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話題作文的“四化”建設
盡管話題作文給考場作文帶來了一定量的克隆、宿構作文,也給作文教學帶來一定的弊端,但話題作文便于考生獨抒性靈,張揚個性,展示特長。我們依然有理由相信:2003年中考作文,話題作文風采依舊。
如何寫好話題作文,不少教師已有不少論述。,但筆者認為,如何寫好話題作文,依然是有話可說。套用目前一個時髦的說法,就叫吧。
何為話題作文的“四化”建設呢?
一:作文內容,要大眾化。
倘若你深入學生中間,打開學生的隨筆,那些田園牧歌、淺唱低吟、風花雪月般的文章讓你目不暇接,而那種大漠孤煙、長河落日、讀后讓人熱血沸騰,豪情萬丈的文章則苦覓無著。如今的考場作文,也大多如此。近幾年來,部分考生把作文考題中要求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以戒作文敘事抒情假大空的文字提醒片面的理解為只抒發或者是專抒發個人喜怒哀樂和恩恩怨怨。考生要么于個人的狹小天地,文章內容大多是記錄個人見聞感受的文字。小哀小怨,小喜小怒,真可謂“躲進小樓成一統,哪管春夏與秋冬。”即使偶有關注他人、關注社會的“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內容,要么是個人的滿紙憤激,一派荒漠;要么是為了抒情“強說新愁”。文章中流露的是一種消極而茫然人生態度,反映的是庸俗現實和功利主義,反映的是對生命激情的磨飾和消解。我以為欣賞自己決非孤芳自賞,強調文章要有真情實感也決非專抒發只抒發個人的喜怒哀樂和恩恩怨怨。古人尚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我們更有理由要求我們的學生能跳出個人狹小的天地,胸懷大志,熱愛生活,關心他人的幸福和疾苦,關注社會與生活,喜人民所喜,憂百姓所憂,緊扣時代脈搏,關注社會熱點與焦點話題,與時俱進。
二:思考生活,要深度化。
勿容置疑,由于“大語文”觀的倡導和“減負”觀念的深入,廣大學生有了更多的時間接觸社會,觀察生活,體驗人生,但由于學生年齡、知識結構、生活閱歷及認知水平的極限,他們對生活、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與理解,難免會浮光掠影,有失偏頗。這表現在考生的作文上,一方面是抒情上的牽強附會,無病呻吟,任意拔高。如寫父母類的文章,結尾總要感嘆一句:他(她)是多么偉大的人啊。更有甚者,無端聯想,任意拔高,讀后讓人生厭。寫老師,總要聯想到春蠶,聯想到紅燭,進而贊美老師的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寫歌頌母親內容的文章,結尾總愛展開聯想,然后點題升華:“我們的祖國不正是我們的母親嗎?她象千千萬萬個平凡而偉大的母親一樣哺育著她的兒女。”面對著大海,總要聯想到改革的大潮,贊美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令人熱血沸騰。我們并不以為這樣寫有什么不好,只是聯想要自然,最忌諱聯想的牽強附會,任意拔高,結尾的點題升華要順其自然,水到渠成,不要給人牽強附會、附加亮點之感。
另一類文章,對生活的感悟膚淺,使作文本身的意義和價值得不到展體現,不能表現出對生活的本質的認識。2002年湖南益陽是以“讀書,真好”為話題進行作文。一考生選用了這樣兩則材料:一家因兒子讀書當了大官,父母隨子進城享福。另一家的兩個兒子不讀書,只得在家做苦工,地位低下,三十多歲還是光棍兩個,草房一間,父母跟著吃苦受罪,并將兩家對比,得出“學而優則仕”的“讀書真好”的結論。這則材料并不錯,差的是考生對生活的深度思考。假如將前者變換一下角度,改為因兒子發奮讀書考上了大學從而使整個家庭擺脫了愚昧和貧窮,過上了富裕而文明的生活。然后,兩兩對比,得出知識改變命運的結論,自然緊扣了“讀書真好”的這個話題,豈不是美文一篇!
三:文章立意,要正面化。
太陽也有黑子,陽光下也罪惡。的確,社會上、生活中不乏陰暗面、消極事。考場作文也不是不可以寫陰暗面、消極事,禁寫假丑惡。其關鍵在于初中生的知識面、社會閱歷及人生閱歷淺,辨別是非能力差等,這使得他們看事物分析問題時缺少理性色彩,喜歡憑自己的好惡評人論事,分析問題容易片面化,走極端。如2002年山東某市中考是以“幸福”為話題,一考生記敘村中有錢人買通鄉村兩級干部,壟斷市場,強買強賣,為所欲為。鄉親們告狀無門,敢怒而不敢言,由此他得出“為富不仁”,“天下烏鴉一般黑”的結論。進而他仇視一切有錢人。2002年重慶中考作文是以“表揚”或“批評”為話題。有相當多的學生選擇的是“批評”這個話題,部分考生敘述老師對自己作弊的批評,或記敘老師對違紀學生的批評,或敘述老師對追求前衛的批評。字里行間流露的是對老師批評 的不滿,對老師不懂賞識教育,鼓勵教育的嘲諷,對老師“保守”的 譏諷 ,撇開對老師的尊重不談,但從學生對“批評”的認識,我們以為學生的認識及觀點有失偏頗,這樣的想法非常可怕。2002年湖南常德是以“交友”為話題,部分考生感嘆自己一直孤獨無援,沒有朋友,于是便和狗貓交上了朋友,結尾感嘆“人不如狗”。也有考生記敘朋友向老師報告自己違紀,自己買零食找朋友借錢別人不借,從而得出同學不夠朋友,并以此來斷定世界上缺少真誠,缺少友誼。這樣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是非常可怕的。這樣的作文又怎能得高分?感謝這些考生的勇氣與坦誠,他們讓我們更多的管窺到我們教育的弊端,從而讓我們又多了一份對教育的憂患意識和緊迫感。 當然,并不是說考場作文不能寫陰暗面、消極事,其關鍵是對事情的看法和認識要正確,分析問題要中肯,要一分為二,不能片面化,絕對化。切莫只顧自己宣泄情感的痛快。要避免這樣的現象:一方面要認真觀察,勤于讀書,勤于思考,努力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以求增強自己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認識的全面和正確。另一方面,考場作文,應多一些贊美,多一些謳歌,而要少一份揭露,少一份暴光,少一份憤世疾俗。
四:作文語言,要美化。
中考作文評分標準,一般是從卷面,選材,立意,構思,語言等幾個方面入手。近幾年,語言所占的比重進一步加大。在我們看來,新穎的選材,恰好的立意,精巧的構思,整潔的卷面,相對于優美生動的語言來說,考生比較容易做到。而厚實的語言功底則需要長期艱苦的積累和扎實的訓練。在考場作文中,我們欣喜的看到:許多作文選材并不新鮮,構思也一般化,但由于考生擁有厚實的語言功底,記敘語言如行云流水,描寫語言栩栩如生,抒情語言滿紙靈動,議論語言精當而富有哲理。讀這樣的文章,該是怎樣一種美的享受,這樣的作文又怎能不讓老師怦然心動。當然,讓語言美起來,讓語言靈動起來的方法很多,許多老師已有諸多著述,在此不一一陳述。,就會讓你的中考作文多一份保障,多一份亮點,從而增加語文分數的砝碼。這樣的事,豈不樂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