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報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薄度罩凭拍炅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可見新頒布的課程綱要和標準特別強調了綜合實踐性學習的重要性。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廣大語文老師也開始重視開發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廣辟渠道,創造性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本人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證明,積極引導學生創辦手抄報,是學生獲得知識信息,培養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不僅它本身是一項很受學生歡迎的活動,而且還可以用來展示其他語文實踐活動的成果,更有利于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目標的實現。
一、手抄報的形式。
“手抄報”顧名思義就是用手親筆抄寫的報刊,它是極具個性化的作品,因此手抄報內容呈現形式要豐富多彩。在辦報前向學生展示網上搜集的手抄報,講授辦報方法,明確基本要求:選用八開的鉛畫紙,圍繞主題,搜集、編撰相關材料,再配以圖畫,使圖文并茂。然后要求學生在滿足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形式一定要創新。手抄報的編輯組織形式也是靈活多樣的。可一人獨創,可以小組合作,更可以整班集體合作。其中小組合作的形式最利于發揮學生的特長和辦報自主性。我在班內形成了六人編輯小組,每個編輯小組都有名稱。組內有主編,有文字編輯,有美術編輯,有采編,各司其職,每個人都有成功感、自豪感。小組之間還展開評比競爭。學生的潛能被充分地挖掘出來了,不僅提高了學生讀寫能力,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班內形成了團結、協作、創新的良好氛圍.。
手抄報的形式相對于辦黑板報來說,更為靈活,出黑板報培養的是一小部分有特長的學生,一大部分學生長期以來得不到充分鍛
煉。而辦手抄報給每個學生以平等的機會,讓每個學生能盡情施展才華?梢猿浞终{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這是出黑板報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二、手抄報的內容。
手抄報的主題與素材的選定也是靈活多樣的,要允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主題選定要依據學生興趣,遵循課內外結合的原則。(1)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確定。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重要知識,詩詞歌賦,傳統文化可以成為手抄報主題。如“走近魯迅”“漫談克隆”“四季詩歌”“成語王國漫游”等。還可以結合寫作教學,制作“作文快報”。尤其是新教材中綜合實踐活動,專題,名著推薦與閱讀等內容的學習,配合以手抄報的制作,更利于展示交流學習成果。如辦“我愛文學”“狼”“荷”“鳥”等專題小報。(2)可以根據特定節日,紀念日確定。比如,為慶祝元旦的到來,可以“喜迎新年”為主題,選取一些相關新年的傳說、風俗民情、燈謎、歌謠甚至是學生自主創作的表達喜悅心情的習作為素材。(3)可以自由確定。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可以制定“未來博士”、“擁抱春天”、“童話樂園”、“小小說天地”等頗具個性的主題。素材可以來源書籍,報刊雜志,網絡,自己創作等,選材要精當、典型。
三、手抄報的評價。
小報創辦好后,除了進行公開的展示交流外,老師還應采用多種形式進行評價,讓學生明確一定的價值取向。評價中要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評價出結果。(1)同學之間、組與組之間相互交流,讓學生自由談論對自己、對他人作品中的優缺點的認識,培養學生一定的評價審美能力。(2)進行全班的手抄報比賽。師生共同參與,分別從定題、選材、版面設計、繪畫、寫字諸方面暢所欲言,評選出公認的優秀作品,并開辟專門的園地進行展示,增強班級的文化氛圍。與此同時,評選出“最佳策劃獎”“最佳組織獎”等,以促進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能力的培養。當然,也在那些作品雖不出色但有明顯進步的學生中,評選“最佳進步獎”,以鼓勵后進。
四、手抄報的作用。
(1)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教會了學生向生活學語文的方法,使學生意識到不僅要在語文課堂上學知識,還要大膽地走向課外,在生活中,在廣泛地閱讀中獲取更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2)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了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這正是時代的迫切需要。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積累的知識很多,要制成手抄報需要巧妙設計,精心安排,尤其是版面設計,要根據內容添加圖畫,使版面圖文并茂、活潑新穎,這就要求每個學生必須調動思維,借助審美能力和繪畫技巧,發揮創造性,大膽設想。
(3)學生要想本組合作出的小報贏得大家的贊譽,在定題、選材、書寫、繪畫每一環節都要發揮本組學生的特長,挖掘本組學生的潛力,還得緊密合作、共同出謀劃策。這樣,既充分展示了學生的個性特長,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積極進取精神(個人獨創小報所能起到的作用就更不必說了)。
(4)手抄報是由學生個人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搜集材料,精心安排,一筆一畫制作的,它集語文、數學、自然、社會、美術等知識于一體,真正實現了對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的拓寬,培養了學生分析綜合能力,對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造精神的人才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以上只是個人實踐所得。我相信,隨著信息技術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創辦手抄報的形式、內容將越來越豐富,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必將越來越大。最后,讓我們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幾十年前的愿望作為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解放孩子的頭腦,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雙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談;解放孩子的空間,使他能接觸大社會、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時間,使他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
可一人獨創,可以小組合作,更可以整班集體合作?墒且蝗霜殑摯嬖谥欢ǖ谋锥,比如:有的同學雖然有較豐富的課外書籍,可是寫字能力卻很差,自己辦出來的手抄報字跡潦草,常常招來同學們的取笑,讀寫積極性大大減弱;而有的同學寫字能力很強,但由于家庭條件的制約,自己的閱讀空間卻很小,想抄卻沒得抄,形成一種自卑心理;再加上一人辦報工作量大,費時較多,效果較差,經常采用這樣的形式會影響學生辦報的積極性。小組合作的形式最利于發揮學生的特長和辦報自主性。班內形成了六人編輯小組,組員各司其職,有主編,有文字編輯,有美術編輯,有采編,每個人都有了成功感、自豪感,各小組內的體制由學生自己設定,有的小組還制定了規則,組內每人每天練寫一篇,根據作品選拔編輯,其余的人組稿。各個編輯小組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小組之間還展開了競爭,優勝組的大名醒目地寫在報上。學生的潛能被充分地挖掘出來了,不僅有了預定的收獲,而旦有了學生自己的創新,不僅提高了學生讀寫能力,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班內形成了團結、協作、創新的良好氛圍.。
手抄報的形式相對于辦黑板報來說,更為靈活,出黑板報培養的是一小部分有特長的學生,一大部分學生長期以來得不到充分鍛煉。而辦手抄報給每個學生以平等的機會,讓每個學生能盡情施展才華。從主題選定到排版設計,從構畫報頭到寫美術字,從板面美化到謄清,都包含了很深的學問,這樣的活動,既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又培養了學生的成就感?梢猿浞终{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做到人人參與,這是辦黑板報所不能達到的效果。