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語文相關教案 > 雜文收錄 > 聽于漪講座有感

聽于漪講座有感

聽于漪講座有感

(改革,改革,其實有些東西,還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吧,大概也正如程少堂先生所提倡的要有“語文味”,無論怎樣改,語文最本質的東西不能變,無論怎樣改,教師最關鍵也是“育人”_____引自本文)

11月17日,有幸聽到于漪老師的一個講座,主題為《教師的人格魅力》

以下是自己根據當時的筆錄整理后的一些內容(括號里的內容是我的一點看法),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講座內容摘要如下:

一、為什么選擇教師?教師要具備怎樣的條件?

今天見到于漪老師,感覺她精神很矍鑠,她說已70多歲了(不太像啊),工作了52年,“年齡大”,她說這就是她比別人優勝的地方。

(許多人說年輕是資本,許多人覺得自己年紀太大,其實如果自己能夠清醒地了解自己,看到自己的長處,就不用羨慕別人的青春,而且經驗也就是一種資本),她說她最大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優秀的基礎教育的教師。

(很樸實的一個心愿,真的能把做好一名老師作為自己的理想去追求的話,我想離成功就不遠了)

她回憶起讀中學的一位黃老師,對她影響很深,因為她說她以前很調皮,上課時放兩本書,桌上一本教科書,如果課不好聽的話就看放在抽屜里的小說(大概成功的人都很會利用時間),可是,這位黃老師的課讓她聽得如癡如醉,如詩如畫,尤其他講到《故鄉》時,首先他描繪了一幅月下瓜田美景圖,然后寫少年閏土“動態”的出現,她覺得很新奇,因為她第一次聽到“動態”這兩個字,隨之他語調深沉,講到中年閏土的時候,不禁潸然淚下,她覺得非常驚異,因為她想:為什么自己讀書沒有這種體會,而老師會掉眼淚呢?再后來,她又遇到一位老師,講到李后主的詞時,她的感覺是分不清這位老師是李后主還是她的老師了。因為這位老師所講的話,所讀的詩句都好像出自他口中……

現在她明白了,這就叫做“投入”,在教學中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感情。

她說她很幸運,在一生中能遇到不少優秀的老師,而“一個老師往往影響了一個學生的命運。”而且從這些老師身上她明白到,做老師要有“文化底蘊”。而且能成為這樣的老師該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她有句座右銘,是一句古話,它告訴我們怎么樣的人才可以當老師:“智如泉涌,行可以為表儀者,師也。”于是,她更明白到,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當老師,而“選擇了教師,你就選擇了高尚”,因為她覺得人民群眾把自己的重托交付給我們,我們就應責無旁貸,身上應牢記人民的期望,于是也就更應好好地教書育人,而教育不僅也不應只停留在知識上,而要讓學生德才兼備。在德國有兩種職業對人的素質要求很高,一是教師,二是警察。在國外也有個說法,教師就是榜樣。所以她更明白到身為教師是崇高的,社會對老師的要求或期望是很高的,那自己作為老師的話就更不能選擇平庸。

(如果每個老師也能嚴格要求自己,讓自己追求崇高,那教師的整體素質也會提高,可悲的,在我們現有的教育實情看,往往是一些最不優秀的人才選擇老師的志愿,而現有的師資隊伍大部分又是迫于無奈,敬業精神從何說起?可悲啊,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者,教育和造福后代,如果迫于生活而選擇教書這份工作,連自己都不喜歡當老師的話,就談不上什么獻身,所謂敬業也是一句空話,而事實上這樣的老師占據了老師隊伍的一大半。)

(正是因為以教師作為自己的一種自豪的人,才能真正造福學生,造福后代。)

二、怎么樣的教師才能讓人信服?

