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言語交際表達訓練提高語文綜合素質
一、 課題的提出言語交際是一門藝術,是一種快速創造的過程,能培養學生多種思維能力 。新的初中《語文教學大綱》中說: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必須聯系現實生活,加強語文實踐,提高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因此,言語交際的重要性不言而語,而在眾多的語文教學方法中,言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學生是否能夠發現問題,思考解決問題,關鍵在表達,欲表達,則必須要思考。
口頭言語表達既是思考的外在表現形式,又是促進思考的動力。因為學生爭相表達的本身就是營造了一種相互啟發,相互競爭的氛圍。缺少學生言語參與的教學,根本適應不了時代的發展,也適應不了現行的考試制度。
常規的語文教學,重記憶,輕思考;重訓練,輕表達,使得我們學生成了解題的機器。這當然有現行制度的原因:未將口語測試列入考試范圍;也有部分教師由于沒有抓準提問的契機,或者不懂提問的藝術,出現不少提問的誤區,從而影響了學生言語交際的施行,如:過于簡單的“是不是”;問題空泛的“中心是什么”;缺乏新意,雷同化的“分段及段落大意”等,長此以往,讓學生生厭,影響了學生的思維表達,更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更難說鍛練思維能力;但更多的是我們教師沒有意識到表達的基礎是閱讀,是思考,表達則是學生思考的最直接的表現形式。
因此,學生表達能力的鍛煉,應從課文實際出發,根據教學的知識內容與思想內容,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精心設計,發問,另外,還應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與心理特點,從生活中尋找能誘發學生思維的興趣點來問,真正使學生做到“題易想,口易開。”基于此,我們從2000年9月開始在我校2003屆初中3班開始了名為《中學生實用交際語言技巧》的實驗。
二、實驗的內容
根據現行教材序列開設,重在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讓每個學生能大大方方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序列口語訓練和自由口語訓練相結合。序列口語訓練主要是根據教材上有關口語訓練的內容,進行系統的、有層次的口語交際訓練,主要內容是口語交際要合乎規范、簡明、得體的要求,自由口語訓練主要讓學生談天說地,在相對集中的話題中自由交談,并讓其與課堂中的序列口語訓練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言語交際表達能力。
三、實驗的目的
初中階段是基礎教育的“基礎”,言語交際表達能力訓練實驗,目的是通過言語交際表達能力訓練,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語文綜合能力,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各人的個性潛能、興趣愛好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將來升學和適應社會人際交往打下堅實的基礎。并且以語文學科為突破口,帶動其他各門課程、活動的全面提高。
四、實驗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使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成為自我教育和發展的主人。通過活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強烈興趣,樂此不疲。
2、實效性原則。要講求實效,重視知識、能力的點滴積累,不能急于求成。
3、差異性原則。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定不同的目標,使之產生“我能行”的信心,為進一步喜歡語文、學好語文打下基礎。
4、指導性原則。要強調教師的精心組織、指導功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盡量少走彎路,講究訓練的效益。
五.實驗的基本做法:
(1)尋找焦點,激活思維,挖掘言語交際素材。
學生對每篇文章的學習,不是一開始就是感興趣的,為此,教師應從整體上把握教材,鉆研教材,有意地給學生設置問題的“障礙”,形成他們心理上的一種“沖突”。當學生急于解開這些“沖突”,欲表達自己的見解時,也就意味他們進行了思維訓練!逗J僧判葫蘆案》這篇小說,理解較難,學生易將文中的“門子判案”作為本文的線索,那文中主旨——“揭露官場徇私枉法黑幕”則很難被同學理解。不如另辟蹊徑,暫緩進入課文,設置如下題目,讓學生討論:賈雨村的前任為何官職被免?學生對課外內容往往有一種表達的渴望,一看到討論課外內容,熱情倍加,于是思考之后,產生如下結論:①前任為官正直,因而被免;②前任官徇情枉法,但案件久拖未決,使“四大家族”名譽受損,因而被免。經過討論,學生認同答案②。于是又設置討論題(二)來因勢利導:你認為賈雨村該如何做,才能升官發財?這下,學生討論的積極性更加高漲:有答:賈雨村應不顧民怨,判薜蟠無罪,以此來取悅“四大家族”;有同學反對,賈雨村如不能壓服民聲,馮家繼續上告,上司會認為賈雨村辦事不力,那賈非但不能升官,恐怕還會被就地免職。啟發之下,有答:賈應既判薜蟠無罪,又能不致民怨,才能顯示辦事利索、干練,一箭雙雕。此時的學生個個陷入冥思苦想之中。憑學生的經歷,這些判案的伎倆是難于言出的。于是教者回鋒一轉,作如下設計:賈剛上任,便有一件人命官司詳至案下,明日,此案審還是不審?有同學答:如不審,久拖難決,前者下場,便是借鑒,應審。教者追問:應審,那薜蟠抓還是不抓?同學答:不抓,等于沒審,應抓!此時的同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露狐疑:抓薜蟠,那不是老虎頭上動土嗎,賈雨村活膩了嗎,似乎全班的討論已走入了死胡同。教者看到時機已到,又做如下提示:旁邊的門子了解案情嗎?學生齊答:了解。“會讓賈雨村發簽抓人嗎?”有人答:會,有人答:不會。教者示意后者,后者回答:讓賈抓人,賈會下臺;不讓賈抓人,那些差役深諳為官之道,如幫助賈,不也是為自己鋪設了升官發財之道嗎?肯定有人阻止賈發簽,不是門子,也會有別的差役。其他學生聽后,恍然大悟。這一番提問,層層深入,跌宕起伏,又環環相扣,使得本文的玄機頓出,而賈的陰險狡詐的形象也躍然紙上,為全文的理解打了伏筆?梢,抓住課文的焦點,就自然激活學生的思維,就會讓學生敢說、會說、不經意間,課文得到理解,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2)整體感知、化難為易,擴展表達空間
