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電化媒體 進行語文“減負”
利用電化媒體 進行語文“減負”
湖南永州市冷水灘區(qū)仁灣中學 蔣劍中
近年來,教育“減負”已成為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新的重要研究課題。中小學各科教學中如何落實“減負”措施已成為每位教師不容回避的問題。筆者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十五年,深深感到:語文“減負”的關鍵就是激發(fā)學生快樂、積極主動地學習,使他們不再視語文學習為畏途。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離不開電化教學。因為電化教學能把聲、形、色、知、情、意融為一體,能協(xié)調(diào)情感因素、認知因素與知識能力和協(xié)發(fā)展,使語文知識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多側面?zhèn)鬏斀o學生,讓學生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樂讀、樂問、樂思、樂探,實現(xiàn)知識的有效積累和儲存,形成新的知識結構,有效地減輕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負擔。
一、電化教學激“趣點”:學生樂讀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其快樂地學習,必須先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施教之功,先在激起。首先,教師要充分利用電教媒體,精心設計形象、生動、直觀的新課導語 ,把學生美好的教學氛圍中,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新課的濃厚興趣,最大限度地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其興奮點。如:教文言文《愚公移山》,可用錄音機播放學生熟悉的著名青年歌手江濤演唱的《愚公移山》歌曲,同時用幻燈打出“移山”的圖片。這種寓聲、形、情于一體的新課導入 ,能激發(fā)學生興趣,使他們能積極主動地自讀課文,迫切了解課文內(nèi)容,課堂教學有了一個輕松愉快的開端。其次,教師要最大限度地讓電化教學貫穿于課堂教學始終。良好的開端只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要想方設法讓電教手段貫穿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才能讓學生的學習樂此不疲,愉快地學到知識,培養(yǎng)能力。如:教《<白毛女>選場》,可播放電影《白毛女》的錄音剪輯或VCD影碟,一邊播放一邊講新課文,教毛澤東主席的《沁園春·雪》,可用幻燈片打出雪景圖,用錄音機播放配樂朗育;就連全詞的講析也可播放錄音。這種把圖像、聲音、動畫、文字融為一體的最佳教學手段,能充分、協(xié)調(diào)地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使學生眼、耳、腦同時并用,能大大縮短學生的認知過程,誘化好奇心,使學生的學習始終處于興奮狀態(tài),學得輕松,學得快樂,減輕了學生的心理負擔。
二、電化教學導“疑點”:學生樂問
亞里斯多德說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疑問能促使學生去積極思考。這里的“疑”,可以是教師粗心設計的提問,但最主要的是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電教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大膽地質(zhì)疑問難,多提出一些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來。如:教朱自清的《春》,教師一邊播放配樂的課文朗讀,一邊用幻燈打了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等圖片,要求學生一邊聽、一邊看、一邊體會、一邊思考。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提一些關于段落的朗讀、寫景的體會、修辭的運用等方面的問題來。這時,課堂氣氛活躍非凡,出現(xiàn)了看圖片、讀課文、提問題的熱鬧場面。通過師生、生師、生生對話,借助電教媒體,許多問題被形象化、主體化展示出來,并得到電教手段形象、生動、逼真的解答。電化教學使教師與學生之間互相作用,出現(xiàn)平等、愉悅的師生關系,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有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三、電化教學抓“重點”:學生樂思
現(xiàn)行九年制義務教材的每篇課文前都有訓練重點或閱讀提示,教師要根據(jù)這些內(nèi)容和每堂課的任務確立教學重點,并恰當?shù)乩秒娊淌侄蝸硗怀鼋虒W重點的主要地位,讓學生圍繞教學重點去思考、完成教學目標 。課文全文的學習重點或某些重點段落的聽說讀寫訓練,都可以通過電教手段使之得到強烈化、直觀化、系統(tǒng)化的強調(diào)。如:《范進中舉》的重點是:范進形象的典型意義。為了突出這個教學重點,教師可用幻燈片打出范進中舉后發(fā)瘋的丑態(tài),并播放相關描寫的課文朗讀。學生從范進欣喜發(fā)瘋的丑態(tài)表情中和他自言自語的傻笑語調(diào)中,深刻地感受到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已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了。這樣,這個抽象的教學重點被形象化、強烈化,便于學生理解和領會,減輕了學生學習負擔。
四、電化教學破“難點”:學生樂探
突破教學難點 ,就是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知識、思維和心理障礙,運用畫龍點睛和排除障礙的方法,啟發(fā)學生開動腦筋,自己去思考、研究、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以達到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的目的。電化教學的特寫鏡頭或圖片,最能豐富課文表象,突破教學重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孔乙己》這課的難點是:分析孔乙己悲劇的社會原因。這個教學難點 很抽象、很綜合,教師教學若處理不好,學生就會無從開口、無處下筆。教師充分利用電教手段,便可化難為易,化險為夷。教師可精心設計四張幻燈片:孔乙己穿長衫站在“短衣幫”前喝酒;孔乙己說話滿口之乎者也;眾人取笑孔乙己;丁舉人拷打孔乙己。這四個特寫鏡頭把孔乙己悲劇的社會原因形象化了:科舉制度的誘使與毒害;封建文化糟粕的毒化;社會的冷漠;封建統(tǒng)治者的一殘忍。這種直觀化、強烈化的展示比任何抽象的語言解釋更能激發(fā)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與探討。
語文科區(qū)別于其它學科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它更注意形象性、欣賞性和實用性,而電化教學也以其形象、逼真,融形、聲、色、知、情、意于一體的特點最能把語文科的這一特點發(fā)揮得更出色。在語文教學中,電化教學能直觀形象地傳遞信息,使教學活動豐富多彩,生動形象,變枯燥為鮮活、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學生在這種情境下學習,不再視學習為負擔,而是在學習中享受了創(chuàng)造的歡樂,獲得了知識,發(fā)展了能力,語文“減負”也就落到了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