1、言傳身教:(平常的幾個字,我們許多人卻很難做到),如《論語》里說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她說,如果一個老師的粉筆字寫得好,她的學生也會有意模仿(慘,我的字寫得不怎么樣,那我可真害了學生),而且“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評論家,他們心里都有一把稱,所有的老師都是學生評論的對象”。

(真的是這樣,教師的言行對學生影響很大,在報紙上曾看到一個老師在處理學生問題,兩個同學打架,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誰也不肯原諒誰,家長也來了,僵持了很久,還是沒有人讓步,而且是男女同學,事情后來怎樣我就不知道,但當時我的感覺是,如果老師平時對待學生都是呵斥的多,指責的多時,對于學生為人處事也受到很大影響,說“包容”,說“風度”只是一種冠冕堂皇的話,他們也自然會反問,連老師自己都不包容學生的缺點,叫學生怎樣學會包容呢)

2、人格魅力:她說:“在一切教學工作中,都是以教師的人格為依據”。她又說,“無論怎樣的管理,都比不上教師的人格影響。”她舉了聞一多的例子,學生說聞一多的課像上音樂課一樣,尤其教一些屈原的作品時,分不清他是屈原還是聞一多了。她又舉了一個教授上課,(是誰?我聽不清楚,因為她有點地方音,是江蘇口音吧),說他上課由于太精彩了,教室坐不下,到飯堂,飯堂坐不下,到操場,盡管當時沒有麥克風,也沒有擴音器,但諾大一個操場,依然能聽得清清楚楚。

(哇噻,太厲害了,確實,當我們用一套套的管理辦法去控制課堂紀律時,收效依然甚微,學生還是屢說不止,歸根到底,還是我們自身的吸引力不夠啊。突然我也想起曾經向我們學校的心理專家請教,“為什么學生上課總是講話,有什么辦法可以管好紀律呢?”她說得很精辟,也跟于漪老師說的有異曲同工之處,她說:“那是因為他們沒興趣。”所以要課堂紀律有所保證,關鍵還是自身課堂要有吸引力,關鍵是精心設計教學流程,豐富課堂內容,擴大信息量,也是專家所說的“學生要有事可做,有東西可聽。”真的,如果真能達到這樣一種境地,那教師就像神啦,比耶蘇更厲害,而當許多老師埋怨學生素質低時,有無想過自己也有原因呢,開始我也覺得我們這里的學生素質差,但與于漪老師曾教過的調皮學生相比,有時只是小巫見大巫,問題是我們的老師少了一份韌勁和耐力,往往只采取了簡單粗暴的辦法去訓斥和處罰學生,于是學生破罐破摔,或者以暴抑暴,那天去初二監考,進去時感覺邪氣很重,無論眼神還是姿態,讓人感覺像進了黑社會,我想這很大原因是因為初一時老師處理學生問題時所采取的方式吧,當時的斥責只是把學生鎮壓下去,真正的心服口服還沒完全達到,于是問題只會越演越烈,正如于漪老師說,“教育應該正面教育為主”,太多的斥責,一點好處也沒有,雖然大家都知道要要耐性,但我現在越來越發覺,可以循循善誘的老師其實不多,因為時間或者精力問題,慢慢地跟學生“磨”,很不容易)

還有她也提到西南聯大的成功之處,雖然校舍極端簡陋,但為什么出這么多人才,很重要原因是當時西南聯大的師資隊伍素質很高,像楊振寧,李政道等人后來回憶時,他們都很感激教他們的老師。

(確實,一個好的老師影響到一個學生的命運,而回望我們現在的高校,包括中文系的老師真的能有多少個有人格魅力?當時幸好我們系里有三個老師我還是比較佩服的,但同樣我常常有種遺憾,尤其每年高考時候,我都有點隱隱作痛的感覺,也會埋怨自己,如果當初再努力一點,考上一間更好的大學,那我的命運可能也因此而改變。而現在我就只能靠自己努力了。而且真的覺得教育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由于現在經驗和資歷的不足,有時覺得都沒有給學生太多好的東西,而學生也不可能讓自己的初中重來,所以現在的學生好像成了我們鍛煉教學能力的“犧牲品”)

