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已被染綠》教學案例及反思2
詩歌,詩中處處洋溢著對春天的向往、喜愛之情。本文可以激發學生對春天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意識,并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感。三、教學過程
(一)就課題質疑,激發學習興趣。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首優美的小詩,它的題目聽起來有些特別。
(板書題目:夢已被染綠)
2、讀一讀這個題目,想一想:你有什么問題嗎?
[學生可能會問的問題:文中的“我”做了什么夢?夢怎么會被染綠呢?等等]
3、你們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這節課我們帶著問題來學習課文。
(二)創設情境,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老師配樂范讀詩歌,提示學生認真聽、仔細看。
2、提問:通過老師讀文,你了解到什么?
(三)學生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這么美的一首小詩,你愿意自己讀一讀嗎?請你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圈出來,用你喜歡的辦法讀準字音。
(2)誰愿意給同學們讀一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大家做小評委,幫他評一評。
2、通過自學、合作的方式識字,強調識字重難點。
(1)自學生字,重點從“音、形”上學習。
(2)在小組內說一說哪些字需要注意,給同學講一講。
(3)由小組代表強調難字,教師適當板書,引導學生注意生字難點。
如:散:多音字、左下方的字形。 融:左下方的字形。
(四)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并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1、小聲地讀課文,想一想:這首詩歌寫的是什么時候的景色?你是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的?把這些語句畫下來。
2、深入朗讀重點句,體會情感,練習朗讀。
(1)讀一讀畫下的句子,體會一下:“我”發現“嫩草已經吐綠”這個秘密時是什么樣的心情?
(2)練習把這種驚喜、自豪之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3)多種形式朗讀重點句,體會情感。
3、結合課文題目,理解文章最后一句的涵義。
(1)讀一讀最后一句,談談自己的體會。
(2)老師引導學生體會出作者對春天的渴望之情,并將這種感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4、對于課文,你還有不懂的問題嗎?提出并請小老師解答。
5、課內外相結合,培養口語表達能力,樹立觀察意識。
(1)再次讀全文,想一想:文中的“我”是個怎樣的孩子?
(善于觀察、感情細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