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與素養 撐起考教的一片藍天
⑷“塑典型”制度。要想真正濃厚學科教研組的教研氛圍,最主要的是*那些“典型”的帶動作用,所以,我們一定要認真地發現典型、培養典型、塑造典型。
這些制度,有顯性的有隱性的,要真正落實,并不好量化。其真實想法是幫老師們做到目標具體,心中有數,也讓下面老師感受到我們在做實實在在的事。
3、規范“三優”競賽,激活比、學,趕、幫、超的教學教研氛圍。
“三優”競賽是教學工作的的重要環節,是豐富教研活動的重要內容,是提高教師業務能力的重要措施。我們不但一如既往的開展下去,而且我們要在組織管理上更規范,活動規模上更有氣勢。
⑴競賽的條件 :
師德水平高;課堂教學水平高;平時教學質量好;教學信息掌握好;教學經驗總結好。
⑵競賽的科目:
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政治、歷史、地理、生物、音樂、體育、美術、社會(思品)、自然、勞技、信息技術共十六科。
⑶競賽的時間:
凡是單年的十月至十一月為所有學科的優秀論文和優秀教案(優秀課件)競賽時間,十二月為各科專家組集中評審、通報時間;凡是雙年的九月底至十月初、三月底至四月初分別為前九科和后七科優質課的集中競賽時間。將優質課與論文等分年進行,既是想提高競賽質量,更是想減輕組織者和老師們的多種負擔。
⑷競賽的組織:
各學科先由學校組織全員參賽,然后選拔推薦各科的20%參加全縣舉辦的一年一次集中競賽。集中競賽時由教研中心成立競賽領導小組和各科專家組,然后由專家組集中評比,中心統一審批、統一通報、統一頒獎。
(注:設獎比例為:一等獎10%;二等獎30%;三等獎40%;優秀獎20%)
⑸競賽條件及方式:
a、論文、教案(課件)參賽者將參賽作品打印30份,并附一份個人資料。
b、優質課參賽者須向競賽領導小組交材料三份:教學經驗總結文章一篇、教改信息綜述一篇、當堂課的教案一份。
⑹教學方法的選擇:
a、參賽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或收集的教學信息自由選擇具有改革性的教學方法。
b、 從事教學實驗的教師,必須按照實驗教學的要求參加竟賽。
⑺競賽評價標準:
教學信息占15%,教師職業道德占5%,教學經驗占15%,平時教學質量占5%,競賽課占60%。
本制度從二00三年秋執行。
4、優化“二個”會議,充分發揮教研機構的權威作用。
⑴每年上半年的初考、中考復習備考會。
⑵每年下半年的教學研究會(含教學現場會)。
兩個會議須有申報、有計劃、有內容、有資料、有記載,要讓與會者體會到會議的必要性、嚴肅性、權威性、趣味性。
5、編好“一本”集子,提供一線教師最前沿的教學信息。
教研員每年應將自己的學習研究情況、一線教師的教學改革情況(文章、案例)等編輯成一本集子,發放到每一所學校甚至每一位教師手中,既讓老師們獲得最前沿的教學信息,也讓老師們彼此增加知名度。
(注:教研處最好能將各科的教學常規、每年全縣的教研成果等編輯成冊)
除了努力構建“五四三二一”工程外,我們將繼續做好試卷命制、成績統計、質量分析、教學建議……等常規工作。我們堅信,只要盡心盡力做好了這些事,我們將無愧于自己的職責,我們更不怕接受學校、老師的評議和監督。
㈡慎重確定幾所重點幫扶學校。
教研員除了遍地開花的常規視導外,我們覺得更重要的是苦心經營幾塊試驗田。所以,從本年開始,我們將在采納教育局“下鄉到高完小”的建議的基礎上,中小學各確定幾所重點幫扶學校。
1、九月上旬小學組分頭到各鄉鎮(主要是高完小)進行深入細致的調研,了解各校的薄弱環節,返回后集中匯總情況,便于視導時對癥下藥,然后確定1——2所重點幫扶學校。
2、中學組在以前掌握情況的基礎上,綜合學校意見,共同商議,確定1——2所重點學校。
凡經確定為重點幫扶的學校,各科教研員每學期必須蹲點3——5天,和老師同學們真正的生活在一起,親自下水,共同完成備、教、批、輔、考各個環節,讓學校、老師、學生都真正上一個新臺階。
㈢、盡快完畢“雙達標”驗收工作。
今秋將結束第一輪“雙達標”驗收工作,并做好總結、通報。
具體按排:
九月二十五日前:各校申報、中心審批。
十月至十二月 :邊常規視導,邊進行達標驗收。
二00四年元月 :統一通報、集中總結。
㈣、精心籌備課改前的諸多事宜。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浪潮已滾滾而來,它是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基礎教育質量而開展的一場波瀾壯闊的革命。根據市教育局的統一部署,我縣將在明年進行,故精心籌備課改前的諸多事宜是我們本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
現基本設想如下:
二00三年秋季學期:
1、自上而下高度重視,做好足夠的宣傳工作,營造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