(另外有種體會,于老師確實看了不少書,而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不少好的老師,也有許多榜樣激勵了她,促使她不斷成長,而我們許多學生真沒有這樣幸運,不過盡管遇不到,我相信在閱讀時或許能獲得補償)

三、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

(順便插一句,于老師在演講時什么稿子就沒有,就能如此滔滔不絕,思路清晰,這就是水平了吧,所以她也說人家評論她時說“于老師的課很難學,因為她的教學沒有模式和程式,天馬行空,左右逢源,這就是功力吧,佩服)

1、自我認識(人要有自知之明):所以要求老師的素質要“虛懷若谷”,像一個空茶杯,要視而見,聽而聞,如果以為自己的茶杯已經滿水的話,就會閉目塞聽,她提及到,她以前接觸的三位年輕老師,本身功底差不多,但所具備的人格素養、品質不一樣,因此發展前途也大相徑庭,只有能“容”,才能納百川吧。(默記:年輕人要謙虛,要有寬大的胸懷)

她說,(不說還真不知道),她不是中文系畢業的啊,曾經教了三年歷史,然后領導說要改教歷史,她說,她不會,領導說,這是最高指示,“戰爭中學習戰爭”,于是她就這樣教語文了,連基本的b、p、m、f都不懂,而且她當時的工作也繁忙,于是就晚上9點前工作,9點后進修(好辦法,以后我也學著這樣大概十點后看書),她說這叫“明燈伴我,我伴夜”,記得高中時教《藥》,里面的一個“著”字有四個音,她查了很久很久,有時候一點鐘睡,四點鐘起來(佩服,我還真沒有這樣敬業),教《過秦論》時,學生提出一些她也解決不了的問題,她感到學生比她強,所以自己也逼著要繼續深入地學,于是把古今中外文學史以“縱線、橫線”的條理重修了一遍。另外關于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的理解,她開始以為自己對了,后來才發覺理解錯誤時,她說,“以為是常識的東西,更容易弄糊涂。”如果“自以為夠的時候,那就麻煩了。”

(確實啊,學無止境,如果老師時常鞭策自己,再加上教學的壓力時,人會進步更大)

學會用兩把尺子來“自知”

(1)量別人的長處:用敏銳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長處,“長善而克其不足”,學會用一雙明亮的眼睛去發現。同時,她也很樂于學習別人的長處,記得當時她還年輕時,在辦公室室里對那位老語文老師特別殷勤,希望他能為她指引明燈,但他總是不怎么做聲,(大概他們那個時代都習慣了喜怒不形于色),終于有一次,當她推開門上課時,發現了他,她很害怕,不過她還是堅持講下去,得到的評價是:優點:基本功扎實,循循善誘,不足:對分析人物時不能貼標簽,所以那時這位老教師對于漪說了一句至今不能忘卻的話,“你還不知道語文教學的大門在哪里?”這對她來說是致命一擊,但她沒有灰心,并暗暗對自己說:“我就不相信,我學不會。”從此她更用心用勁在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成功的人往往都是自信的,相信只要自己孜孜不斷地追求,一定能獲得成功,同時,在成長過程能遇到多些受挫的經歷,其實是最好的成功催化劑,所以于老師在講座最后重復了這句話:“我能成功不是由于我的經驗,而是我的挫折、我的失敗的教訓促使我成長。”好意味深長!)

