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改革管理機制,拓寬幼小銜接之路
(四)相互觀摩——建立生態化人際關系 在生態式教育的視野中,師幼關系是幼兒園人際生態的核心。融洽的師生關系在幼小銜接常重要,在學生的學習動機中,情感因素占很大比重,學生往往喜歡哪位老師就愛上那位教師的科目。學生高興的學與在幼小銜接中緒低落的學,效果會截然不同。 幼兒園與小學要定期組織幼小銜接研討會,互相觀摩教育活動,聽取教科研講座,以達到互相交流、互相促進、共同發展、共同提高的目的。用生態式教育理念指導開展幼小銜接工作,建立教師、家長、幼兒之問的平等和諧關系,為幼兒的終生發展奠定基礎。 此外.在日常工作中,教師應努力改變舊觀念.不以權威自居,消除師幼之間的對立和界限只有這樣,幼兒在教師幫助下才會變得更有自信、更有生機成為教室里的小主人,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和積極的探索者。 (五)學以致用——形成生態化教學形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幼兒園與小學在教學形式、方法、內容力求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各種方式的活動內容相互補充、相互影響,從而形成教學形式的生態化。 我們幼兒園借鑒了小學一些好的教學方法,如小組合作互動教學法,創造活動課,創造技法課.學法指導心理訓練等。讓幼兒園大班教師去模仿、嘗試,了解小學集體教學的一些做法,在班級中開展多種多樣的比賽,如“自編自演課本劇”“分角色朗讀”“讀文作畫”,增強幼兒課堂學習氣氛,培養熱愛學習的情感:在教學中縮小師生間的距離,使學生能情緒高漲地投入到學習和思考中。 同時,小學低年級教師借鑒幼兒園生成主題活動、區域游戲活動等教育手段,將教育任務在快樂中完成,使孩子的學習更能接近幼兒園教育。 (六)賞識幼兒——力求教育評價多元化 “人人是人才,賽馬不相馬”在幼小銜接中,采取鼓勵機制,以科學發展觀看待每個幼兒,尊重賞識每個孩子是我們追求的理念,幼兒能翻多大跟頭,就給幼兒搭建多大舞臺。在銜接中無論是幼兒園、小學還是家長、校長都是采用多元化參與評價,學會發現每個孩子的閃光點,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個孩子,賞識每個孩子的點滴成績,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要求進行不同評價。對優等牛鼓勵他們多探索、多創新,對后進生則是“低要求、多戰功”。 如:在幼兒園和小學采用代幣值的方式發放“金鑰匙”“小金星…‘小太陽”等鼓吶孩子。為幼兒創造“自我表現”“自我肯定”的機會,在家里家長和孩子每天對著鏡子說“我能行”“我真棒”幫助孩子樹立入小學學習的信心。 二、以培養適應能力為重點,縮短幼小銜接距離 國內外有關專家就幼小銜接做過調查后得出這樣的結論:一年級新生不適應小學生活的主要原因,不是孩子入學前在知識準備方面做得不好,而是在入學態度、情感反應和社會適應性方面缺少準備,造成了他們入學的障礙。 由此可見,幼兒園與小學的確存在一定的教育距離,所以,兩種教育機構應該相互靠攏、相互補充、相互聯系、相互融合、和諧成長,共同發展,減少幼小銜接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