起來,并記錄在表格里。
現(xiàn)在你們知道為什么小車沒有被吸過來了嗎?
教師小結:相同的兩面磁鐵不能吸住,不同的兩面可以吸住。
(六)活動延伸:請小朋友用磁鐵的本領來幫助小瓢蟲找回家的路。
好玩的風 篇7
一、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磁鐵的特性,激發(fā)幼兒對磁鐵的興趣。
2、在操作活動中了解磁鐵的特性,幫助幼兒形成主動探究的意識。
3、在實際的主動探究活動中幼兒感受探究的快樂,學會交流實驗結果,通過記錄合作學習簡單評價并在評價中體驗成功的愉快。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二、重點難點:
在游戲中幼兒主動發(fā)現(xiàn)磁鐵的特性,在操作實驗中積極探索磁鐵的秘密。
三、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自制釣魚竿,魚鉤(別針)有磁鐵的小魚若干條狀或馬蹄形磁鐵每人一個森林背景圖片,黑貓警長圖片,有磁鐵的小貓和老鼠圖片各兩張,磁性黑板兩塊。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了解有關磁鐵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的相關知識。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發(fā)現(xiàn)磁鐵
1、游戲:小貓釣魚,老師扮演貓媽媽,幼兒當小貓,跟媽媽一起去釣魚。
2、討論:為什么有些頑皮的小魚總是釣不上來呢?你們看看釣上來的小魚,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這條魚和你釣到的魚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小貓都釣到了魚,媽媽卻釣不到魚?
3、小結:只有身上有磁鐵的魚才能被釣上來,因為磁鐵能吸住別針做的鐵魚鉤。
4、表揚幼兒的發(fā)現(xiàn),肯定幼兒的觀察。
5、請幼兒把釣到的魚放在磁性黑板上的草地背景圖片上,進一步感受磁鐵的特性。磁鐵做的小魚能吸在黑板上不會掉下來。
(二)基本部分:認識磁鐵
1、老師:磁鐵能吸住鐵做的別針,能吸住黑板,還能吸住那些東西呢?
出示各種不同材質的實驗操作材料,介紹給幼兒。
2、老師:請幼兒拿出磁鐵,觀察磁鐵的外形,顏色,擺弄磁鐵,感受磁鐵的特點。
簡單介紹有關磁鐵的科學知識。
3、老師提供每組一份相同的操作材料,請幼兒動手操作,試一試那些東西可以被磁鐵吸起來。
4、請幼兒分組交流實驗操作結果,并做好實驗記錄,推選出小組代表在全體幼兒面前介紹本組的實驗結果。
5、老師巡回了解幼兒的實驗過程中,鼓勵幼兒大膽動手實驗,及時肯定幼兒的探索發(fā)現(xiàn)。6、請小組推薦的幼兒代表在集體面前宣布自己的實驗結果,學會評價自己和同伴的實驗結果。
6、小結:磁鐵的本領真大,只要是鐵做的東西都能被磁鐵吸住。
7、老師引導幼兒了解磁鐵在人們實際生活中的運用,通過提問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鐵。
8、小結:磁鐵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比如塑料文具盒上的蓋子,門吸,媽媽的錢包上的磁鐵扣活動室里的黑板上的磁扣都用到了磁鐵的本領。
老師啟發(fā)幼兒在生活中繼續(xù)積極觀察了解磁鐵的運用,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三)發(fā)展部分:探究磁鐵
1、科學游戲:小貓抓老鼠
老師扮演的貓媽媽接到了黑貓警長的求助電話,森林里出現(xiàn)了一只很狡猾的老鼠,小貓警長怎么抓也抓不住,小貓們,你們能幫幫它們嗎?
2、老師演示分別用磁鐵的相同兩極做成的小貓和老鼠圖片,由于磁鐵相同兩級相互排斥,所以小貓無法抓住老鼠。
3、請個別幼兒上來,探索怎樣才能抓住老鼠。
4、老師啟發(fā)幼兒運用磁鐵的秘密,抓住老鼠。
5、幼兒發(fā)現(xiàn)將小貓身上的磁鐵換一個方向就能抓住老鼠,是因為兩塊磁鐵的不同兩極就能相互吸引。
6、請全班幼兒一起動手操作,感受抓住老鼠的快樂,發(fā)現(xiàn)磁鐵兩極的秘密,體驗科學的神奇。
7、認識磁鐵的兩極:
讓幼兒觀看磁鐵,拿磁鐵兩人一組,相互吸一吸,看看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幼兒進行新的探索。老師提問:相互吸一吸后,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什么感覺?幼兒自由回答。
老師小結:
磁鐵有兩個極,在磁鐵的兩端有字母表示。n表示北極,s表示南極。當兩塊磁鐵相同的兩級相遇時,是相互排斥的;兩塊磁鐵不同的兩級相遇時,是可以吸住的,再次讓幼兒試驗,老師也同時操作。
啟發(fā)幼兒和老師一起創(chuàng)編兒歌:相同兩極扭扭頭,不同兩極牽牽手。幼兒邊兩人一組操作游戲邊念兒歌。
(四)結束部分:
1、老師:小貓咪們,今天玩得開心嗎?今天我們跟磁鐵玩了很多游戲,現(xiàn)在小磁鐵玩累了,要休息了。
2、你們肚子餓了嗎?那我們就把自己釣到的魚帶回家,媽媽給你們做鮮美的魚湯喝,好嗎?
3、老師帶領幼兒離開活動場地,取下黑板上的小魚,活動結束。
五、活動延伸:
1、啟發(fā)幼兒進一步了解磁鐵的特性,比如磁鐵的磁力具有穿透性,可以透過物體吸住鐵做的東西。
2、在區(qū)域活動中,讓幼兒探索了解磁鐵的不同部位磁力是不同的,一塊磁鐵的兩極的磁力最強。
3、在家園聯(lián)系欄中,鼓勵幼兒和家長進一步了解磁鐵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比如磁性玩具,磁懸浮列車,磁性水杯,廣泛認識到磁鐵的特性為人類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
六、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中,我和孩子們一起體驗了磁鐵的神奇,通過幼兒感興趣的釣魚,玩磁鐵,抓老鼠,完全讓幼兒感受到了做一只能干的小貓是多么棒!在活動進行之中,我始終以幼兒在前,讓孩子們在一系列的游戲,小實驗,探索發(fā)現(xiàn)活動中,主動傾聽;獨立思考;分享合作;大膽表達。他們發(fā)現(xiàn)了磁鐵的本領,感受了磁鐵的神奇力量,探索了磁鐵的秘密。孩子們覺得,科學不再是枯燥嚴肅的說教,變成了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經驗。在與老師的交流,與同伴的合作,與集體互動的表現(xiàn)中,充分發(fā)揮了幼兒學習,探究,觀察,發(fā)現(xiàn)的主動性,也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積極性。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始終情緒高漲,圍繞活動主題主動學習,與老師互相配合,動靜交替,很好的完成了活動的三個目標,讓孩子們學習科學有了一個快樂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