(2)量自己不足:她說寫“教學后記”非常非常重要,主要記兩點:一是自己的不足,二是學生的閃光點。在文革時,她被關了兩三年,因此那時自己的高中教案全被燒掉。至今她也耿耿于懷,我想大概因為這對于她來說是莫大的損失。是無法彌補的損失。

(反思自己,自慚行穢,因為至今我還沒有養成這樣一個良好的習慣,許多好的想法,許多自身的弱點,發生了也就發生了,當時感慨萬分,但由于沒有好好記錄下來,結果時間一長,這一筆財富也就化為烏有了,我想,專家所說的“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大概也有這個意思吧,而現在新課標常常強調的“反思”教學,原來于漪老師在那么多年前已經這樣做了,實在佩服,或許真是這樣,成功的人往往都有先見之明。)

另外,由于于漪老師在78年就被評為特級教師,因此,在她漫長的教學生涯上,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每天都有人去聽她的課,所以她說,她每天都上公開課,就連早讀課也不放過。因此,她說她的工作都在別人的監督下進行,而屈指一算,至少聽了2000多節課(驚人!!),在這些課中,她都發現有毛病,沒有一節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而且她教的兩個班教法也不一樣,她認為她是教了一輩子的遺憾的課,而“屢屢的創傷卻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東西,因為有不足,于是我更加不斷跨越,跨越過去以后,我就進步了。”

(經驗告訴我們:不斷取長補短,我們離成功也就不遠了。可惜的是,我們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或者把自己的缺點當作是人生不光彩的東西,于是設法去掩飾,但很少人知道,缺點卻會讓我們帶來成功。關鍵是我們如何正視自身的不足)

她還引用了德國某個名人(聽不清楚是誰)說的話:“如何使自己的教育煥發勃勃生機,關鍵要找到自身最強烈的刺激。”

(對于此話,好像明白,也好像不完全理解,大概類似于行軍打仗時用到的“激漲法”,教,然后知困,然后學會不斷突破自己,我想,這種“困”,有時是主觀原因,有時也是客觀原因吧)

2、自我挑戰

(1)自己與自己過不去。

她說,“教師身上要有時代的年輪”,(與時俱進吧!!),教學中要有時代的活水,靠的是兩把利刀:一要學而不厭,二要努力實踐。以前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一桶水,但這種觀點在今天看來已經過時了,因為在教學中我們需要的應該是“長流水”,在課堂上要有新鮮的氣息。”譬如說,她以前在語文教學中遇到一些物理問題,而她認為自己以前學的牛頓定律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因此她不得不逼著自己讀《近代物理學》,她認為,學習是我們教學生涯中的一根支柱,重要的理論我們要反復學,才能讓我們自己心明眼亮,但事實上我們的許多人由于理論上的模糊,導致了實際行動的麻木,做事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做了許多無用功。

(磨刀不誤砍柴功,難怪許多專家學者也常告戒我們這些青年教師要增加自己的“理論素養”,確實在我們讀大學的時候,關于教學理論或者其他經典著作,我們接觸得很少很少,因此,自己常常走了彎路。我想這種理論學習,大概屬于“高屋建瓴”的那種角度,教學也要有全局觀念和宏觀操控)

她說,“關于教學的經典,我們要用心好好學,才不會隨風飄”,(改革,改革,其實有些東西,還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吧,大概也正如程少堂先生所提倡的要有“語文味”,無論怎樣改,語文最本質的東西不能變,無論怎樣改,教師最關鍵也是“育人”)

另外,她也說,“教育要從“正面”刺激,不要讓學生做了流氓再改正”,這也正如教研員所說的一句話,更加精辟,把學生看成是天使,他們就會無善不作;把學生看成是魔鬼,他們將會無惡不作。很有道理。

如何學?她說:

(1)緊扣教材深入去:要擴大自己的視野,鍥而不舍,理解教材的來龍去脈,“使用教材實現自己的教育目的,而不是照本宣科。”例如教學《木蘭詩》中的方位詞,“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同樣是東西南北,但在不同的課文中的語文表現力卻不一樣。例如屈原的《招魂》,《儒林外史》中的一首打油詩……關于東西南北的理解是各不一樣的。

(旁征博引,順手拈來,這就是“底蘊”吧)

她說,“教材是一朵沒有生命力的花,也沒有方程式可以套,更沒有什么模式,因此教師要有自己個性化的語言。另外,老師的教學要教到學生的身上,更要教到他們的心坎上。

(所以正如誰說的(忘了是誰)“教師要自己的風格”,確實,我們沒有現成的東西照搬硬套,一定要摸索一套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2)拓開視野廣泛學。(美術、音樂、物理……也與語文息息相關)