要上好一節語文課,單靠一兩個問題的設計是不夠的,它需要教者高屋建瓴,從整節課,整篇課文來謀劃,設計出一組有計劃、有步驟的系統化的提問,才有一定的思維深度,才能從多方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具體課文中,應化難為易,化呆板為活趣,誘導學生說話,發表自己的見解,達到思考、交流的目的。 如《我的叔叔于勒》這篇文章主要是通過菲利普一家認錢不認人的丑惡行徑,提示資產階級“博愛”的虛偽,一看就懂,但為了能使學生從這篇文章中深刻體會到資產階級的金錢觀。我們設計了如下幾個討論題:1、收到于勒叔叔的來信前后,“我”家的生活有何變化?此題并沒有什么難度,主要是從整體上感知課文,要求學生做好搜集整理工作,從整體上把握課文,所以5分鐘左右,學生們都翹首以待,教師巡視了一下,答案基本正確。收信前:經濟拮據(經濟上沒有禮尚往來,買廉價物品,自制衣服);兩姐姐年大未婚(特有意思)。收信后:(周日全家衣冠整齊地到海邊散步、擬定上千種計劃、買一所別墅、二姐成婚、去哲爾賽島游玩)。2、收信后,“我”家在生活上為何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學生沿著這條線判斷:菲利普夫婦的貪婪、自私的形象躍然紙上,而這正是本文的中心所在。這一組從易到難、由淺入深的設問,激發了學生語言表達的欲望,達到教者能讓全體學生共同參與思考,共同表達的愿望,既達到掌握本篇文章了內容和主旨的要求,又達到訓練學生言語交際表達能力的目的,真是一舉兩得。
(3)設置氛圍,鼓勵創新,提高表達質量
課堂口語能力的發展,目的是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訓練和提高思維能力。教師應努力設置言語交際的氛圍,鼓勵思維的創新,這就需要設置一些想象空間廣闊的問題,達到能力的遷移!段业氖迨逵诶铡芬晃闹,學生能夠熟知于勒叔叔來信給“我”家帶來的變化,也能理解這種變化所潛藏的原因。課文的重難點的分析也業已完成。但教者認為此文有著極為廣闊的想象空間,如果能從深層挖掘,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言語交際能力大有裨益,故作如下設計:1、周日,全家衣冠整齊到海邊散步的目的是什么?請你描寫想象中的菲利普和于勒想見的場景。2、二姐夫何時到我家,又如何看到于勒的來信,看信后的心理、神情如何?請以《看信前后》為題,以二姐夫為主角寫一短文。第一題的設計是為了極力渲染菲利普對于勒歸來給自己帶來財富的狂喜,與兄弟倆真正相見時的因失望而仇視的情景作對比,更好地突出主題。學生習作中:我家的衣冠整齊、父母的卑微逢承,于勒的豪富慷慨,藍天白云、海浪海船,構勒出一幅絢麗的兄弟相見的美景。此美景延續了拾年,到后來是一枕黃粱,終于幻滅。學生的創造思維畢現。第2題的設計是鍛煉學生情節安排的能力,能夠以點帶面,使人明白:人與人的金錢觀并不是存在于一人一家之上,而是存在整個社會之中,也起到了點明主旨的作用。此題的設計著重是刻畫二姐夫的心理,學生刻畫得惟妙惟肖,達到了預期效果。這兩題的設置,既能緊扣課文的中心,又能從原文鋪陣的情景入手,加以渲染,使學生沉浸入故事的再創造的氛圍之中,產生表達的沖動。從而,學生的能力得以遷移和發展。
(4)課堂表達是主體,課余表達是補充
學生表達能力的訓練是一項綜合系統工程,決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奏效。但應緊緊把握住課堂。語文不同于其它課目,以口頭表達作為思考的表現形式占了極大的比重。當然,口頭表達也可以講故事、作演講、作辯論來集中培養,但也離不開本文所累述的幾個特點。
六、實驗的幾項具體措施
(1)表達資源上給予保障。學校的閱覽室、班級的圖書角、個人的圖書要達到一定的數量,大部分書籍由學校負責提供,另外部分可以由學生自己帶來,所有書籍給予分類整理,并能充分利用。
(2)時間上給予保證。每周保證至少一節語文言語交際表達活動課,每一節語文課上課前三分鐘作為即興演講時間,學生輪流上講臺演講。
(3)輔以生動活潑的語文活動,適時匯報,激發學生言語交際表達的興趣。如:詩歌朗誦會、講故事比賽、演講比賽、學習匯報會、編小報活動、優秀摘抄本展示、讀書筆記比賽、自由演講競賽、成語接龍等,讓學生在活動中訓練口語,在活動中求交際能力的提高。
(4)課內外相結合。教師要勤于鉆研,在課堂中教給學生方法、能力,課外精心組織教案、開展活動,讓學生說得輕松,說得開心。同時,教師的教學要盡量避免繁瑣的分析,省出時間讓學生多說。
七、實驗步驟
第一階段(2000年9月):準備階段
(1)班級學生語文言語表達能力現狀調查
(2)制訂實踐方案
(3)逐步起步,開始背古詩、
第二階段(2000年10月——2001年7月):實驗階段
第三階段(2001年7月——2002年3月):成果總結階段
(1)整理資料,展示實驗成果
(2)撰寫總結報告
(3)整理出言語交際表達能力訓練教案雨學案。
總之,言語交際表達能力的培養是綜合素質外在表現的主要形式,有效訓練之,是發展學生思維、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雖然我們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我們僅僅是剛剛起步,你成功還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