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動學生心中情感之弦,讓激情在課堂上飛揚
接到講課任務,心中不免有些壓力。選定了《長城》一課,更算是對自己的一個小挑戰!
因為說實話,對這篇老課文,從學生時代到教師生涯,我讀了不知道多少遍,毫不掩飾地說,在這次講課之前,我似乎從未被震撼過。我無法感受到作為中華民族地驕傲的長城究竟是怎樣的氣勢,自己都沒有身臨其境,又怎么能感染學生呢?
為了避免學生“重蹈覆轍”,為了避免學生面對平淡枯燥文字時的“無動于衷”和讀完課文后“零體驗”的尷尬,我決定將這堂課的目標定位于:“讓情感牽線,并為讀書開路,讓激情飛揚于課堂!”
有了定位,便有了準備的方向!
我首先要自己投入!在反復地讀文中,在一次次查找資料,拓展語文教學資源時,我發現自己真的被震撼了!
這樣的城墻舉世無雙,這樣的工程世界少有,這樣艱巨地任務*人力完成,歷史罕見。創造這樣的奇跡,勞動人民所表現出來的智慧也是絕無僅有的!
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創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我為長城的存在而驚嘆,我更為長城的不朽而沉思!
課堂上,我先用一貫配樂解說的“長城風采”的小短片將學生帶入特定情境,在學生的驚嘆聲中,在那一次次閃著亮光的眼神中我知道學生已經入情入境了!
于是我便因勢利導,鼓勵學生結合課前預習讀書,以“我心目中的長城”為主題匯報交流。與此同時,我和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彼此交流著收獲與感受,抓重點詞句,結合圖片和課外資料談,聲情并茂的讀……
當學生充分感受到長城的雄偉壯觀的氣勢之后,當深刻的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用血汗修建長城的不易,當他們一次次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而感嘆之時,我知道學生的情感已被調動。此時,我并沒有讓課止于此,而是總結說:“正是建成的不易,我們才應該倍加珍惜,今天的長城以它的雄偉見證了中國幾千年的文明于力量,成為我們的驕傲。然而今天,我們卻忍不住要問,今天的長城,你為什么在哭泣?”接下來,便放了一組長城被認為損壞的圖片,并以“長城你還好么?長城在哭泣”為主題進行延伸拓展。
當學生在《讓世界充滿愛》的歌曲聲中,表白自己內心的憤怒和惋惜之時,我知道這堂課真正觸動了學生的心弦,激情在課堂上飛揚!
反思整堂課,我再次體會到:“只有當情感的血液在知識的肌體中歡騰時,知識才能觸及人的精神世界”。尤其是我們的教學,重視三維目標的整合,重視情感的激發態度,價值觀的養成是極為重要的。
是的,真正的教學應以情感為依托和手段,充分的完善的發揮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當然,“教學是永遠留有遺憾的藝術!”
回顧整堂課,發現第一自然段的教學缺乏層次感,而且花費了很多時間,比課前預想的教學過程要緩慢,導致第三段的學習顯得有些倉促,粗糙與不投入,此外,此堂課中不確定的因素很多,很多教學語言也是隨機應變,這使得課堂中多了一份自然,一些情趣,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教學語言隨意的現象,值得反省!
說是示范課,實在慚愧!算是研討課吧!缺點不少,只希望能帶給老師們對新課程理念實踐探索的影子!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