關于努力實踐

學位水平不等于崗位水平。她相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她說在班主任工作中,如果班里入學時沒有干部,她就自己培養干部。她說,作為一個老師不要怕承擔風險,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突破。

(許多老師不愿意上公開課(我也怕),但在于老師看來,這是一個重要的磨練,不應該放棄這個機會。)

 

她說,在她的生命中,總是與兩樣東西作斗爭,一是“無知”,二是自己的“身體”,因為她曾經肝穿刺,曾經腹部開刀,她的孩子也曾患敗癥,但是,在她或者家人生病期間也沒有耽誤過學生的一節課,因為她說,“師愛超越親子之愛”,教書育人對她來說有一種歷史使命感,有一種神圣的崇高感。所以她寧愿冷落了自己的家人。同時她認為“人是有韌性的,可以超越一切”。

(難怪,講座完后,許多老師認為她的家庭不幸福,因為她真的沒有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而教育才是她的第一生命,甚至比自己的身體還重要。這就是“偉大”吧,因為熱愛教育,盡管七十多歲,卻如此神采奕奕,這就是她所說的“韌性”吧,青春原來不是年齡的范疇,而是一種心態,因為有了追求,因為對工作有熱情,人才永遠年輕。

在講座中,她沒有過多的談論到自己的家人,我們許多人看來,她們兩口子也可能相處得不那么好,經常抱怨,但誰都不知道。但可以理解的一點是,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有得必有失,只要覺得自己得到的東西比失去的東西更重要,更珍貴的話,那我們的選擇就沒有標準,只能由自己的喜好所決定,既然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路,又何必在意周圍的人的看法呢?)

“如何使自己每一年都有長進?”她是這樣做的:

她認為,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在她的成長生涯中,她堅持每一個階段就有一個具體的目標:前兩年,她說要做到:“教材爛熟于心,做到胸中有書,目中有人。”第二步,他說,要使教學的實效性、針對性,要知道“什么問題問什么學生。”第三步,錘煉自己的語言,她曾經也有“這個、那個”的口頭禪,她說,既然教語文,就要出口成章,因此她努力在錘煉自己的語言,方法是:寫書面教案,在教案中把要說的每一句話清清楚楚地寫出來,背出來,然后做到在課堂上不羅嗦,言簡意賅。如此這般,堅持了好幾年。過了幾年,她開始研究上課、下課的流程設計,70年代研究導語 ,80年代研究課程結構……

(這就是韌性!難怪現在的于老師真的是“出口成章”啊!成功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她說,每五年就為自己找一個突破點,一個一個的突破,才讓她的教育事業不斷走向成功。

 

尾聲

講座最后,她說了這句話:“師風可學,學風可師”。她認為,教師應該“一身正氣”,用自己的言傳身教,用自己的“師魂、師德”陶冶著她的每一位學生。

而最后她重復著這句話:多年失敗的經驗是她走向成功的重要推動力。

(正是這樣,成功的人其實與我們常人沒有太大的分別,只不過,他們更善于利用他們所經歷的一切,把許多不利的因素都轉化為利己因素,而且持之以恒,執著追求,對工作永遠保持那么一種熱情,而能夠做到這一點,卻又多么不容易啊)

聽于漪講座有感 相關內容:
  • 于漪教你寫作文之二:開闊視野,廣為采擷

    ——勤于積累寫作上的“有米之炊”單靠在生活中觀察、搜尋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勤于積累。盡管豐富多彩的生活是寫作的不竭源泉,但一個人的生活范圍畢竟有限,要打開寫好作文的廣闊天地,須學習、掌握更多更廣博的知識,了解古今中外天下事...

