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讓孩子們充滿自信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認為:“如果教育家要從多方面培養人,那么他首先應該在多方面了解學生。”在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教師只有全面了解了學生,特別是后進生,只要他們有了進步,那怕是一點點也要加以肯定,及時提出表揚,樹立自信,對他們存在的問題給予實事求是的評價,并誠懇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努力的方向,用真誠的愛心去拆除學生戒備心理的障礙物,融洽師生關系,才能培養好學生。有人說教育是一首詩,一首激情澎湃的詩;有人說教育是一幅畫,一幅色彩斑斕的畫;也有人說教育是一首歌,一首常唱常新的歌;而我覺得教育卻是一種特別的愛,這種愛不僅要灑向每一個孩子,更要灑向那些特別的孩子。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厭棄一個學生無異于毀壞一個學生。可見,教師的愛對于一個學生的成長起著何等重要的作用。記得美國心理學家蓋杰和伯令納在《教學心理學》一書中曾說過:“對于教師來說,表揚是最易使用和最自然的、有效的形成動機的方法。”《困境與超越——當代中國教育述評》一書中也指出:“表揚和鼓勵能夠使孩子產生一種成功的喜悅感受,會設法以同樣的良好行為再得到表揚和鼓勵,成為良好行為產生的力……”現在我對這兩句話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特別的孩子會得到特批的作業,特批的作業讓孩子享受幸福,使其在激勵中前進。
上課鈴響了,我夾著同學們的聽寫卷子走進教室,我習慣地把教室掃了一下,然后舉起一大疊作業本微笑著說:“今天聽寫許多同學都全對,老師非常高興,其中有一個同學做得特別好,特別令我滿意,他是誰呢?”孩子們都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臉疑惑的樣子,我親切地說:“他是。”孩子們都很驚訝。我連忙打開他的作業本,一頁清晰、端正的字展現在學生面前,上面還加了我寫的“好”。還蓋了一張可愛的笑臉。我拍手表揚了他,教室也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微笑著看了他一眼,他高興得小眼睛瞇成了一條縫,此時的他是多么快樂啊。要知道,默詞語是他以前最頭痛的事了,每次聽寫總要錯十幾個甚至二十幾個,這次能全寫對,不知背后花了多少心血,回想起來,一件件事又在我腦海中重現。他寫字作業邋邋遢遢,作業中錯誤連篇,聽寫詞語更是一塌糊涂。但我發現他是一個聰明的孩子,每次課下我把他帶到辦公室給他講題,他都很快就能聽會,一次,我上課正在講題,孩子們的睜大了眼睛認真的聽,他卻偷偷的將書翻到了后邊的很多頁,我當時生氣級了,大聲的說:“如果你自己看書可以學會就不用到學校來了,老師這么多課,下課也不休息給你補課,你上課不聽,你這是心疼老師的表現嗎?”。他當時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低著頭。接下來的日子里,我發現他老是悄悄地翻著聽寫成績單,一種對學習的熱情正在他的心中悄悄地燃起,也總能看見他趴在桌子上筆劃著,回家作業做完之后,還知道默詞語了,從他奶奶的口中我還知道,除了做老師布置的作業外,他每天都要求爸爸聽寫詞語;……猛然間我一下子明白了他的含義……這次的聽寫好沉啊,這是一個孩子用心去寫的,面對這份高質量的答卷,我懂得了珍惜,于是我在聽寫卷子上工工整整地寫上了一個“好”,還蓋了一張可愛的笑臉。這次的經歷給了他很大的鞭策
就這樣,作業成了我和孩子們溝通的一個無語的橋梁,特批作業越來越多,作業本上又多了許多豐富的內容,一顆顆鮮紅的五角星;一只只翹得老高的大拇指;一張張可愛的笑臉;一個個聰明的機器貓;一句句我與學生的悄悄話,每每看到這些,感覺總是甜甜的!
一次成功的體驗,或許會改變孩子的一生,這就需要我們付出特別的愛——不要吝嗇對后進生的賞識。莎士比亞說:“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的確,只要是人都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贊美;特別是孩子更希望得到賞識,而后進生尤其如此。正如“得到特別呵護的苗長得好”的道理一樣,經常得到教師特批作業的學生,能從批語中感受到教師真誠而獨特的愛,從而產生一種情感動力,促使成績進步。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他們都有自己的長處,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一顆渴求上進的心;相信他們都渴望被賞識,被重視,被關懷。對于后進生,我們需要喚醒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點滴進步,賞識學生,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快樂,讓他們感覺到學習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快樂的事。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讓我們多給孩子一些贊賞與鼓勵,多給孩子的心靈一些愛的陽光,那么孩子才會更喜歡,才會感覺到溫暖,教師也只有愛孩子,才能真正體會到為師的樂趣。讓我們敞開心靈,感受孩子的可愛之處;睜大眼睛,關注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吧!你會發現我們的快樂來自學生的快樂!快樂其實就在自己手中。每個孩子都有被賞識的欲望,他們都是希望自己是優秀的,只是可能有的孩子自控能力差一些,弱一些,而我們教師,對暫時落后的學生要尊重、信任、理解和關懷,千萬不可輕易放棄。我們要抓住他們點滴進步,及時進行表揚,用我們真誠的愛心去溫暖他們稚嫩的童心,讓他們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