  • 于漪教你寫作文之三:拈筆伸紙,一吐為快

    ——寫作的沖動感學習寫作的人在認識上常常會進入這樣的誤區:只要掌握寫的技能技巧,作文一定高質量高水平。其實不然。學習寫作,技能技巧固然重要,但最為重要的莫過于寫作的熱情,寫作的沖動感。...

  • 讀于漪《春》的教學設計有感(論壇精華帖)

    wcm6638近日讀語文界的泰斗于漪老師教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教案,感觸頗深。我不但被于漪老師精湛的教學設計所折服,更為她在三次教學后記中體現的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所感動。她不愧是我們后輩學習的楷模。...

  • 《拿來主義》教學設計[于漪設計](精選15篇)

    教學目的: 1.了解和學習魯迅先生對待外國文化的正確態度與方法,發揚“拿來主義”精神,閱讀中外作品時注意吸取精華,剔除糟粕。 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論的方法,領會運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諷刺的語言來論證論點的寫作特色。...

  • 和于漪老師一起學語文——《往事依依》教學實錄(精選13篇)

    2003軍9月,“全國申小學語文孝文學改革研討會”在連云港市舉行,大會邀請的專家中有我一直崇拜的于滿老師。作為主辦學校的語文教研組長,我立刻想到要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讓于老師參與我們的“教研活動”。...

  • 《拿來主義》教學設計[于漪設計](精選14篇)

    教學目的: 1.了解和學習魯迅先生對待外國文化的正確態度與方法,發揚“拿來主義”精神,閱讀中外作品時注意吸取精華,剔除糟粕。 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論的方法,領會運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諷刺的語言來論證論點的寫作特色。...

  • 和于漪老師一起學語文——《往事依依》教學實錄(精選16篇)

    2003軍9月,“全國申小學語文孝文學改革研討會”在連云港市舉行,大會邀請的專家中有我一直崇拜的于滿老師。作為主辦學校的語文教研組長,我立刻想到要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讓于老師參與我們的“教研活動”。...

  • 于漪:弘揚人文 改革弊端──關于語文教育性質觀的反思

    ──關于語文教育性質觀的反思一、撲朔迷離的現狀 眼下,語文教育現狀常遭到種種非議。高校教師反映:學生語文水平不行,語文入學分數高,而讀寫聽說能力低,寫作能力尤低的情況似乎越來越明顯。...

  • 和于漪老師一起學語文——《往事依依》教學實錄

    2003軍9月,“全國申小學語文孝文學改革研討會”在連云港市舉行,大會邀請的專家中有我一直崇拜的于滿老師。作為主辦學校的語文教研組長,我立刻想到要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讓于老師參與我們的“教研活動”。...

  • 《拿來主義》教學設計[于漪設計]

    1.了解和學習魯迅先生對待外國文化的正確態度與方法,發揚“拿來主義”精神,閱讀中外作品時注意吸取精華,剔除糟粕。 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論的方法,領會運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諷刺的語言來論證論點的寫作特色。...

  • 雜文收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人免费视频 | 好了av四色综合无码 | 国产片91| 欧洲vodafonewifi18大豆行情 |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视频 | 亚洲第一AV五码免费一区 | 性爱无码视频在线看 | 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二区仙踪林 | 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 av免费网| 夜夜操夜夜骑 | 五月婷婷天堂 | 中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 天天躁狠狠躁狠狠躁夜夜躁 |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 中文字幕mv在线观看 |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区在线观看东京热 | 久久爱7788| 国产高清99 | 无码做爰欢H肉动漫网站在线看 | 国产色综合色产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无码 | 91看片视频 | 亚洲精品视频三区 | 国产爆乳尤妮丝无码视频在线 | 午夜欧美激情三级亚洲美女操 | 美国一级黄色毛片 |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色婷婷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 久草热久草热线频97精品 | 永久免费国产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乱人伦高清视频 | 欧美寡妇XXXX黑人猛交 | 国产91片| 国产亚洲综合性久久久影院 | 131MM少妇做爰视频 | 成人黄色视频播放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